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氟酸洗废水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6002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氟酸洗废水处理工艺,具体包括一下步骤:S1、曝气处理、S2、一次调节、S3、一次沉淀、S4、二次沉淀、S5、三次沉淀、S6、一次泥水分离、S7、二次调节、S8、四次沉淀、S9、五次沉淀和二次泥水分离和S10、氧化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含氟酸洗废水处理工艺结合化学沉淀法和铝盐除氟法,具有对含氟酸洗废水的处理效果好、运行简单以及处理成本低的优点,同时,利用了钙盐和铝盐对含氟酸洗废水不同的去除原理,加以混合使用,节省了药剂使用量,使得药剂对含氟酸洗废水的沉淀效果得以充分发挥,并结合COD处理工艺,以此保证了出水水质,提高了处理效率,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大量电子监测设备的运用,实现了高级自动化运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氟酸洗废水处理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废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含氟酸洗废水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当前,国内外高浓度含氟废水的处理方法有数种,常见的有吸附法和沉淀法两种。其中沉淀法主要应用于工业含氟废水的处理,吸附法主要应用于饮用水的处理。目前传统的除氟的方法主要有化学沉淀法、铝盐除氟法和吸附法,化学沉淀法虽然简单、处理方便、费用低,但是其产生的CaF2包裹在Ca(OH)2颗粒表面使之不能充分使用,药品用量大、出水F-浓度较高、难达标、泥渣沉降缓慢、脱水困难;铝盐除氟法虽然药剂投加量小、处理量大、一次处理后可达国家排放标准,但其絮凝沉淀处理费用较大,产生污泥量多,F-去除效果受搅拌条件、沉降时间等操作因素及水中SO42-、Cl-等阴离子影响大,出水水质不稳定;吸附法虽然工艺简单、操作简便、无毒、污染小、吸附容量稳定,但其滤料吸附容量小、处理效率低、处理时间长,有些滤料再生之后交换容量下降,重复使用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氟酸洗废水处理工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含氟酸洗废水处理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曝气处理:含氟酸洗水先进入调节池,对废水进行曝气搅拌和PH检测,曝气可以提高废水后期的COD处理效果。S2、一次调节:所述曝气处理后的废水进入反应池一添加Ca(OH)2进行PH调节。S3、一次沉淀:经智能专家控制系统判断PH调节完成后,废水进入反应池二添加CaCl2,为系统提供Ca2+,并与F-反应形成CaF2沉淀。S4、二次沉淀:所述一次沉淀后的废水进入反应池三添加PAC,在PAC的作用下CaF2发生絮凝反应形成矾花沉淀。S5、三次沉淀:所述的二次沉淀的废水形成矾花沉淀后进入反应池四,在反应池四中添加PAM发生凝聚反应形成大的絮体沉淀。S6、一次泥水分离:所述的三次沉淀后的废水进入斜管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沉淀清水进入后续加药池添加高效除氟剂,在高效除氟剂的络合反应下水中残留的F-离子被络合捕捉。S7、二次调节:所述的一次泥水分离后的沉淀清水进入PH调节池进行PH的再次调节。S8、四次沉淀:所述的经过二次调节的废水进入絮凝池二添加PAM进行凝聚反应将络合捕捉后的沉淀凝聚成较大絮体沉淀。S9、五次沉淀和二次泥水分离:所述的四次沉淀后的沉淀清水进入斜板沉淀池进行二次沉淀,进行再次的泥水分离。S10、氧化处理:所述的五次沉淀和二次泥水分离后的沉淀清水进入一体化氧化设备,在氧化设备里水中有机物进行好氧氧化和催化氧化,并经微生物利用从水体中去除。进一步的,所述曝气处理步骤中通过在调节池设有曝气管对废水进行曝气搅拌。进一步的,所述曝气处理步骤中通过在调节池设有PH检测仪对废水进行PH检测。进一步的,所述曝气处理步骤中PH检测仪和智能专家控制系统相连为系统提供初调数据。进一步的,所述一次调节步骤中废水PH调为10左右。进一步的,所述一次调节步骤中反应池一设有PH检测仪为智能专家控制系统提供终调数据。进一步的,所述三次沉淀步骤中PAM投加量为1000PPM。进一步的,所述二次调节步骤中沉淀清水PH调节到中性7左右。进一步的,所述氧化处理步骤中经一体化氧化设备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F-小于8mg/L,COD小于50mg/L,满足污水直排要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工艺在调节池进行曝气可以充分混合水质提高后续的COD处理效果。通过在调节池设置的PH检测仪为智能专家控制系统提供PH调节及加药控制的预调数据方便系统进行精准加药量的控制。2、工艺在斜管沉淀出水后再次加入高效除氟剂起到进一步降低水中F-的作用,稳定出水水质,达到排放标准。3、工艺将斜管沉淀池污泥排入斜板沉淀池再次沉淀后进入污泥池压滤,可以降低污泥中的F-含量。4、工艺在一体化氧化设备中设立好氧氧化及催化氧化将水体中大分子有机物及难降解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降低COD及提高后续处理效果。5、工艺在一体化氧化设备中设立MBR处理工序可以有效降低水体中的可生化有机污染物使出水达到排放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含氟酸洗废水处理工艺的步骤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含氟酸洗废水处理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曝气处理:含氟酸洗水先进入调节池,对废水进行曝气搅拌和PH检测,曝气可以提高废水后期的COD处理效果。S2、一次调节:所述曝气处理后的废水进入反应池一添加Ca(OH)2进行PH调节。S3、一次沉淀:经智能专家控制系统判断PH调节完成后,废水进入反应池二添加CaCl2,为系统提供Ca2+,并与F-反应形成CaF2沉淀。S4、二次沉淀:所述一次沉淀后的废水进入反应池三添加PAC,在PAC的作用下CaF2发生絮凝反应形成矾花沉淀。S5、三次沉淀:所述的二次沉淀的废水形成矾花沉淀后进入反应池四,在反应池四中添加PAM发生凝聚反应形成大的絮体沉淀。S6、一次泥水分离:所述的三次沉淀后的废水进入斜管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沉淀清水进入后续加药池添加高效除氟剂,在高效除氟剂的络合反应下水中残留的F-离子被络合捕捉。S7、二次调节:所述的一次泥水分离后的沉淀清水进入PH调节池进行PH的再次调节。S8、四次沉淀:所述的经过二次调节的废水进入絮凝池二添加PAM进行凝聚反应将络合捕捉后的沉淀凝聚成较大絮体沉淀。S9、五次沉淀和二次泥水分离:所述的四次沉淀后的沉淀清水进入斜板沉淀池进行二次沉淀,进行再次的泥水分离。S10、氧化处理:所述的五次沉淀和二次泥水分离后的沉淀清水进入一体化氧化设备,在氧化设备里水中有机物进行好氧氧化和催化氧化,并经微生物利用从水体中去除。所述曝气处理步骤中通过在调节池设有曝气管对废水进行曝气搅拌。所述曝气处理步骤中通过在调节池设有PH检测仪对废水进行PH检测。所述曝气处理步骤中PH检测仪和智能专家控制系统相连为系统提供初调数据。所述一次调节步骤中废水PH调为10左右。所述一次调节步骤中反应池一设有PH检测仪为智能专家控制系统提供终调数据。所述三次沉淀步骤中PAM投加量为1000PPM。所述二次调节步骤中沉淀清水PH调节到中性7左右。所述氧化处理步骤中经一体化氧化设备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F-小于8mg/L,COD小于50mg/L,满足污水直排要求。实施例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氟酸洗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nS1、曝气处理:含氟酸洗水先进入调节池,对废水进行曝气搅拌和PH检测,曝气可以提高废水后期的COD处理效果。/nS2、一次调节:所述曝气处理后的废水进入反应池一添加Ca(OH)2进行PH调节。/nS3、一次沉淀:经智能专家控制系统判断PH调节完成后,废水进入反应池二添加CaCl2,为系统提供Ca2+,并与F-反应形成CaF2沉淀。/nS4、二次沉淀:所述一次沉淀后的废水进入反应池三添加PAC,在PAC的作用下CaF2发生絮凝反应形成矾花沉淀。/nS5、三次沉淀:所述的二次沉淀的废水形成矾花沉淀后进入反应池四,在反应池四中添加PAM发生凝聚反应形成大的絮体沉淀。/nS6、一次泥水分离:所述的三次沉淀后的废水进入斜管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沉淀清水进入后续加药池添加高效除氟剂,在高效除氟剂的络合反应下水中残留的F-离子被络合捕捉。/nS7、二次调节:所述的一次泥水分离后的沉淀清水进入PH调节池进行PH的再次调节。/nS8、四次沉淀:所述的经过二次调节的废水进入絮凝池二添加PAM进行凝聚反应将络合捕捉后的沉淀凝聚成较大絮体沉淀。/nS9、五次沉淀和二次泥水分离:所述的四次沉淀后的沉淀清水进入斜板沉淀池进行二次沉淀,进行再次的泥水分离。/nS10、氧化处理:所述的五次沉淀和二次泥水分离后的沉淀清水进入一体化氧化设备,在氧化设备里水中有机物进行好氧氧化和催化氧化,并经微生物利用从水体中去除。/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氟酸洗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曝气处理:含氟酸洗水先进入调节池,对废水进行曝气搅拌和PH检测,曝气可以提高废水后期的COD处理效果。
S2、一次调节:所述曝气处理后的废水进入反应池一添加Ca(OH)2进行PH调节。
S3、一次沉淀:经智能专家控制系统判断PH调节完成后,废水进入反应池二添加CaCl2,为系统提供Ca2+,并与F-反应形成CaF2沉淀。
S4、二次沉淀:所述一次沉淀后的废水进入反应池三添加PAC,在PAC的作用下CaF2发生絮凝反应形成矾花沉淀。
S5、三次沉淀:所述的二次沉淀的废水形成矾花沉淀后进入反应池四,在反应池四中添加PAM发生凝聚反应形成大的絮体沉淀。
S6、一次泥水分离:所述的三次沉淀后的废水进入斜管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沉淀清水进入后续加药池添加高效除氟剂,在高效除氟剂的络合反应下水中残留的F-离子被络合捕捉。
S7、二次调节:所述的一次泥水分离后的沉淀清水进入PH调节池进行PH的再次调节。
S8、四次沉淀:所述的经过二次调节的废水进入絮凝池二添加PAM进行凝聚反应将络合捕捉后的沉淀凝聚成较大絮体沉淀。
S9、五次沉淀和二次泥水分离:所述的四次沉淀后的沉淀清水进入斜板沉淀池进行二次沉淀,进行再次的泥水分离。
S10、氧化处理:所述的五次沉淀和二次泥水分离后的沉淀清水进入一体化氧化设备,在氧化设备里水中有机物进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亮陈涛张魁洋许县明李飞
申请(专利权)人:久沛上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