一种含有一氟乙烷和三氟乙烯的混合型工作介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6167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47
一种含有一氟乙烷和三氟乙烯的混合型工作介质,属于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领域。其包括第一组分三氟乙烯、第二组分一氟乙烷,且必须再混入其他一种或两种化合物。形成三元混合物时,需添加五氟乙烷、二氟甲烷、三氟碘甲烷、六氟丙烯中的任意一种;形成四元混合物时,需添加五氟乙烷、二氟甲烷、三氟碘甲烷、六氟丙烯、丙烷、二甲醚中的两种,但不能同时为丙烷、二甲醚和二氟甲烷中的任何两种。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多元混合工作介质,其温室效应潜能相比于R‑404A有大幅度的削减。其冷凝压力与R‑404A相当,具有继续延用当前R‑404A主要相关系统或部件的技术优势。相比于R‑404A,具有更强导热能力、更小流动阻力,利于换热器的进一步优化改进。其制冷循环性能系数高于R‑404A,具有节能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有一氟乙烷和三氟乙烯的混合型工作介质
本专利技术属于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领域,涉及到包含一氟乙烷和三氟乙烯的多元混合型工作介质,特别是用作制冷剂。
技术介绍
全球变暖问题日益严峻,国际社会普遍认为这与人类活动,特别是温室气体排放密切相关。从早期签署的《京都议定书》,提出限制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六氟化硫、氢氟烃和全氟化碳的排放;到2015年12月签订的《巴黎协定》,确立2020年后以“国家自主贡献”目标为主体的国际应对气候变化机制安排,各方承诺将全球平均气温增幅控制在低于2℃的水平,并向1.5℃温控目标努力;再到2016年10月,全球达成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基加利修正案”,具体规定了高温室效应的氢氟烃(HFCs)类物质的逐步淘汰计划时间表。《蒙特利尔议定书》“基加利修正案”于2019年1月1日正式生效,大部分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削减HFCs的生产量和消费量,预计到2036年会削减掉85%;而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HFCs的生产量和消费量的削减计划也被提上日程,将在2024年被冻结,并逐步削减,预计到2045年,保留量不超过20%。然而很多HFCs类物质,因热物性优良、输运性质较好、对臭氧层没有破坏,来源广泛,价格相对适中,安全性较好,行业熟悉度高等原因被广泛应用在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领域,特别是在制冷热泵及冷冻冷藏系统中。此外,也常常被用作发泡剂、清洗剂。例如,在冷冻冷藏领域常用的R404-A制冷剂,是一种由三种HFCs(CHF2CF3/CF3CH2F/CF3CH3,质量比44/4/52)混合而成的制冷剂,其相对分子量97.6g/mol,全球变暖潜能值(GWP)约为CO2的4200倍(以一百年计)。显然地,R-404A制冷剂是要被逐步淘汰的。但当前该领域正在被使用的制冷剂除了R-404A就是氨和一氯二氟甲烷。然而氨有毒且易燃易爆,惨痛的事故使得人们一度“谈氨色变”;而一氯二氟甲烷对臭氧层具有破坏性,正在按照《蒙特利尔议定书》被逐步淘汰。综上可知,亟需发展新的性能优良且温室效应较小的工作介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了包含一氟乙烷和三氟乙烯,且还需进一步混入其他适宜的化合物,从而形成综合性能优良的多元混合型工作介质,以替代现有的高温室效应的R-404A物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含有一氟乙烷和三氟乙烯的混合型工作介质,包括一氟乙烷和三氟乙烯,其中,三氟乙烯为第一组分,一氟乙烷为第二组分,而且必须再混入其他一种或两种适宜的化合物,形成三元混合物或四元混合物,所述适宜化合物包括:形成三元混合物时,需要添加五氟乙烷,二氟甲烷,三氟碘甲烷,六氟丙烯中的任意一种物质;形成四元混合物时,需要添加五氟乙烷,二氟甲烷,三氟碘甲烷,六氟丙烯,丙烷,二甲醚中的两种,但不能同时为丙烷、二甲醚和二氟甲烷中的任何两种。所述的含一氟乙烷和三氟乙烯的三元混合物,是利用常规的物理混合方法,按照组分质量比进行混配而得到的,其中第一组分(三氟乙烯)占混合物总质量的5.0%-90.0%,第二组分(一氟乙烷)占混合物总质量的9.0%~80.0%,第三组分占混合物总质量的1.0%~85.0%。所述的含一氟乙烷和三氟乙烯的四元混合物,是利用常规的物理混合方法,按照组分质量比进行混配而得到的。其中第一组分(三氟乙烯)占混合物总质量的5.0%-80.0%,第二组分(一氟乙烷)占混合物总质量的9.0%~75.0%。如果第三组分为五氟乙烷,则第三组分占混合物总质量的2.0%~40.0%,第四组分为二氟甲烷,三氟碘甲烷,六氟丙烯,丙烷,二甲醚中的任一种,第四组分占混合物总质量的2.0%~60%。所述的含一氟乙烷和三氟乙烯的四元混合物,是利用常规的物理混合方法,按照组分质量比进行混配而得到的。其中第一组分(三氟乙烯)占混合物总质量的5.0%-80.0%,第二组分(一氟乙烷)占混合物总质量的9.0%~75.0%。如果第三组分为二氟甲烷,则第三组分占混合物总质量的5.0%~55.0%,第四组分占混合物总质量的2.0%~60%。所述的含一氟乙烷和三氟乙烯的四元混合物,是利用常规的物理混合方法,按照组分质量比进行混配而得到的。其中第一组分(三氟乙烯)占混合物总质量的5.0%-80.0%,第二组分(一氟乙烷)占混合物总质量的9.0%~75.0%。如果第三组分为三氟碘甲烷,则第三组分占混合物总质量的2.0%~60.0%,第四组分占混合物总质量的2.0%~60%。所述的含一氟乙烷和三氟乙烯的四元混合物,是利用常规的物理混合方法,按照组分质量比进行混配而得到的。其中第一组分(三氟乙烯)占混合物总质量的5.0%-80.0%,第二组分(一氟乙烷)占混合物总质量的9.0%~75.0%。如果第三组分为六氟丙烯,则第三组分占混合物总质量的2.0%~60.0%,第四组分占混合物总质量的2.0%~60%。所述的含一氟乙烷和三氟乙烯的四元混合物,是利用常规的物理混合方法,按照组分质量比进行混配而得到的。其中第一组分(三氟乙烯)占混合物总质量的5.0%-80.0%,第二组分(一氟乙烷)占混合物总质量的9.0%~75.0%。如果第三组分为丙烷,则第三组分占混合物总质量的2.0%~30.0%,第四组分占混合物总质量的2.0%~60%。所述的含一氟乙烷和三氟乙烯的四元混合物,是利用常规的物理混合方法,按照组分质量比进行混配而得到的。其中第一组分(三氟乙烯)占混合物总质量的5.0%-80.0%,第二组分(一氟乙烷)占混合物总质量的9.0%~75.0%。如果第三组分为二甲醚,则第三组分占混合物总质量的2.0%~30.0%,第四组分占混合物总质量的2.0%~60%。所述的一氟乙烷和三氟乙烯以及五氟乙烷,二氟甲烷,三氟碘甲烷,六氟丙烯,丙烷,二甲醚的关键物理化学性质如表1所示:表1几种纯工作介质的关键物理化学性质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新型多元混合工作介质,其温室效应潜能相比于R-404A有非常大幅度的削减,环保性能优异。2)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新型多元混合工作介质,其冷凝压力与R-404A相当,存在可以直接灌注式(drop-in)替代R-404A的可能性,具有继续延用当前R-404A主要相关系统或部件的技术优势。3)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新型多元混合工作介质,相比于R-404A,具有更强的导热能力、更小的流动阻力,有利于换热器的进一步优化改进。4)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新型多元混合工作介质,其制冷循环性能系数高于R-404A,具有节能意义。5)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新型多元混合工作介质,是冷冻冷藏领域以及热量传导领域的多用途混合物。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细化阐述本专利技术的内容、特点,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专利,以下给出本专利技术专利的部分具体的实施例。具体实施例1:第一组分(三氟乙烯)占混合物总质量的25.0%,第二组分(一氟乙烷)占混合物总质量的47.0%,第三组分(五氟乙烷)占混合物总质量的28.0%。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有一氟乙烷和三氟乙烯的混合型工作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型工作介质为三元混合物,包括第一组分三氟乙烯、第二组分一氟乙烷和第三组分,所述第三组分为五氟乙烷、二氟甲烷、三氟碘甲烷、六氟丙烯中的任意一种物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有一氟乙烷和三氟乙烯的混合型工作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型工作介质为三元混合物,包括第一组分三氟乙烯、第二组分一氟乙烷和第三组分,所述第三组分为五氟乙烷、二氟甲烷、三氟碘甲烷、六氟丙烯中的任意一种物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有一氟乙烷和三氟乙烯的混合型工作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分占混合物总质量的5.0%-90.0%,第二组分占混合物总质量的9.0%~80.0%,第三组分占混合物总质量的1.0%~85.0%。


3.一种含有一氟乙烷和三氟乙烯的混合型工作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型工作介质为四元混合物,包括第一组分三氟乙烯、第二组分一氟乙烷和第三组分、第四组分;所述第三组分、第四组分为五氟乙烷、二氟甲烷、三氟碘甲烷、六氟丙烯、丙烷、二甲醚中的两种,但不能同时为丙烷、二甲醚和二氟甲烷中的任何两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含有一氟乙烷和三氟乙烯的混合型工作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组分占混合物总质量的5.0%-80.0%,第二组分占混合物总质量的9.0%~75.0%;如果第三组分为五氟乙烷,则第三组分占混合物总质量的2.0%~40.0%;第四组分为二氟甲烷、三氟碘甲烷、六氟丙烯、丙烷、二甲醚中的任一种,第四组分占混合物总质量的2.0%~6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含有一氟乙烷和三氟乙烯的混合型工作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组分占混合物总质量的5.0%-80.0%,第二组分占混合物总质量的9.0%~75.0%;如果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曦徐士鸣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