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成组立模被动运行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预制构件生产的
,更具体讲是一种成组立模被动生产工艺,尤其适用于需要高温养护的大规模生产线。
技术介绍
预制构件的大规模批量生产需要借助成组立模生产线来实现,即利用成批的成组立模沿既定导轨依次运行到各工位完成对应的插芯、注浆、上成型、抽芯、脱模出板等工序。目前的成组立模生产线都是成组立模主动运行生产工艺:即在生产线中上述大多数工序都是借助功能主机来完成的,例如插芯、抽芯的功能主机是抽芯机,注浆的功能主机是注浆机,上成型的功能主机是上成型机或者复合在抽芯机基体上的上成型机构,脱模出板的功能主机是出板机;而成组立模的运行动力、浇注前成组立模模腔在左右方向上的闭合动力、脱模出板前成组立模模腔在左右方向上的拉开动力均布置在成组立模的模体上,即成组立模为自身带动力的动力式成组立模——每台动力式成组立模均安装有一套行走动力机构和一套开合动力机构。由于大规模生产线中动力式成组立模的台数较多,则对应需要的行走动力机构、开合动力机构的数量庞大,设备成本高、消耗能源多;同时势必存在大量的电路连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成组立模被动运行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是通过以下步骤来实现的:/nA、合模和步进:位于摆渡坑Ⅰ(1’)中的动力平台Ⅰ(1)载着一个待合模的无动力成组立模(4)摆渡到正对回程通道Ⅰ(1-2)端头的位置,待合模的无动力成组立模(4)在动力平台Ⅰ(1)的推动作用下进入位于回程通道Ⅰ(1-2)端头、且正对开合模机(5)的开合模复合工位(A’),同时回程通道Ⅰ(1-2)上所有已经合模的无动力成组立模(4)均以步进方式移动一个模体长度,并将位于回程通道Ⅰ(1-2)另一端头已经合模的无动力成组立模(4)推入摆渡坑Ⅱ(2’)中正对回程通道Ⅰ(1-2)的动力平台Ⅱ(2)上;将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成组立模被动运行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是通过以下步骤来实现的:
A、合模和步进:位于摆渡坑Ⅰ(1’)中的动力平台Ⅰ(1)载着一个待合模的无动力成组立模(4)摆渡到正对回程通道Ⅰ(1-2)端头的位置,待合模的无动力成组立模(4)在动力平台Ⅰ(1)的推动作用下进入位于回程通道Ⅰ(1-2)端头、且正对开合模机(5)的开合模复合工位(A’),同时回程通道Ⅰ(1-2)上所有已经合模的无动力成组立模(4)均以步进方式移动一个模体长度,并将位于回程通道Ⅰ(1-2)另一端头已经合模的无动力成组立模(4)推入摆渡坑Ⅱ(2’)中正对回程通道Ⅰ(1-2)的动力平台Ⅱ(2)上;将待合模的无动力成组立模(4)的模腔清理干净并均匀涂抹隔离油后启动开合模机(5),推动着无动力成组立模(4)的最外侧隔板向内横向平移,依次带动相邻隔板一起平移,进而使成组立模中的每个模腔宽度逐步合拢到所设计的成型宽度,然后合上两端的端模;
B、穿芯:动力平台Ⅱ(2)载着无动力成组立模(4)在摆渡坑Ⅱ(2’)内摆渡到抽芯机(6)所在的穿芯抽芯复合工位(B’)进行穿芯——即抽芯机(6)中的抽芯小车移动、带动着芯管插入到无动力成组立模(4)的模腔中,抽芯小车与芯管脱离后回位;同时启动复合在抽芯机(6)基体上的上成型机构,将各个上盖板分别放置在无动力成组立模(4)对应的模腔顶部;
C、穿芯后步进:穿芯之后的无动力成组立模(4)在动力平台Ⅱ(2)的推动作用下进入回程通道Ⅱ(2-3),回程通道Ⅱ(2-3)上所有无动力成组立模(4)均以步进方式移动一个模体长度,并将位于回程通道Ⅱ(2-3)另一端头的无动力成组立模(4)推入摆渡坑Ⅲ(3’)中正对回程通道Ⅱ(2-3)的动力平台Ⅲ(3)上;
D、注浆:动力平台Ⅲ(3)载着无动力成组立模(4)在摆渡坑Ⅲ(3’)内摆渡到注浆机(7)所在的注浆工位(D’);打开注浆机(7)的出料开关,向无动力成组立模(4)的模腔中注满料浆;
E、初期养护和步进:动力平台Ⅲ(3)载着注浆后待养护的无动力成组立模(4)在摆渡坑Ⅲ(3’)内摆渡到正对初养通道(2’-3’)的位置;待养护的无动力成组立模(4)在动力平台Ⅲ(3)的推动作用下进入初养通道(2’-3’)的端头开始进行初期养护,同时初养通道(2’-3’)上其它无动力成组立模(4)均以步进方式移动一个模体长度,并将位于初养通道(2’-3’)另一端头已经完成初期养护的无动力成组立模(4)推入摆渡坑Ⅱ(2’)中正对初养通道(2’-3’)的动力平台Ⅱ(2)上;
F、抽芯: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威,张新玲,朱延华,岳云升,赵佳佳,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玛纳房屋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