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出线切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5497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线包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出线切刀装置,包括安装座、动力设备、切线组件和传动组件;所述动力设备与安装座连接;所述切线组件包括过线座和切刀;所述传动组件的一端与切线组件连接,另一端与动力设备的主动端连接;所述过线座包括若干过线孔;所述切刀与过线座转动连接;所述切刀设有若干与过线孔一一对应的切槽。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同时切断若干条漆包线,由此同时将若干漆包线送入储线盘,以最终实现多条漆包线穿T1铁芯的穿线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出线切刀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线包制造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出线切刀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现在的电缆来说,为应对不同的使用场景,对于电缆的电气性能有不同的要求,对于一些需要较高要求的电缆来说,对线包就有更高的穿线要求。这时,就需要满足多条漆包线穿T1铁芯的穿线要求,而现有的设备并不具备这样的线包加工要求。在现有的设备基础上,如果能够对切刀装置进行相应的设计,那么也可以满足线包的加工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出线切刀装置,能够同时切断若干条漆包线,由此同时将若干漆包线送入储线盘,以最终实现多条漆包线穿T1铁芯的穿线要求。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出线切刀装置,包括:安装座;动力设备,所述动力设备与安装座连接;切线组件,所述切线组件包括过线座和切刀;以及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的一端与切线组件连接,另一端与动力设备的主动端连接;其中,所述过线座包括若干过线孔;所述切刀与过线座转动连接;所述切刀设有若干与过线孔一一对应的切槽。本专利技术通过对经过过线孔的漆包线进行切割,从而获得多条漆包线;对漆包线进行切割时,漆包线穿过过线孔,并在切槽内限位,此时,转动切刀或过线座后,就能够实现漆包线的切割,以获得长度相等的若干条漆包线。优选的,所述过线座设有与外部组件连接的座体连接孔;所述切刀的一端设有柱头,另一端穿过过线座并与传动组件连接;所述柱头与过线座的端面接触。在本专利技术中,保持过线座不动,通过传动组件带动切刀转动而实现漆包线的割断;所述柱头和过线座的接触能够使切刀实现限位,由此使若干切槽和若干过线孔之间快速实现一一对应。优选的,所述过线座设有若干与切槽一一对应的出线槽。所述出线槽的设置能够在漆包线的过线方向实现更长距离的漆包线限位,由此避免切刀对漆包线的棋切割无法做到整齐划一。优选的,任意一个切槽位于任意一个过线孔和任意一个出线槽之间。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切刀在过线座内转动,因此,过线孔能够限定漆包线的走线方向,切槽也能够限定漆包线的走线方向;如果切槽位于出线槽远离过线孔的一侧,那么在切割过程中,无法保证漆包线远离过线孔一端是否有所偏移,这样讲无法判断多条漆包线的长度是否合适;如果切槽位于过线孔和出线槽之间,那么在切割过程中,漆包线远离过线孔的一端仍然受位置限定,此时切刀作用后,能够确保漆包线的长度一致。优选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拉座,所述拉座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孔,另一端设有第一连接槽;旋转拉块,所述旋转拉块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孔,另一端设有第二连接槽;以及拉杆,所述拉杆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槽铰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槽铰接;其中,所述动力设备的主动端通过第一连接孔与拉座连接;所述切刀通过第二连接孔与拉杆连接。本专利技术通过动力设备带动拉座呈直线位移,然后再经过旋转拉块的作用,使拉杆带动切刀旋转,由此实现若干条漆包线的同时切割。优选的,所述切刀远离柱头的一端设有第一切面,所述第二连接孔设有第二切面;所述第一切面和第二切面抵触。所述第一切面和第二切面的接触能够使切刀转动时,获得用于旋转的支撑力,避免了切刀旋转时,切刀和旋转拉块之间产生滑动,由此保证了切刀的切割效率。优选的,所述第二切面的两侧均设有倒圆。由于切刀有第一切面,因此倒圆的设置能够避免切刀在安装过程中,受到装配干涉,由此方便工作人员的安装,也避免了工作人员额外的对准工作量,提高了安装效率。优选的,任意一个过线孔与其所在端面之间存在夹角α,该夹角的角度为40°~80°。夹角的角度设置有利于提高将漆包线送入过线座的成功率,还能降低其它因素的干扰。优选的,任意一个过线孔与其所在端面之间的夹角α为70°。当过线孔所在直线与穿过的垂直面之间的夹角为70°时,漆包线进入过线座的成功率最高。和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能够同时对多条漆包线进行切割,以实现多条漆包线穿T1铁芯的穿线要求,即使得现有的绕线装置能够实现以两条以上的漆包线对铁芯进行绕线工作;本专利技术通过切刀和过线座的设置,实现了对漆包线的切割限位,确保了切刀的切割一致性,从而使各条漆包线的切割长度一致;本专利技术还对过线孔设置了一定的倾斜角度,由此提供漆包线的过线成功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3为图2的A向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切刀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过线孔的设置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拉座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旋转拉块的示意图;图8为图7的B向放大图。图中:1-安装座;2-动力设备;3-过线座;4-切刀;5-过线孔;6-切槽;7-柱头;8-出线槽;9-拉座;10-旋转拉块;11-拉杆;12-第一连接孔;13-第一连接槽;14-第二连接孔;15-第二连接槽;16-第一切面;17-第二切面;18-倒圆。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图8所示,一种出线切刀装置,包括安装座1、动力设备2、切线组件和传动组件;所述动力设备2与安装座1连接;所述切线组件包括过线座3和切刀4;所述传动组件的一端与切线组件连接,另一端与动力设备2的主动端连接;所述过线座3包括若干过线孔5;所述切刀4与过线座3转动连接;所述切刀4设有若干与过线孔5一一对应的切槽6。在本实施例中,整套制造设备包括工作平台;所述安装座1设置于工作平台的下方,且安装座1位于动力设备2和工作平台之间,由此可以很好的减少设备的占地空间;在这样的装配条件下,所述传动组件穿过工作平台,使切线组件位于工作平台的上方,由此配合其他工作装置完成协同工作。为了更好的使用本实施例,所述过线座3设有与外部组件连接的座体连接孔;所述切刀4的一端设有柱头7,另一端穿过过线座3并与传动组件连接;所述柱头7与过线座3的端面接触。在一些实施例中,切刀4远离柱头7的一端设有外螺纹,该端穿过过线座3后,通过螺母与外螺纹连接,由此使得切刀4和传动组件的连接;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螺母扭入过紧,将会导致安装座1和传动组件之间的固定,这样使得切刀4不能正常转动。为了更好的使用本实施例,所述过线座3设有若干与切槽6一一对应的出线槽8。为了更好的使用本实施例,任意一个切槽6位于任意一个过线孔5和任意一个出线槽8之间。为了更好的使用本实施例,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拉座9、旋转拉块10和拉杆11;所述拉座9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孔12,另一端设有第一连接槽13;所述旋转拉块10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孔14,另一端设有第二连接槽15;所述拉杆11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槽13铰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槽15铰接;所述动力设备2的主动端通过第一连接孔12与拉座9连接;所述切刀4通过第二连接孔14与拉杆11连接。为了更好的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出线切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安装座;/n动力设备,所述动力设备与安装座连接;/n切线组件,所述切线组件包括过线座和切刀;以及/n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的一端与切线组件连接,另一端与动力设备的主动端连接;/n其中,所述过线座包括若干过线孔;所述切刀与过线座转动连接;所述切刀设有若干与过线孔一一对应的切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出线切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座;
动力设备,所述动力设备与安装座连接;
切线组件,所述切线组件包括过线座和切刀;以及
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的一端与切线组件连接,另一端与动力设备的主动端连接;
其中,所述过线座包括若干过线孔;所述切刀与过线座转动连接;所述切刀设有若干与过线孔一一对应的切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出线切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线座设有与外部组件连接的座体连接孔;所述切刀的一端设有柱头,另一端穿过过线座并与传动组件连接;所述柱头与过线座的端面接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出线切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线座设有若干与切槽一一对应的出线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出线切刀装置,其特征在于,任意一个切槽位于任意一个过线孔和任意一个出线槽之间。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出线切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咏民
申请(专利权)人:德阳弘翌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