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VOC模塑高回弹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161153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低VOC模塑高回弹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原料所述原料按重量份数比计:高回弹基础聚醚20‑95份,高回弹接枝聚醚5‑80份,交联剂0.3‑1.5份,催化剂A(6‑二甲胺基‑1‑己醇)0.2‑0.9份,催化剂B(N,N二甲基‑N、N、‑二(2‑羟丙基)‑1,3‑丙二胺)0.1‑0.6份,表面活性剂0.3‑1份,开孔剂1‑5份,异氰酸酯39‑6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所述的原料配比与制备方法制备的模塑聚氨酯具有回弹性好,力学点性能优良,气味低,VOC低的特点,产品中的VOC含量符合国家标准;切采用的交联剂具有开孔效果,利用该交联剂制成的高回弹模塑具有更长的起发时间和放气时间,且无胀气,在硬度、回弹和拉伸强度上有大幅度提高,压陷的程度更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VOC模塑高回弹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高分子材料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低VOC模塑高回弹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高回弹聚氨酯泡沫材料,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高回弹性,低滞后损失)和较高的压缩负荷比值(sag因子),故有显著的坐感舒适性、优良的抗疲劳性能,良好的透气性,广泛用于汽车、摩托车、火车、飞机等各类机动车座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车内空气质量的好坏越来越关注。VOC含量超标会引起机体免疫水平失调,影响神经系统功能,出现头晕、头痛、恶心、记忆力减退等问题,严重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国家对VOC标准越来越严,处罚力度越来越大。主机厂对发泡VOC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降低泡沫中的VOC含量已经是聚氨酯行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低VOC模塑高回弹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采用该方法制备的模塑聚氨酯具有回弹性好,力学点性能优良,气味低,VOC低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低VOC模塑高回弹聚氨酯,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按重量份数比计:高回弹基础聚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VOC模塑高回弹聚氨酯,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按重量份数比计:高回弹基础聚醚20-95份,高回弹接枝聚醚5-80份,交联剂0.3-1.5份,催化剂A 0.2-0.9份,催化剂B0.1-0.6份,表面活性剂0.3-1份,开孔剂 1-5份,异氰酸酯 39-60份;/n所述催化剂A为6-二甲胺基-1-己醇;/n所述催化剂B为(N,N二甲基-N、N、-二(2-羟丙基)-1,3-丙二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VOC模塑高回弹聚氨酯,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按重量份数比计:高回弹基础聚醚20-95份,高回弹接枝聚醚5-80份,交联剂0.3-1.5份,催化剂A0.2-0.9份,催化剂B0.1-0.6份,表面活性剂0.3-1份,开孔剂1-5份,异氰酸酯39-60份;
所述催化剂A为6-二甲胺基-1-己醇;
所述催化剂B为(N,N二甲基-N、N、-二(2-羟丙基)-1,3-丙二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低VOC模塑高回弹聚氨酯,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为二乙醇胺或者三乙醇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低VOC模塑高回弹聚氨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剂聚氧化烯烃一聚硅氧烷共聚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低VOC模塑高回弹聚氨酯,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为硅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万军
申请(专利权)人:北汽岱摩斯汽车系统重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