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旋转调节的轻量化客车座椅
本专利技术涉及公交车客车座椅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于旋转调节的轻量化客车座椅。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日益堵塞,而公交车则日益称为与人们生活联系最紧密的交通工具。不仅可以有效改善环境污染,还能改善交通堵塞的情况。但是其在实际使用时,仍旧存在较多缺点,如公交车的座椅通常都是固定设置在车厢的内部,不能根据车厢内部情况进行移动旋转,且经常给工作人员的卫生清理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便于旋转调节的轻量化客车座椅,通过根据车厢内部乘客的数量来改变座椅的使用状态,从而改变车厢内部的过道空间,既可以方便乘客通行,又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对车厢进行清理,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旋转调节的轻量化客车座椅,包括车体,车体内腔侧壁设置有多个基座,所述基座一侧设置有第一椅体,所述第一椅体一侧设置有容腔,所述容腔内部设置有第二椅体,所述第一椅体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旋转调节的轻量化客车座椅,包括车体(1),其特征在于:车体(1)内腔侧壁设置有多个基座(2),所述基座(2)一侧设置有第一椅体(3),所述第一椅体(3)一侧设置有容腔(4),所述容腔(4)内部设置有第二椅体(5),所述第一椅体(3)一侧设置有旋转机构,所述第二椅体(5)远离第一椅体(3)的一侧设置有卡位机构,所述基座(2)一侧中部设置有隔板(8),所述隔板(1)两侧均设置有限制槽,其中一个所述限制槽的的两端均设置有圆孔,以及另一个限制槽的两端均对应设有插孔(9);/n所述旋转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块(6),所述第一固定块(6)固定设置于第一椅体(3)的一侧,所述第一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旋转调节的轻量化客车座椅,包括车体(1),其特征在于:车体(1)内腔侧壁设置有多个基座(2),所述基座(2)一侧设置有第一椅体(3),所述第一椅体(3)一侧设置有容腔(4),所述容腔(4)内部设置有第二椅体(5),所述第一椅体(3)一侧设置有旋转机构,所述第二椅体(5)远离第一椅体(3)的一侧设置有卡位机构,所述基座(2)一侧中部设置有隔板(8),所述隔板(1)两侧均设置有限制槽,其中一个所述限制槽的的两端均设置有圆孔,以及另一个限制槽的两端均对应设有插孔(9);
所述旋转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块(6),所述第一固定块(6)固定设置于第一椅体(3)的一侧,所述第一固定块(6)的竖直向中心位置贯穿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部套设有转杆(7),且转杆(7)与第一固定块(6)之间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6)远离第一椅体(3)的一端设置在带有圆孔的限制槽内部,且转杆(7)两端分别与对应位置的圆孔固定插接;
所述卡位机构包括有第二固定块(10),所述第二固定块(10)固定设置在第二椅体(5)远离第一椅体(3)的一侧,所述第二固定块(10)远离第二椅体(5)的一侧设置有凹槽(11),所述凹槽(11)内腔两端面均竖直贯穿设有通槽(12),所述通槽(12)两端周向侧内壁均固定设有第一限位块(14),且通槽(12)内部设置有插杆(13),所述插杆(13)外部固定套设有第二限位块(15),两个所述插杆(13)外部均活动套设有第一弹簧(16),且两个插杆(13)之间设置有连接带(17),所述连接带(17)两端分别与对应位置的插杆(13)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16)两端分别与第二限位块(15)以及靠近连接带(17)的第一限位块(14)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插杆(13)远离连接带(17)的一端分别与带有插孔(9)的限制槽内部的插孔匹配插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旋转调节的轻量化客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块(10)表面一侧设置有弧形槽(18),所述弧形槽(18)贯穿凹槽(11)的两侧壁,且弧形槽(18)的纵深大于通槽(12)一侧到第二固定块(10)开设有凹槽(11)的端面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旋转调节的轻量化客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椅体(3)与第二椅体(5)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有第三限位块(19)和第四限位块(20),且数量均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德兴,曾庆国,洪伟,
申请(专利权)人:丹阳市车船装饰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