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柔性玻璃的杀菌、杀病毒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15721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柔性玻璃的杀菌、杀病毒方法,涉及杀菌、杀病毒技术领域,包括将柔性玻璃放置进离子交换液中,抽真空、加热及辅助超神波振荡、电镀方式,使阳离子嵌入进柔性玻璃表面二氧化硅原子之间的间隙中,通过紫外线固化,使阳离子稳定固定在柔性玻璃表面。这种方式使柔性玻璃表面形成杀菌杀病毒的阳离子杀菌、杀病毒层。柔性玻璃另一侧电镀形成导电层镀膜,并将导电层镀膜接通外部电源,加热柔性玻璃,使柔性玻璃急速升温至60度以上,并实时维持65~75℃一定时间,实现高温杀菌、杀病毒;最后将柔性玻璃通过模切、塑性成型成适合不同产品的形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上述两种方式可长期高效进行杀菌、杀病毒,无二次沾染病菌及病毒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柔性玻璃的杀菌、杀病毒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杀菌、杀病毒
,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基于柔性玻璃的杀菌、杀病毒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在微生物领域,杀除微生物的方法多种多样,使用化学药物杀灭真菌是一种常见的杀菌方法。在相关技术中,常见的杀死真菌的方式为在含有真菌的部位涂抹一些化学杀菌药物;由于真菌常常会以菌落的形式存在,每个菌落含有多种不同的真菌,因此,在使用化学杀菌药物杀灭真菌时,需要针对不同的真菌涂抹相应的化学杀菌药物;但是,在使用化学杀菌药物时,同一个部位可能会以菌落的形式存在多种真菌,因此,涂抹的化学杀菌药物往往会互相重叠,进而造成化学杀菌药物不能有效的直接接触其所能杀灭的真菌。但是畸变是这种杀菌方式,将物体表面上的病菌及病毒杀死,残存在物体表面上的化学药物也会对人体造成潜在威胁。同时,这种方式只能暂时将物体表面上的病菌及病毒杀死,当化学药物失效后,将会造成物体二次沾染病菌及病毒的风险,存在待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柔性玻璃的杀菌、杀病毒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柔性玻璃的杀菌、杀病毒方法,包括柔性玻璃,所述柔性玻璃包括基材层、玻璃外层、保护膜,所述基材层为PE、或PI、或PA,所述基材层厚度为0.05~0.4mm,所述玻璃层为玻璃或玻璃纤维,所述玻璃层厚度为0.025mm,且所述玻璃层设置有两层,两层所述玻璃层分别设置在所述基材层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其中一层玻璃层上设置有保护膜;杀菌、杀病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配比离子交换液,所述离子交换液为原液与水的混合液,其中,所述原液为Cl-的离子溶液,且所述原液为带正电溶液,即阳离子电荷量大于阴离子电荷量;S2、将柔性玻璃置入离子交换夜中,进行离子交换;S3、将柔性玻璃从离子交换液中取出,进行清洗作业;S4、通过紫外线波长进行固化作业,紫外线波长采用365~390nm。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原液与水的混合比例为1:5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S2中,进行S22步骤,将置入离子交换液中的柔性玻璃放入密闭腔室中,同时进行加热。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S2中,进行S22步骤,将置有柔性玻璃的离子交换液放入密闭腔室中,同时进行抽真空处理。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S22步骤中,抽真空处理进行5~10分钟。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抽真空处理后行步骤S23,增压作业处理,维持密闭腔室中压强在3~50MPA,维持10~30分钟。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柔性玻璃置入离子交换液中后,进行步骤S201,将置有柔性玻璃的离子交换液,放在超声波环境中,进行振荡处理。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进行步骤S202,,将所述离子交换液作为电镀液,将所述柔性玻璃作为待度工件作为阴极。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柔性玻璃进行紫外线波长固化后,在柔性玻璃一侧设置导电层镀膜,所述导电层镀膜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电层镀膜通过电镀方式将金属电镀至柔性玻璃上,或通过涂布方式将金属涂布在柔性玻璃上形成导电层镀膜。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将柔性玻璃置入离子交换液中,离子交换液中的阳离子嵌入进柔性玻璃表面SiO2原子之间的缝隙中,使柔性玻璃表面具有带电阳离子,带电的阳离子形成杀菌层,当空气中的病菌及病毒接触到柔性玻璃上的带电阳离子,病菌及病毒与带电阳离子直接接触后,造成病菌内的蛋白中变性失去生命力,即阳离子于病菌、病毒接触式反应,造成其固有成分破坏或产生功能障碍,达到杀菌目的;且这些阳离子嵌设固定在柔性玻璃的表面,能够一直重复使用,即该柔性玻璃表面将一直具有杀菌、杀病毒的效果,作用时间长,且杀菌、杀病毒效果明显。2、通过将柔性玻璃上放入离子交换液中,并将其放入密闭腔室中,进行加热处理,通过加热有助于加速离子交换溶液中的阳离子加速运动,从而有助于促进阳离子嵌入进柔性玻璃表面二氧化硅原子之间的缝隙中。3、通过将柔性玻璃上放入离子交换液中,并将其放入密闭腔室中,同时进行抽真空处理,有助于将柔性玻璃上二氧化硅原子缝隙之间的空气抽离,从而进一步加快离子溶液中的阳离子嵌入二氧化硅原子的缝隙间。4、通过超声波振荡处理及利用电镀方法,均是加速离子交换液中的阳离子嵌入进柔性玻璃表面二氧化硅原子和其他金属氧化物之间的缝隙中,减少作业时间,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5、利用设置的导电镀层,实现对柔性玻璃的实时加热,从而达到高温杀菌杀病毒的效果。6、通过电镀的高温及柔性玻璃表面的阳离子与病菌、病毒接触结合的方式,有效杀菌,从而实现实时高效杀菌、杀病毒,且杀菌、杀病毒效果长期有效,有效避免二次沾染病菌、病毒的风险。附图说明图1示意性标出本专利技术的未加工之前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意性标出本专利技术的未加工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工艺流程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加工工艺流程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工艺流程图。附图标记:1、柔性玻璃;101、基材层;102、玻璃层;103、保护膜;2、导电层镀膜;3、杀菌层。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柔性玻璃的杀菌、杀病毒方法,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单元的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单元。实施例一:参见附图1~3,一种基于柔性玻璃的杀菌、杀病毒方法,包括柔性玻璃1,所述柔性玻璃1包括基材层101、玻璃外层102、保护膜103,基材层101为PE、或PI、或PA材质,基材层101厚度为0.05~0.4mm,玻璃层102为玻璃或玻璃纤维,玻璃层102厚度为0.025mm,且玻璃层102设置有两层,两层玻璃层102分别设置在基材层10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其中一层玻璃层102上设置有保护膜103;杀菌、杀病毒方法为以下步骤:S1、配比离子交换液,离子交换液为原液与水的混合液,其中,原液为Cl-的离子溶液,且原液为带正电溶液,即阳离子电荷量大于阴离子电荷量。优选地,原液与水的混合比例为1:50。在保证离子交换液中的阳离子浓度,同时避免原液过多使用的浪费。S2、将柔性玻璃1置入离子交换夜中,进行离子交换。将置入离子交换液中的柔性玻璃1放入密闭腔室中,进行抽真空计加热处理。抽真空使密闭腔室中处于真空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柔性玻璃的杀菌、杀病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玻璃(1),所述柔性玻璃(1)包括基材层(101)、玻璃外层(102)、保护膜(103),所述基材层(101)为PE、或PI、或PA,所述基材层(101)厚度为0.05~0.4mm,所述玻璃层(102)为玻璃或玻璃纤维,所述玻璃层(102)厚度为0.025mm,且所述玻璃层(102)设置有两层,两层所述玻璃层(102)分别设置在所述基材层(10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其中一层玻璃层(102)上设置有保护膜(103);/n杀菌、杀病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S1、配比离子交换液,所述离子交换液为原液与水的混合液,其中,所述原液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柔性玻璃的杀菌、杀病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玻璃(1),所述柔性玻璃(1)包括基材层(101)、玻璃外层(102)、保护膜(103),所述基材层(101)为PE、或PI、或PA,所述基材层(101)厚度为0.05~0.4mm,所述玻璃层(102)为玻璃或玻璃纤维,所述玻璃层(102)厚度为0.025mm,且所述玻璃层(102)设置有两层,两层所述玻璃层(102)分别设置在所述基材层(10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其中一层玻璃层(102)上设置有保护膜(103);
杀菌、杀病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配比离子交换液,所述离子交换液为原液与水的混合液,其中,所述原液为Al3+、Cl-的离子溶液,且所述原液为带正电溶液,即阳离子电荷量大于阴离子电荷量;
S2、将柔性玻璃(1)置入离子交换夜中,进行离子交换;
S3、将柔性玻璃(1)从离子交换液中取出,进行清洗作业;
S4、通过紫外线波长进行固化作业,紫外线波长采用365~390n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柔性玻璃的杀菌、杀病毒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中,原液与水的混合比例为1: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柔性玻璃的杀菌、杀病毒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前,进行S21步骤,将离子交换液加热,且将柔性玻璃(1)置入加热后的离子交换液中并放入密闭腔室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柔性玻璃的杀菌、杀病毒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永刚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楚威塑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