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玻璃及其制作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5370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柔性玻璃及其制作工艺,涉及柔性玻璃技术领域,包括玻璃层、基材层,所述玻璃层设置有两层,两层所述玻璃层分别设置在所述基材层上表面或下表面。其中玻璃层通过二次拉伸展薄,且通过化学减薄处理,使玻璃层厚度达到0.025~0.05mm;并通过扩散焊接技术将玻璃层焊接固定设置在基材层上,实现柔性玻璃的制作。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玻璃厚度薄、柔韧性强、透光性及耐热性好的一种柔性玻璃及其制作工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性玻璃及其制作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柔性玻璃
,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柔性玻璃及其制作工艺。
技术介绍
玻璃属于脆性材料,机械强度和抗冲击强度相对较低,因此玻璃的柔性与玻璃厚度及玻璃缺陷具有密切关系。传统认为玻璃本质上是刚性的,并因此已考虑使用可替代材料来代替玻璃。例如,已经考虑并研究了由聚合物制成的柔性膜,以在柔性显示装置中作为玻璃的替代物来使用。柔性膜确实提供了必要的柔性,但是不满足这种应用所必要的耐久性、耐刮擦性、耐化学性和光学特性。随着玻璃厚度的不断变薄,其弯曲变形量逐渐变大,弯曲强度增大,然而,其弹性模量与硬度不变,在弯曲过程中裂纹扩展速度减慢,有利于制备强度高的柔性玻璃。因此,柔性玻璃的制备前提是玻璃厚度足够薄、表面质量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柔性玻璃及其制作工艺,生产的柔性玻璃厚度薄,柔韧性强、透光性及耐热性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柔性玻璃,包括玻璃层、基材层,所述玻璃层设置有两层,两层所述玻璃层分别设置在所述基材层上表面或下表面,所述玻璃层背离所述基材层一侧设置有保护层。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材层材料为PET、或PA、或PI。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材层厚度为0.05~0.4mm。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玻璃层与所述基材层之间设置有助焊层,其中所述助焊层为硅胶涂层。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护层为PET。一种柔性玻璃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玻璃粉料加热熔化成玻璃液,将玻璃液排出流入进成型池中;S2、玻璃液从成型池底部流出且通过玻璃对辊进行二次拉伸展薄;S3、通过氢氟酸对S2中的玻璃进行化学减薄处理;S4、在基材层的上表面及下表面进行预处理,其中预处理过程为在基层上表面及下表面涂布上硅胶涂层,形成助焊层;S5、将减薄处理的玻璃铺设在基层层上,通过扩散焊接技术将玻璃焊接设置在基材层上。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步骤S1中将玻璃成型厚度控制在0.2~0.33mm。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步骤S2中将玻璃二次拉伸展薄,使玻璃厚度为0.08~1.2mm。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步骤S3中通过氢氟酸对玻璃表面进行化学减薄处理,使玻璃厚度为0.025~0.05mm。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步骤S5,扩散焊接在真空环境,温度控制在180~280摄氏度,压力在200Mpa以上。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在基材层的上表面及下表面设置玻璃层,这种结构形式,使柔性玻璃的整体柔韧性增强,同时通过设置的保护层,在柔性玻璃在未使用时,保护柔性玻璃,避免柔性玻璃表面划伤、被污染。2、通过设置的助焊层方便玻璃层焊接设置在基材层上,使玻璃层牢固固定设置在基材层表面,保证柔性玻璃整体结构的稳定性。3、通过将玻璃二次拉伸展薄,且利用氢氟酸对玻璃进行进一步减处理,从使玻璃层的厚度为0.08~1.2mm,利用多种方式对玻璃层进行减薄处理,有助于降低柔性玻璃的整体厚度,增加其透光性。4、在真空环境,温度控制在180~280摄氏度,压力维持在200Mpa以上,通过扩散焊的方式将玻璃层焊接固定在基材层上,有助于保证柔性玻璃整体结构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柔性玻璃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柔性玻璃加工流程示意图。附图标记:1、基材层;2、玻璃层;3、保护层。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柔性玻璃及其制作工艺,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单元的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单元。参见附图1,一种柔性玻璃,包括玻璃层2、基材层1。玻璃层2设置有两层,两层玻璃层2分别设置在基材层1的上表面及下表面。其中基材层1材质可为PET、或PA、或PA。PET材质可耐250摄氏度温度,PI材质可耐400摄氏度,PA可耐450摄氏度。优选地,基材层1的厚度为0.05~0.4mm。基材层1上表面及下表面上涂布设置有硅胶涂层,形成助焊层。即助焊层设置在玻璃层2与基材层1之间。通过在基材层1的上表面及下表面设置玻璃层2,这种结构形式,使柔性玻璃的整体柔韧性增强。玻璃层2背离基材层1一侧设置有保护层3,保护层3粘贴设置在玻璃层2的表面。通过设置的保护层3,在柔性玻璃在未使用时,保护柔性玻璃,避免柔性玻璃表面划伤、被污染。参见附图2,一种玻璃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将玻璃粉料加热熔化成玻璃液,将玻璃液排出流入进成型池中。利用吹膜成型技术,调节挤压机温度,使其控制在600-1000摄氏度。挤压机模具出口的大小控制在0.2~0.33mm。然后将玻璃粉料加热熔化后加入挤压机中,利用挤压机的推力将液体状的玻璃进行挤压,从模具口挤出,控制冷却风环,使玻璃液体在出了模具后具有一定的的刚性。此外,控制空气压缩机输出的压缩空气、关贮槽,压缩空气经贮槽出口阀门进入模头螺旋芯棒中心孔,在剂压机模头前装有压力调节阀,按玻璃厚度要求进行调节气量、气压,而压缩气体经芯棒中心孔进入挤出物管状中心。然后从内部产生压力,使管状的玻璃液进行吹胀挤出形成泡管形状的薄膜。S2、玻璃液从成型池底部流出且通过玻璃对辊进行二次拉伸展薄。接着,管状薄膜,经牵引辅机,进行牵引。其中牵引辅机由牵引架、人字板、牵引辊、卷取机构及牵引电机等主要部件组成。最后,通过减速部分带动两对牵引辊筒,同时带动卷取机构,人字板固定在牵引辊下面的固定架上,通过调节夹角大小的调节来控制膜的大小,而牵引辊将吹好的薄膜进行牵引,同时防止泡管形状的薄膜中的气体溢出,通过卷取机进行收卷,就可以的到厚度在0.08~1.2mm的玻璃。S3、通过氢氟酸对S2中的玻璃进行化学减薄处理。将拉伸展薄后的玻璃先进行清洗处理,将玻璃放入去离子水中浸泡8-12分钟,去除玻璃表面异物。然后,将清洗后的玻璃放入氢氟酸溶液中,进行刻蚀,且保持温度在30-35摄氏度,刻蚀50~60分钟,将刻蚀完成的玻璃从氢氟酸溶液中取出,并进行清洗烘干。此时玻璃厚度为0.025~0.05mm。S4、在基材层1的上表面及下表面进行预处理,其中预处理过程为在基层上表面及下表面涂布上硅胶涂层,形成助焊层。S5、将减薄处理的玻璃铺设在基层层上,通过扩散焊接技术将玻璃焊接设置在基材层1上。将减薄处理完成的玻璃平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性玻璃,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璃层(2)、基材层(1),所述玻璃层(2)设置有两层,两层所述玻璃层(2)分别设置在所述基材层(1)上表面或下表面,所述玻璃层(2)背离所述基材层(1)一侧设置有保护层(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玻璃,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璃层(2)、基材层(1),所述玻璃层(2)设置有两层,两层所述玻璃层(2)分别设置在所述基材层(1)上表面或下表面,所述玻璃层(2)背离所述基材层(1)一侧设置有保护层(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层(1)材料为PET、或PA、或PI。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层(1)厚度为0.05~0.4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层(2)与所述基材层(1)之间设置有助焊层,其中所述助焊层为硅胶涂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3)为PET。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玻璃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玻璃粉料加热熔化成玻璃液,将玻璃液排出流入进成型池中;
S2、玻璃液从成型池底部流出且通过玻璃对辊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永刚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楚威塑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