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载手势识别装置、车载中控系统及车辆,其中,车载手势识别装置包括:红外线传感器,用于接收预设波长的红外光线生成数据信息;关于红外线传感器对称设置的红外发射光源;与红外线传感器连接的手势识别处理器,用于根据数据信息得到手势判断结果,并将手势判断结果发送至串行通信网络总线;设置于红外线传感器以及红外发射光源远离车身一侧的第一玻璃盖板,且第一玻璃盖板上喷涂有允许红外光线穿透的涂覆层。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实现手势识别控制功能,满足车辆智能化和便捷化的需求,并将红外线传感器以及红外发射光源的具体结构遮挡,有利于提高车辆的美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手势识别装置、车载中控系统及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
,特别涉及一种车载手势识别装置、车载中控系统及车辆。
技术介绍
随着车辆技术的发展,车辆便捷化、智能化成为当今车辆发展的方向。在车辆上大多设置有车载中控系统,但常规的车载中控系统仅通过实体按钮或触摸屏上的虚拟按钮进行控制,当驾驶员驾驶过程中,若想控制车载中控系统,需要确定按钮位置后进行控制,存在诸多不便,因此利用车载手势识别控制车载中控系统成为车辆技术发展的一大趋势,如何在实现车载手势识别功能的基础上减少成本,保证车辆美观成为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要达到的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载手势识别装置、车载中控系统及车辆,用以解决当前车载中控系统使用不方便,无法满足车辆便捷化、智能化的要求。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载手势识别装置,包括:红外线传感器,用于接收预设波长的红外光线,并根据接收到的红外光线生成数据信息;关于红外线传感器对称设置的红外发射光源,用于发射红外光线;与红外线传感器连接的手势识别处理器,用于接收红外线传感器发送的数据信息,根据数据信息得到手势判断结果,并将手势判断结果发送至串行通信网络(LocalInterconnectNetwork,简称LIN)总线;设置于红外线传感器以及红外发射光源远离车身一侧的第一玻璃盖板,且第一玻璃盖板上喷涂有允许红外光线穿透的涂覆层。优选地,如上所述的车载手势识别装置,手势识别处理器还用于根据预设的第一循环周期控制红外线传感器的启动和关闭。进一步的,如上所述的车载手势识别装置,手势识别处理器还与红外发射光源连接,用于根据预设的第二循环周期控制红外发射光源的启动和关闭;其中,第一循环周期与第二循环周期的单位循环时长以及每一循环周期的开始启动的时间相同,且第一循环周期中的启动时间的时长小于第二循环周期中启动时间的时长。具体地,如上所述的车载手势识别装置,还包括:印刷电路板以及设置于印刷电路板上的电源电路;手势识别处理器、红外传感器以及红外发射光源集成于印刷电路板上,并通过电源电路与电源连接。优选地,如上所述的车载手势识别装置,印刷电路板上还设置有LIN收发器以及连接器;其中,连接器一端与LIN收发器连接,另一端与LIN总线连接;LIN收发器还与电源电路以及手势识别处理器连接,用于接收的手势识别处理器发送的手势判断结果,并通过连接器发送至LIN总线。优选地,如上所述的车载手势识别装置,预设波长为960纳米。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优选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载中控系统,包括:设置于车辆中间通道的显示屏幕、信息娱乐控制器以及如上所述的车载手势识别装置;其中,信息娱乐控制器与显示屏幕连接,并通过LIN总线与车载手势识别装置连接,用于接收车载手势识别装置发送的手势判断结果,根据手势判断结果执行与预设的与手势判断结果相对应的操作,并在显示屏幕上进行显示。具体地,如上所述的车载中控系统,还包括:与车身固定连接的壳体以及与壳体固定连接的第二玻璃盖板;壳体的开口端背离车辆底板设置,且第二玻璃盖板与壳体的开口端固定连接形成一容置空间;显示屏幕、信息娱乐控制器以及车载手势识别装置设置于容置空间中,并与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优选地,如上所述的车载中控系统,第一玻璃盖板延伸形成第二玻璃盖板。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优选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车载中控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载手势识别装置、车载中控系统及车辆,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车载手势识别装置通过红外线传感器接收反射回的红外光线,并根据红外光线生成数据信息,并发送至手势识别处理器,手势识别处理器根据接收到的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得到手势判断结果,进而将手势判断结果发送至LIN总线,使得需要根据手势判断结果进行操作的装置或系统能从LIN总线中获取手势判断结果,并进行与手势判断结果对应的操作,有利于手势识别控制功能的实现,满足车辆智能化和便捷化的需求。第一玻璃盖板,能对红外线传感器以及红外发射光源提供保护作用,第一玻璃盖板上还喷涂有允许红外光线穿透的涂覆层,有利于保证红外光线能穿透第一玻璃盖板,实现手势识别功能。并有利于防止由于误碰导致红外线传感器以及红外发射光源的位置产生偏差,以及进而导致的手势识别功能失效或获取用户手势的区域改变,同时将红外线传感器以及红外发射光源的具体结构遮挡,有利于提高车辆的美观性。优选地,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红外发射光源的数量为两个,在保证能提供手势识别所需的红外光线的前提下,有利于减少成本以及对安装空间的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车载手势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车载手势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车载中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车载中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之二。【附图标记说明】1、车载手势识别装置;101、红外线传感器;102、红外线发射光源;103、印刷电路板;104、第一玻璃盖板;105、涂覆层;106、手势识别处理器;107、LIN收发器;108、连接器;109、电源电路;2、显示屏幕;3、壳体;4、第二玻璃盖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诸如具体的配置和组件的特定细节仅仅是为了帮助全面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和精神。另外,为了清楚和简洁,省略了对已知功能和构造的描述。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在本专利技术的各种实施例中,应理解,下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应理解,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理解,“与A相应的B”表示B与A相关联,根据A可以确定B。但还应理解,根据A确定B并不意味着仅仅根据A确定B,还可以根据A和/或其它信息确定B。参见图1或图2,本专利技术的一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载手势识别装置,包括:红外线传感器101,用于接收预设波长的红外光线,并根据接收到的红外光线生成数据信息;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手势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红外线传感器(101),用于接收预设波长的红外光线,并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红外光线生成数据信息;/n关于所述红外线传感器(101)对称设置的红外发射光源(102),用于发射所述红外光线;/n与所述红外线传感器(101)连接的手势识别处理器(106),用于接收所述红外线传感器(101)发送的所述数据信息,根据所述数据信息得到手势判断结果,并将所述手势判断结果发送至串行通信网络LIN总线;/n设置于所述红外线传感器(101)以及所述红外发射光源(102)远离车身一侧的第一玻璃盖板(104),且所述第一玻璃盖板(104)上喷涂有允许红外光线穿透的涂覆层(10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手势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红外线传感器(101),用于接收预设波长的红外光线,并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红外光线生成数据信息;
关于所述红外线传感器(101)对称设置的红外发射光源(102),用于发射所述红外光线;
与所述红外线传感器(101)连接的手势识别处理器(106),用于接收所述红外线传感器(101)发送的所述数据信息,根据所述数据信息得到手势判断结果,并将所述手势判断结果发送至串行通信网络LIN总线;
设置于所述红外线传感器(101)以及所述红外发射光源(102)远离车身一侧的第一玻璃盖板(104),且所述第一玻璃盖板(104)上喷涂有允许红外光线穿透的涂覆层(1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手势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势识别处理器(106)还用于根据预设的第一循环周期控制所述红外线传感器(101)的启动和关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手势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势识别处理器(106)还与所述红外发射光源(102)连接,用于根据预设的第二循环周期控制所述红外发射光源(102)的启动和关闭;其中,所述第一循环周期与所述第二循环周期的单位循环时长以及每一循环周期的开始启动的时间相同,且所述第一循环周期中的启动时间的时长小于所述第二循环周期中启动时间的时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手势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印刷电路板(103)以及设置于所述印刷电路板(103)上的电源电路(109);
所述手势识别处理器(106)、所述红外传感器以及所述红外发射光源(102)集成于印刷电路板(103)上,并通过所述电源电路(109)与电源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手势识别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凯,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