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用于选择针对BCMA的抗体的方法。特异性结合人BCMA的抗体用作治疗剂,所述抗体的特征在于所述抗体的结合不被APRIL降低并且不被BAFF降低,所述抗体不改变APRIL依赖性的NF‑κB激活、BAFF依赖性的NF‑κB激活,并且不改变在没有BAFF和APRIL的情况下的NF‑κB激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选择针对BCMA的抗体的方法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4年02月05日的中国专利申请CN201480007526.0“用于选择针对BCMA的抗体的方法”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选择针对BCMA的抗体的方法、针对BCMA的新抗体及其制造和用途。
技术介绍
人B细胞成熟靶标,也称为BCMA;TR17_HUMAN,TNFRSF17(UniProtQ02223),是在分化的浆细胞中优先表达的肿瘤坏死受体超家族的成员[Laabi等1992;Madry等1998]。BCMA是非糖基化的III型跨膜蛋白,其参与B细胞成熟、生长和存活。BCMA是TNF超家族的两个配体的受体:APRIL(诱导增殖的配体),其为BCMA的高亲和力配体,和B细胞激活因子BAFF,其为BCMA的低亲和力配体(THANK、BlyS、B淋巴细胞刺激物、TALL-1和zTNF4)。APRIL和BAFF显示结构相似性和重叠但不同的受体结合特异性。负调节物TACI也结合BAFF和APRIL。APRIL和BAFF与BCMA和/或TACI的协同结合激活转录因子NF-κB并增加促存活(pro-survival)Bcl-2家族成员(例如Bcl-2、Bcl-xL、Bcl-w、Mcl-1、A1)的表达和促凋亡因子(例如Bid、Bad、Bik、Bim等)的下调,因此抑制程序性细胞死亡并促进存活。该组合作用促进B细胞分化、增殖、存活和抗体产生(如综述于RickertRC等,ImmunolRev(2011)244(1):115-133)。针对BCMA的抗体描述于例如GrasM-P.等IntImmunol.7(1995)1093-1106、WO200124811、WO200124812、WO2010104949和WO2012163805中。针对BCMA的抗体及其用于治疗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的用途例如叙述于WO2002066516和WO2010104949中。WO2013154760涉及包含BCMA识别部分和T-细胞激活部分的嵌合抗原受体。Ryan,MC等,Mol.CancerTher.6(2007)3009-3018涉及具有配体阻断活性的抗BCMA抗体,其可以作为裸露抗体或抗体-药物缀合物促进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系的细胞毒性。Ryan显示SG1(抑制性BCMA抗体)在体外以剂量依赖性方式阻断核因子-κB的APRIL–依赖性激活。Ryan还提及不显著抑制APRIL结合BCMA的抗体SG2。最近过去的几年,例如通过融合例如IgG抗体形式和单链结构域已经开发了多种多样的重组双特异性抗体形式(参见例如KontermannRE,mAbs4:2,(2012)1-16)。其中可变结构域VL和VH或恒定结构域CL和CH1彼此相互替换的双特异性抗体描述于WO2009080251和WO2009080252中。规避错配副产物问题的方法(称为‘突起-进入-孔(knobs-into-holes)’)目标在于通过向CH3结构域中引入突变以修饰接触界面来迫使两条不同的抗体重链配对。在一条链上,大量氨基酸被具有短侧链的氨基酸替换以产生‘孔’。相反地,将具有大侧链的氨基酸引入到其他CH3结构域中,以产生“突起”。通过共表达这两条重链(和两条相同的轻链,其必须适合于两条重链),观察到异源二聚体形成(‘突起-孔’)相对于同源二聚体形成(‘孔-孔’或‘突起-突起’)的高产量(RidgwayJB,PrestaLG,CarterP;和WO1996027011)。可以通过使用噬菌体展示方法重塑两个CH3结构域的相互作用界面并引入二硫键以稳定异源二聚体来进一步增加异源二聚体的百分比(MerchantA.M,等,NatureBiotech16(1998)677-681;AτwellS,RidgwayJB,WellsJA,CarterP.,JMoIBiol270(1997)26-35)。用于突起-进入-孔技术的新方法描述于例如EP1870459A1中。尽管该形式看起来非常有吸引力,但是目前没有描述向临床发展的数据可用。该策略的一个重要限制是两个亲本抗体的轻链必须相同,以防止失活分子的错配和形成。因此,该技术不适合于从针对第一个和第二个靶标的两个抗体开始容易地开发针对两个靶标的重组的双特异性抗体,因为这些抗体的重链和/或相同的轻链必须被优化。Xie,Z.,等,JImmunolMethods286(2005)95-101提及使用scFv的双特异性抗体形式与用于FC部分的突起-进入-孔技术的组合。T淋巴细胞的TCR/CD3复合体由在细胞表面上共表达的TCRα(α)/β(β)或TCRγ(γ)/δ(δ)异二聚体与CD3标记的γ(γ)、δ(δ)、ε(ε)、ζ(ζ)和η(η)的不变亚基组成。人CD3ɛ描述于UniProtP07766(CD3E_HUMAN)之下。现有技术中描述的抗CD3ɛ抗体是SP34(YangSJ,TheJournalofImmunology(1986)137;1097-1100)。SP34与灵长类和人CD3反应。SP34可以从Pharmingen获得。现有技术中描述的其他抗CD3抗体是UCHT-1(参见WO2000041474)。现有技术中描述的其他抗CD3抗体是BC-3(FredHutchinsonCancerResearchInstitute;用于GvHD的I/II期试验,Anasetti等,Transplantation54:844(1992))。SP34不同于UCHT-1和BC-3,因为SP-34识别仅在CD3的ε链上存在的表位(参见Salmeron等,(1991)J.Immunol.147:3047),然而UCHT-1和BC-3识别ε和γ链贡献的表位。与抗体SP34具有相同序列的抗体序列叙述于WO2008119565、WO2008119566、WO2008119567、WO2010037836、WO2010037837和WO2010037838中。与抗体SP34的VH具有96%同一性的序列叙述于US8236308(WO2007042261)中。与SP34具有相同序列的其他抗体的VH和VL序列显示于SEQIDNO:7和8中。针对CD3和BCMA的双特异性抗体叙述于WO2007117600、WO2009132058、WO2012066058和WO2012143498中。单克隆抗体的细胞介导的效应子功能(像抗体依赖性细胞的细胞毒性(ADCC))可以通过在Asn297改造它们的寡糖组分而得以增强,如在Umaña,P.,等,NatureBiotechnol.17(1999)176-180;和US6602684中所述。WO1999054342、WO2004065540、WO2007031875和WO2007039818、HristodorovD、FischerR、LindenL.、MolBiotechnol.2012Oct25.(Epub)还提及抗体的糖基化改造以增强Fc介导的细胞的细胞毒性。铰链区和CH2结构域中的若干氨基酸残基也影响单克隆抗体的细胞介导的效应子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特异性结合人BCMA的抗体,其特征在于/na) 与所述抗体与人BCMA在没有APRIL的情况下的结合相比,如在ELISA测定中所测量为405nm处的OD,所述抗体的结合不被100 ng/ml APRIL降低多于20%,/nb) 如与单独APRIL相比,所述抗体不改变APRIL依赖性的NF-κB激活多于20%,并且/nc) 如与没有所述抗体的情况相比,所述抗体不改变在没有APRIL的情况下的NF-κB激活多于20%。/n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205 EP 13000571.3;20130205 EP 13000570.51.特异性结合人BCMA的抗体,其特征在于
a)与所述抗体与人BCMA在没有APRIL的情况下的结合相比,如在ELISA测定中所测量为405nm处的OD,所述抗体的结合不被100ng/mlAPRIL降低多于20%,
b)如与单独APRIL相比,所述抗体不改变APRIL依赖性的NF-κB激活多于20%,并且
c)如与没有所述抗体的情况相比,所述抗体不改变在没有APRIL的情况下的NF-κB激活多于20%。
2.权利要求1的抗体,其特异性结合人BCMA,其特征在于
a)与所述抗体与人BCMA在分别没有APRIL或BAFF的情况下的结合相比,如在ELISA测定中所测量为405nm处的OD,所述抗体的结合不被100ng/mlAPRIL降低并且不被100ng/mlBAFF降低多于20%,
b)如与单独APRIL相比,所述抗体不改变APRIL依赖性的NF-κB激活多于20%,
c)如与单独BAFF相比,所述抗体不改变BAFF依赖性的NF-κB激活多于20%,并且
d)如与没有所述抗体的情况相比,所述抗体不改变在没有BAFF和APRIL的情况下的NF-κB激活多于20%。
3.权利要求1或2的抗体,其特征在于包含可变结构域VH,所述可变结构域VH包含SEQIDNO:37-45、47-55、57-65的重链CDR分别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D武,K施特赖因,E梅斯纳,R霍泽,O阿斯特,A弗赖莫瑟格伦德肖伯,M巴卡克,T福蒂,C克莱因,P乌马纳,S莫瑟,
申请(专利权)人:英格玛布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瑞士;CH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