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的复合式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6003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污水的复合式处理工艺,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其上游工艺采用至少两级串联的厌氧好氧反应器,下游工艺采用至少两级并联的序批反应器,在每一级的厌氧好氧反应器里污水先进入厌氧段,再进入好氧段,然后再进入到下一级的厌氧好氧反应器;上游工艺的最末级的厌氧好氧反应器的下游并联连接下游工艺的每一级序批反应器;每一级序批反应器单独配置工艺出水和工艺回流水,每一级的工艺回流水汇流并回流到上游工艺的第一级厌氧好氧反应器的厌氧段;并联的序批反应器的工况交错布置保证至少其一序批反应器工况出水,使并联的序批反应器总体系统保证连续出水;上游工艺和下游工艺组合联体构成污水的复合式处理工艺,其占地小,运行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污水的复合式处理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地说是一种污水的复合式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一般的,传统活性污泥法是目前应用最广的好氧处理工艺,但该工艺由于污泥膨胀,氧利用率低,污泥产量大,处理负荷较低,处理出水水质差于生物膜法的问题。对于污水水质较差,且生化系统出水后续深度处理要求较高的技术,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已经满足不了当前的处理要求,亟待需求进一步的研发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任务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污水的复合式处理工艺。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污水的复合式处理工艺,包括上游工艺和下游工艺,上游工艺采用至少两级串联的厌氧好氧反应器,下游工艺采用至少两级并联的序批反应器,在每一级的厌氧好氧反应器里污水先进入厌氧段,再进入好氧段,然后再进入到下一级的厌氧好氧反应器;上游工艺的最末级的厌氧好氧反应器的下游并联连接下游工艺的每一级序批反应器;每一级序批反应器单独配置工艺出水和工艺回流水,每一级的工艺回流水汇流并回流到上游工艺的第一级厌氧好氧反应器的厌氧段;并联的序批反应器的工况交错布置保证至少其一序批反应器工况出水,使并联的序批反应器总体系统保证连续出水;上游工艺和下游工艺组合联体构成污水的复合式处理工艺。上游工艺在至少一级厌氧好氧反应器的好氧段通过射流曝气器自循环曝气,且此级好氧段通过硝化液回流泵回流到本级厌氧段;每一级的厌氧好氧反应器的厌氧段内均配置潜水搅拌机用于搅拌污水,每一级的厌氧好氧反应器的好氧段的中上层配置有酶浮填料。序批反应器采用沉淀池,沉淀池的中上层配置有过滤斜板填料;过滤斜板填料层的上方沉淀池空间配置为清水区,过滤斜板填料层的下方沉淀池空间配置为配水区,配水区连通上游工艺的最末级的厌氧好氧反应器的处理水出水;沉淀池底部的工艺回流水通过污泥泵泵送管道汇流并回流到上游工艺的第一级厌氧好氧反应器的厌氧段。上游工艺优选两级串联的厌氧好氧反应器,下游工艺优选两级并联的序批反应器。厌氧好氧反应器的好氧段配置有射流曝气器,厌氧好氧反应器的好氧段中的泥水混合物在相对低的压力下,由泵送入射流曝气器中,含有生物污泥的废水和空气在强烈的流通状态下接触,空气进口坡型设计,在增加接触面积同时,使进水在较低的压力下与空气进口进入的空气充分混合,减小能量消耗;空气进口坡型设计采用斜向喷射口的设计使得气泡在排放口得到了二次剪切,有效防止了气泡的并聚,提高了气泡的质量和氧利用率;进气管空气进口坡型进气方向与外管轴线呈锐角设置,使水流紊流程度降低,内部水头损失减小,系统能耗降低,同时水汽能够得到充分的混合。进一步优化设计的污水的复合式处理工艺,该工艺是基于AO活性污泥法,以生物反应动力学、静态固液分离法布置水力条件,利用酶浮填料结合生物膜法,采用两段AO生化系统后接将占地较大的连续流二沉池优化为交替出水的序批斜板沉淀池,通过出水前的静置沉淀及斜板过滤提升出水水质并节省占地,同时在好氧O池采用射流曝气器曝气降低处理污水的电耗,降低水处理成本。该工艺采用两级A/O工艺后接序批分离,并在O1、O2池及序批池内增加固定式酶浮填料,具备生物膜与活性污泥协同作用和序批反应、分离一体化特性。两段A/O工艺采用前置缺氧池、前置好氧池、后置缺氧池、后置好氧池顺次串联,本工艺上游引入的污水、以及本工艺的序批式沉淀池的回流污泥、前置好氧池回流的混合液三者一同混合进入前置缺氧池,由前置好氧池至前置缺氧池的回流系统提供硝态氮,进行反硝化反应;前置缺氧池出水进入前置好氧池,经曝气去除大部分有机物及实现硝化反应,由于前置好氧池固定化酶浮填料实现同步硝化反硝化反应,有超过80%的总氮在第一段A/O得以去除,前置好氧出水再进入后置缺氧池,剩余的硝态氮在此处进行反硝化反应得到去除,出水进入后置好氧池,进一步对剩余有机物进行降解;后置好氧区出水流入第一序批沉淀池或第二序批沉淀池,二者的工作时序是:如果第一序批沉淀池作为沉淀池出水,则第二序批沉淀池则处于曝气好氧或沉淀状态;如果第一序批沉淀池由沉淀池出水切换至曝气好氧或沉淀状态,则第二序批沉淀池由处于曝气好氧或沉淀状态切换至沉淀池出水;第一序批沉淀池、第二序批沉淀池二者工况交替布置保证整体序批式沉淀池系统的连续出水;第一、第二序批沉淀池的污泥通过污泥泵回流到前置缺氧池,污泥回流用于强化整个系统的反硝化效率及污泥浓度的平衡,根据要求的反硝化效率高低,可通过变速调节硝化液回流泵改变系统的回流量。第一、第二序批沉淀池的剩余污泥从序批沉淀池排出直接送入生化污泥池处理。前置好氧池和/或后置好氧池的池内好氧曝气采用射流曝气器,射流曝气器的曝气管体的上游端设置有液相入口,曝气管体的下游端设置有混合液射流出口,于曝气管体中段设置为缩径段,缩径段混合腔上游的曝气管体侧位连通有空气进管;空气进管的进气方向与曝气管体轴线呈坡型锐角设置;空气进管内的空气采用低压空气引入到曝气管体,好氧池中的泥水混合物在相对低的压力下,由泵送入射流曝气器中,由液相入口进入射流曝气器,低压空气通入空气进管,含有生物污泥的废水和空气在强烈的流通状态下接触,空气进管的空气进口坡型设计,在增加接触面积同时,使进水在较低的压力下与空气进口进入的空气在缩径段混合腔充分混合;混合液射流出口采用斜向喷射出口设置,使得气泡在排放口造成二次剪切,防止气泡的并聚,提高了气泡质量和氧利用率。本专利技术的污水的复合式处理装置,其结构包括上游装置和下游装置,上游装置采用至少两级串联的厌氧好氧反应器,下游装置采用至少两级并联的序批反应器,每一级厌氧好氧反应器由缺氧池和好氧池串接,相临两级厌氧好氧反应器中的上一级的好氧池串接下一级的缺氧池;上游装置在至少一级厌氧好氧反应器的好氧池配置射流曝气器,射流曝气器配置在自循环曝气管路上对本级好氧池自循环曝气,且此级好氧段通过硝化液回流泵泵送管路回流连接到本级厌氧池;硝化液回流泵泵送管路上配置有硝化液回流泵;具备好氧池自循环曝气和硝化液回流泵泵送管路回流的厌氧好氧反应器至少布置在第一级厌氧好氧反应器;每一级的厌氧好氧反应器的厌氧池内均配置潜水搅拌机,每一级的厌氧好氧反应器的好氧池的中上层空间配置有酶浮填料;上游装置的最末级的厌氧好氧反应器的下游通过上下游连接管路并联连接下游装置的每一级序批反应器;序批反应器采用沉淀池,沉淀池的中上层空间配置有斜板或斜管填料;斜板或斜管填料层的上方沉淀池空间配置为清水区,清水区液面处设置有溢流出水器;沉淀池通过溢流出水器排出清水出水;斜板或斜管填料层的下方沉淀池空间配置为配水区,配水区和清水区之间通过斜板或斜管填料中的通道空间连通,配水区承接上下游连接管路连通上游工艺的最末级的厌氧好氧反应器的好氧池;每一级序批反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污水的复合式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游工艺和下游工艺,/n上游工艺采用至少两级串联的厌氧好氧反应器,/n下游工艺采用至少两级并联的序批反应器,/n在每一级的厌氧好氧反应器里污水先进入厌氧段,再进入好氧段,然后再进入到下一级的厌氧好氧反应器;/n上游工艺的最末级的厌氧好氧反应器的下游并联连接下游工艺的每一级序批反应器;/n每一级序批反应器单独配置工艺出水和工艺回流水,每一级的工艺回流水汇流并回流到上游工艺的第一级厌氧好氧反应器的厌氧段;/n并联的序批反应器的工况交错布置保证至少其一序批反应器工况出水,使并联的序批反应器总体系统保证连续出水;/n上游工艺和下游工艺组合联体构成污水的复合式处理工艺。/n

【技术特征摘要】
1.污水的复合式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游工艺和下游工艺,
上游工艺采用至少两级串联的厌氧好氧反应器,
下游工艺采用至少两级并联的序批反应器,
在每一级的厌氧好氧反应器里污水先进入厌氧段,再进入好氧段,然后再进入到下一级的厌氧好氧反应器;
上游工艺的最末级的厌氧好氧反应器的下游并联连接下游工艺的每一级序批反应器;
每一级序批反应器单独配置工艺出水和工艺回流水,每一级的工艺回流水汇流并回流到上游工艺的第一级厌氧好氧反应器的厌氧段;
并联的序批反应器的工况交错布置保证至少其一序批反应器工况出水,使并联的序批反应器总体系统保证连续出水;
上游工艺和下游工艺组合联体构成污水的复合式处理工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的复合式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
上游工艺在至少一级厌氧好氧反应器的好氧段通过射流曝气器自循环曝气,且此级好氧段通过硝化液回流泵回流到本级厌氧段;
每一级的厌氧好氧反应器的厌氧段内均配置潜水搅拌机用于搅拌污水,
每一级的厌氧好氧反应器的好氧段的中上层配置有酶浮填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的复合式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
序批反应器采用沉淀池,沉淀池的中上层配置有过滤斜板填料;
过滤斜板填料层的上方沉淀池空间配置为清水区,
过滤斜板填料层的下方沉淀池空间配置为配水区,配水区连通上游工艺的最末级的厌氧好氧反应器的处理水出水;
沉淀池底部的工艺回流水通过污泥泵泵送管道汇流并回流到上游工艺的第一级厌氧好氧反应器的厌氧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的复合式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
厌氧好氧反应器的好氧段配置有射流曝气器,厌氧好氧反应器的好氧段中的泥水混合物在相对低的压力下,由泵送入射流曝气器中,含有生物污泥的废水和空气在强烈的流通状态下接触,空气进口坡型设计,在增加接触面积同时,使进水在较低的压力下与空气进口进入的空气充分混合,减小能量消耗;
空气进口坡型设计采用斜向喷射口的设计使得气泡在排放口得到了二次剪切,有效防止了气泡的并聚,提高了气泡的质量和氧利用率;
进气管空气进口坡型进气方向与外管轴线呈锐角设置,使水流紊流程度降低,内部水头损失减小,系统能耗降低,同时水汽能够得到充分的混合。


5.污水的复合式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是基于AO活性污泥法,以生物反应动力学、静态固液分离法布置水力条件,利用酶浮填料结合生物膜法,采用两段AO生化系统后接将占地较大的连续流二沉池优化为交替出水的序批斜板沉淀池,通过出水前的静置沉淀及斜板过滤提升出水水质并节省占地,同时在好氧O池采用射流曝气器曝气降低处理污水的电耗,降低水处理成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水的复合式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采用两级A/O工艺后接序批分离,并在O1、O2池及序批池内增加固定式酶浮填料,具备生物膜与活性污泥协同作用和序批反应、分离一体化特性。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污水的复合式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
两段A/O工艺采用前置缺氧池、前置好氧池、后置缺氧池、后置好氧池顺次串联,
本工艺上游引入的污水、以及本工艺的序批式沉淀池的回流污泥、前置好氧池回流的混合液三者一同混合进入前置缺氧池,由前置好氧池至前置缺氧池的回流系统提供硝态氮,进行反硝化反应;
前置缺氧池出水进入前置好氧池,经曝气去除大部分有机物及实现硝化反应,由于前置好氧池固定化酶浮填料实现同步硝化反硝化反应,有超过80%的总氮在第一段A/O得以去除,前置好氧出水再进入后置缺氧池,剩余的硝态氮在此处进行反硝化反应得到去除,出水进入后置好氧池,进一步对剩余有机物进行降解;
后置好氧区出水流入第一序批沉淀池或第二序批沉淀池,二者的工作时序是:
如果第一序批沉淀池作为沉淀池出水,则第二序批沉淀池则处于曝气好氧或沉淀状态;
如果第一序批沉淀池由沉淀池出水切换至曝气好氧或沉淀状态,则第二序批沉淀池由处于曝气好氧或沉淀状态切换至沉淀池出水;
第一序批沉淀池、第二序批沉淀池二者工况交替布置保证整体序批式沉淀池系统的连续出水;
第一、第二序批沉淀池的污泥通过污泥泵回流到前置缺氧池,污泥回流用于强化整个系统的反硝化效率及污泥浓度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伟娜郭彦超王春丽刘继松刘燕妮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明化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