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输流水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59122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传输流水线,包括流水线体,流水线体用于传输工件,工件包括工件主体及工件主体侧壁上向外延伸的延伸部,延伸部的外缘处设置有凸起的裙边;延伸部上相对应的侧壁与流水线体的侧壁接触,工件通过流水线体侧壁限定运动方向;传输流水线还包括抬升机构,抬升机构包括载具、顶升驱动器、拉料组件;其中,抬升机构设置在流水线体内,载具通过顶升驱动器驱动,载具将流水线体上传输的工件顶升,从而使得工件脱离流水线体;拉料组件设置在载具上对应的两侧,拉料组件沿流水线体的传输方向设置,拉料组件包括夹爪及驱动器,驱动器驱使夹爪将工件夹持,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方便,结构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传输流水线
本专利技术属于传输线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传输流水线。
技术介绍
在目前的工业自动化生产中,采用传输线体进行工件传输并通过顶升机构将工件顶升是众所周知的。在研究和实现自动化传输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的传输流水线至少存在如下问题。首先,在将工件顶起后,由于板型工件面积较大,在传输过程中稳定性低,容易出现偏转,对其实施定位难度大,在将工件顶起后,载具的夹持精度难以得到保证,进而降低后续的加工精度。有鉴于此,实有必要开发一种传输流水线,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传输流水线,通过传输线体的侧面以及拉料组件限制工件,从而保证了工件的定位精度,进而保证后续的加工精度。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传输流水线,通过第一驱动器驱使所述夹爪沿垂直方向运动,使得夹爪对工件实施阻挡。为了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和其他优点,提供的一种传输流水线,包括流水线体,所述流水线体用于传输工件,所述工件包括工件主体及工件主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传输流水线,包括流水线体(2),所述流水线体(2)用于传输工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4)包括工件主体(41)及工件主体(41)侧壁上向外延伸的延伸部(43),所述延伸部(43)的外缘处设置有凸起的裙边(431);/n所述延伸部(43)上相对应的侧壁与所述流水线体(2)的侧壁接触,所述工件(4)通过所述流水线体(2)侧壁限定运动方向;/n所述传输流水线还包括抬升机构(3),所述抬升机构(3)包括:/n载具(32),其用于承接所述流水线体(2)上传输的工件(4);/n顶升驱动器(35),其用于驱动所述载具(32);以及/n拉料组件(33),其用于将工件限制在所述载具(32)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输流水线,包括流水线体(2),所述流水线体(2)用于传输工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4)包括工件主体(41)及工件主体(41)侧壁上向外延伸的延伸部(43),所述延伸部(43)的外缘处设置有凸起的裙边(431);
所述延伸部(43)上相对应的侧壁与所述流水线体(2)的侧壁接触,所述工件(4)通过所述流水线体(2)侧壁限定运动方向;
所述传输流水线还包括抬升机构(3),所述抬升机构(3)包括:
载具(32),其用于承接所述流水线体(2)上传输的工件(4);
顶升驱动器(35),其用于驱动所述载具(32);以及
拉料组件(33),其用于将工件限制在所述载具(32)上;
其中,所述抬升机构(3)设置在所述流水线体(2)内,所述载具(32)通过所述顶升驱动器(35)驱动下,所述载具(32)将所述流水线体(2)上传输的工件(4)顶升,从而使得所述工件(4)脱离所述流水线体(2);
所述拉料组件(33)设置在所述载具(32)上对应的两侧,所述拉料组件(33)沿所述流水线体(2)的传输方向设置,所述拉料组件(33)包括夹爪(333)及驱动器,所述驱动器驱使所述夹爪(333)将工件(4)夹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传输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包括第一驱动器(334),所述第一驱动器(334)驱使所述夹爪(333)沿垂直方向运动,所述第一驱动器(334)通过将所述夹爪(333)顶推至工件(4)在所述流水线体(2)的移动路径上,从而将工件(4)阻挡。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传输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还包括第二驱动器(335),所述夹爪(333)上安装有支杆(3333),所述第二驱动器(335)驱动所述夹爪(333)以所述支杆(3333)为支点转动;
当所述夹爪(333)将工件(4)阻挡后,所述第二驱动器(335)驱动所述夹爪(333),以使得所述夹爪(333)夹持工件(4),从而限制工件(4)的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传输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爪(333)包括夹持端(3331)及铰接端(3332),所述夹持端(3331)、铰接端(3332)通过连接部一体式结合;
所述支杆(3333)安装在所述连接部上,所述支杆(3333)安装在固定基板上,所述铰接端(3332)与所述第二驱动器(33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登武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良矢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