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1-氨基蒽醌生产吡唑蒽酮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160770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1‑氨基蒽醌生产吡唑蒽酮的方法,属于化工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1)向反应釜中加入硫酸,硫酸加入过程中边搅拌边加入,硫酸加入完毕后继续进行搅拌降温,温度达到室温后加入亚硝酸钠,升温至65~70℃时,保温2~3h,然后向反应釜内加入1‑氨基蒽醌,开始重氮化反应;反应结束后,降温,物料加入还原釜中;(2)还原釜中溶液降温至5~10℃,加入焦亚硫酸钠溶液开始还原反应,还原反应时间4~5h;(3)向反应釜内加入硫酸,采用程序升温,分时段反应的方式继续拧环化反应,反应结束后得到吡唑蒽酮。该制备方法产品收率更高,纯度更高,可以很好的应用于染料的生产中。

A method for producing pyrazoxantrone from 1-aminoanthraquino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1-氨基蒽醌生产吡唑蒽酮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工
,具体涉及一种利用1-氨基蒽醌生产吡唑蒽酮的方法。
技术介绍
1-氨基蒽醌属于精细化工产品,是染料的重要中间体。由1-氨基蒽醌及其衍生物可合成还原、酸性、活性、分散等染料和有机染料等40多个品种,是用途最广,用量最大的一种蒽醌染料中间体之一。染料中间体泛指用于生产染料和有机颜料的各种芳烃为基本原料,通过一系列有机合成单元过程制得。其中吡唑蒽酮就是其中一种非常中药的染料中间体,主要用于还原灰M、还原红6B等还原染料及某些蒽醌系染料的合成。近年来,随着对染料、颜料产品质量的高要求,对染料中间体的生产制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染料中间的纯度和收率都直接影响着染料的质量,间接影响生产的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利用1-氨基蒽醌生产吡唑蒽酮的方法,该制备方法产品收率更高,纯度更高,可以很好的应用于染料的生产中。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利用1-氨基蒽醌生产吡唑蒽酮的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1-氨基蒽醌生产吡唑蒽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向反应釜中加入硫酸,硫酸加入过程中边搅拌边加入,硫酸加入完毕后继续进行搅拌降温,温度达到室温后加入亚硝酸钠,升温至65~70℃时,保温2~3h,然后向反应釜内加入1-氨基蒽醌,开始重氮化反应;反应结束后,降温,物料加入还原釜中;/n(2)还原釜中溶液降温至5~10℃,加入焦亚硫酸钠溶液开始还原反应,还原反应时间4~5h;/n(3)向反应釜内加入硫酸,采用程序升温,分时段反应的方式继续拧环化反应,反应结束后得到吡唑蒽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1-氨基蒽醌生产吡唑蒽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向反应釜中加入硫酸,硫酸加入过程中边搅拌边加入,硫酸加入完毕后继续进行搅拌降温,温度达到室温后加入亚硝酸钠,升温至65~70℃时,保温2~3h,然后向反应釜内加入1-氨基蒽醌,开始重氮化反应;反应结束后,降温,物料加入还原釜中;
(2)还原釜中溶液降温至5~10℃,加入焦亚硫酸钠溶液开始还原反应,还原反应时间4~5h;
(3)向反应釜内加入硫酸,采用程序升温,分时段反应的方式继续拧环化反应,反应结束后得到吡唑蒽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1-氨基蒽醌生产吡唑蒽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1-氨基蒽醌、亚硝酸钠和亚硫酸钠的摩尔用量比为1:1~3: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1-氨基蒽醌生产吡唑蒽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硫酸的质量分数为93%,摩尔用量为1-氨基蒽醌的1~2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超丁振中雷俊陈娇陆金森高小燕徐俊山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日兴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