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托法替布中间体胺及其双盐酸盐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托法替布中间体胺及其双盐酸盐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3R,4R)-1-苄基-3-甲氨基-4-甲基哌啶及其双盐酸盐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JAK/STAT是一类重要的细胞因子信号传导通路,与血液系统疾病、肿瘤、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相关。JAK-3抑制剂开发作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新型药物,与传统治疗药物及生物类抗风湿药相比,兼具可改善病情、安全性好、口服用药便捷等优势,为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因此JAK抑制剂在国外权威指南中具有与生物制剂同等的治疗地位。托法替布(Tofacitinib,CP-690550)是辉瑞公司研发的一种新型口服JAK通路抑制剂,属于首创药物(first-in-classdrug)。与当前多数其他类风湿关节炎(RA)治疗药物主要作用于细胞外靶点不同的是,托法替布以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为靶点,作用于细胞因子网络的核心部分。托法替布(tofacitinib)对JAK3的抑制强度是对JAK1及JAK2的5~100倍。作为合成托法替布的关键中间体(3R,4R)-1-苄基-3-甲氨基-4-甲基哌啶双盐酸盐,其合成工艺开发有一些相关的文献报道。文献J.Med.Chem.2008,51,8012-8018中提及的合成路线如下:这条反应路线需要在酸性条件下4~8MPa加压氢化,且最后一步还原使用氢化铝锂,工业化生产危险性高,氢化设备需要特殊定制。WO2010123919A2中报道:r>此条路线使用贵金属铂,且最后一步还原也是使用危险性相对较大的氢化铝锂,工业化不具备成本优势。申请号为201710046205.7的中国专利采用了另外一种起始原料进行合成:此条路线使用了非常规的试剂三甲基硅氧三氟甲磺酸酯,氧化成酮的选择性并不高,需要纯化。不是一条理想的工业化的方法。申请号为201710200984.1的中国专利仍然采用4-甲基-3-氨基吡啶为起始原料,通过提前保护伯氨基再水解的办法展开合成。此路线第一步还原也是采用在酸性条件下、较高压力下氢化,氢化设备需要特殊定制。仍不是一条理想的工业化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使用危险性高的原料的缺陷,提供一种安全性较高、更易实现工业化的托法替布中间体胺及其双盐酸盐的制备方法。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在较高压力下反应的缺陷,提供一种反应压力较低、更易实现工业化的托法替布中间体胺及其双盐酸盐的制备方法。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反应选择性不高的缺陷,提供一种选择性较高、更易实现工业化的托法替布中间体胺及其双盐酸盐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之托法替布中间体胺的制备方法,以常见的两种原料乙酰乙酸甲酯和氰乙酰胺为起始原料,在碱催化下发生亲核环合反应,高收率得到2-氰基-3-甲基-2-烯戊二酰亚胺,此中间体在质量含量5%~10%的钯碳催化下、在0.1~0.5Mpa低压下,发生双键氢化,以近100%的收率得到2-氰基-3-甲基戊二酰亚胺,得到的中间体进一步在硫酸催化下将氰基水解得到2-酰胺基-3-甲基戊二酰亚胺,然后在碱催化下与卤化苄反应得到2-酰胺基-3-甲基-N-苄基戊二酰亚胺,酰胺基团用次卤酸钠进行霍夫曼降解,得到2-氨基-3-甲基-N-苄基戊二酰亚胺,再利用甲醛和三乙酰氧基硼氢化钠还原得到2-甲氨基-3-甲基-N-苄基戊二酰亚胺,拆分析晶得到(2R,3R)-2-甲氨基-3-甲基-N-苄基戊二酰亚胺,最后采用硼氢化锌在四氢呋喃(THF)中回流反应得到(3R,4R)1-苄基-3-甲氨基-4-甲基哌啶。本专利技术之托法替布中间体胺双盐酸盐的制备方法,将得到的(3R,4R)1-苄基-3-甲氨基-4-甲基哌啶与盐酸成盐,得到双盐酸盐。本专利技术的制备路线如下:具体路线及反应条件如下:第一步,以原料乙酰乙酸甲酯I和氰乙酰胺II为起始原料,在碱存在下发生亲核环合反应生成化合物III。优选地,乙酰乙酸甲酯与氰乙酰胺的摩尔比为1:1~1.2,最优摩尔量为1:1。优选地,反应需要碱作为催化剂,所用的碱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甲醇钠,乙醇钠、叔丁醇钠中的至少一种。加碱的过程中控制反应温度为15~25℃。优选地,碱的用量为反应底物乙酰乙酸甲酯的1.0~1.5倍摩尔量,最优为1.2倍摩尔量。优选地,反应温度为40~80℃。反应溶剂为醇类溶剂,优选为甲醇、乙醇、异丙醇中的至少一种。第二步,化合物III与氢气发生氢化反应,得化合物IV。进一步,氢化过程中,通入氢气的压力为0.1~0.5Mpa。进一步,氢化的催化剂为钯碳。优选钯碳中钯质量含量为5%或10%,更优选5%。催化剂钯碳的用量为相当于化合物III质量的1%~6%。化合物III为烯烃,氢化烯烃,由于烯烃的缺电性,用钯碳催化时,常压下就开始反应,为确保反应完全,后期宜将反应压力提高到0.5MPa,进一步提升压力对反应速度的提高有好处,但同时有氰基被还原的杂质产生,考虑到反应活性和安全性,反应压力优选在0.1~0.5Mpa范围。第三步,化合物IV氰基水解成酰胺基,得化合物V。水解加入硫酸溶液,硫酸溶液的质量浓度为70%~90%。研究表明,硫酸溶液的质量浓度超过90%容易碳化,低于70%反应溶解性不好,导致反应不易完全。反应温度控制在50~100℃。用硫酸水解,硫酸溶液中硫酸溶质的物质的量(摩尔数)为化合物IV的物质的量的1.2倍以上(优选1.2~1.5倍)。第四步,化合物V在卤化苄的存在下,以碱作为催化剂,生成化合物VI。进一步,卤化苄可以是氯化苄或溴化苄。卤化苄的摩尔量相当于化合物V摩尔量的1.0~1.5倍,最优为1.3倍。卤化苄过量太多会产生酰胺的氨基苄基化的副反应。所用催化剂碱为碳酸钾、甲醇钠、氢氧化钾中的至少一种,碱的用量为化合物V的1.0~2.0倍摩尔量,最佳为1.3倍量。反应溶剂为醇类溶剂或极性非质子性溶剂;醇类溶剂包括甲醇、乙醇、异丙醇、异丁醇中的至少一种;极性非质子性溶剂包括N,N-二甲基甲酰胺(DMF)、N,N-二甲基乙酰胺(DMA)、二甲基亚砜(DMSO)中的至少一种。第五步,化合物VI在次氯酸钠的碱溶液中发生霍夫曼降解反应,生成化合物VII。进一步,次氯酸钠用量为化合物VI的摩尔量的1.0~2.0倍,优选1.5倍量。进一步,反应温度控制在20℃以下,最优为0~10℃。温度过高,次氯酸钠分解加快,导致反应不完全且收率下降。碱溶液优选为氢氧化钠溶液。第六步,将化合物VII加入甲醛水溶液中,生成席夫碱,再加入选择性还原剂三乙酰氧基硼氢化钠,还原得到化合物VIII。进一步,加入选择性还原剂后的反应温度控制在0~20℃。反应温度过高会少量产生双甲基化副产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托法替布中间体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托法替布中间体胺的化学结构式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托法替布中间体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托法替布中间体胺的化学结构式为:
其合成路线:以乙酰乙酸甲酯和氰乙酰胺为起始原料,经过缩合、烯键还原、氰基水解成酰胺、N苄基化、霍夫曼降解制备伯胺,伯胺的单甲基化、手性拆分、羰基用硼氢化锌还原,得到目标产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法替布中间体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合成路线如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托法替布中间体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路线及反应条件如下:
第一步,以原料乙酰乙酸甲酯I和氰乙酰胺II为起始原料,在碱存在下发生亲核环合反应生成化合物III;
第二步,化合物III与氢气发生氢化反应,得化合物IV;
第三步,化合物IV氰基水解成酰胺基,得化合物V;
第四步,化合物V在卤化苄的存在下,以碱作为催化剂,生成化合物VI;
第五步,化合物VI在次氯酸钠的碱溶液中发生霍夫曼降解反应,生成化合物VII;
第六步,将化合物VII加入甲醛水溶液中,生成席夫碱,再加入选择性还原剂三乙酰氧基硼氢化钠,还原得到化合物VIII;
第七步,化合物VIII手性拆分,得化合物IX;
第八步,先制备硼氢化锌的四氢呋喃溶液,将化合物IX的四氢呋喃溶液滴加到硼氢化锌的四氢呋喃溶液中,滴加完毕,升温回流反应,反应完毕,氮气保护下滴加乙酸的水溶液至pH为中性,加入乙酸乙酯萃取,得化合物X。...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皮士卿,李乐欢,胡中石,傅裕,何宏宇,徐宏,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华纳大药厂手性药物有限公司,湖南省手性药物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