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顶盖总成、汽车顶盖总成的制造装配方法及汽车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26158200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顶盖总成、汽车顶盖总成的制造装配方法及汽车,该汽车顶盖总成包括:顶盖框架,所述顶盖框架包括传力骨架,所述传力骨架采用热塑性材料通过注塑工艺成型;及顶盖本体,所述顶盖本体固设在所述顶盖框架上,且所述顶盖本体包括相互连接的树脂基体与碳纤维体,所述树脂基体与所述碳纤维体通过模压工艺成型。当顶盖本体受到正向或侧向碰撞时,冲击力能够通过传力骨架的有效传导扩散至汽车顶盖总成的周围支撑结构上,从而提高了汽车顶盖总成的刚度、强度以及模态性能,提升了抗冲击能力,还能够大大减轻汽车顶盖总成的重量,轻量化效果明显,利于汽车运行时节能降耗。

Manufacturing and assembling method of automobile roof cover assembly and automobile top cover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顶盖总成、汽车顶盖总成的制造装配方法及汽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
,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顶盖总成、汽车顶盖总成的制造装配方法及汽车。
技术介绍
轻量化设计是现代汽车发展的重要主题之一,为了降低能耗,各大汽车制造商越来越多的关注车身结构的优化,希望在性能不变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减轻重量。其中,汽车顶盖是构成汽车车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刚度与强度对整车安全性与稳定性具有极大影响。传统的,为了保证结构强度与刚度,汽车顶盖常采用纯金属材料制造,结构复杂,重量较重,无法实现轻量化设计,不利于汽车节能降耗。而为了保证汽车顶盖具有更轻的质量,也有汽车制造厂家采用新型轻质材料,但往往需要牺牲一部分结构刚度与强度,导致汽车顶盖的局部刚度及屈服强度降低,致使抗冲击性能下降,影响整车使用寿命,使用安全可靠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汽车顶盖总成,具有优良的结构刚度、强度及抗冲击性能,且重量轻便,满足轻量化设计要求,利于节能降耗;还提供一种生产该汽车顶盖总成的制造装配方法,能够获得结构强度与刚度高,抗冲击性能优良且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顶盖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n顶盖框架,所述顶盖框架包括传力骨架,所述传力骨架采用热塑性材料通过注塑工艺成型;及/n顶盖本体,所述顶盖本体固设在所述顶盖框架上,且所述顶盖本体包括相互连接的树脂基体与碳纤维体,所述树脂基体与所述碳纤维体通过模压工艺成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顶盖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顶盖框架,所述顶盖框架包括传力骨架,所述传力骨架采用热塑性材料通过注塑工艺成型;及
顶盖本体,所述顶盖本体固设在所述顶盖框架上,且所述顶盖本体包括相互连接的树脂基体与碳纤维体,所述树脂基体与所述碳纤维体通过模压工艺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顶盖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力骨架包括相互连接的传力臂和传力环板,所述传力臂的一端端点与所述传力环板的中心重合或处于同一直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顶盖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力臂为至少两个,所述传力环板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传力环板沿径向间隔并相互同心嵌套设置,至少两个所述传力臂的其中同一端汇聚于所述传力环板的中心,至少两个所述传力臂的另外同一端沿周向分布并向外辐射延伸,所有所述传力环板均与所有所述传力臂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顶盖总成,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传力臂与相邻两个所述传力环板之间围设形成有结构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顶盖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框架还包括连接耳,所述连接耳形成于所述传力骨架的边缘且开设有装配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顶盖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基体包括树脂基层和至少一层树脂联结层,所述碳纤维体包括至少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敏浩姜叶洁刘向征陈东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