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侧冲补偿回弹功能的冲压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有侧冲补偿回弹功能的冲压模具。
技术介绍
目前在日常生产中,板材大多需要冲压成型,而在板材总会因为自身内部的相关应力,在冲压过后导致产生回弹。而该回弹的产生,将导致后续需要更多的工艺使其达到图纸要求。这样就导致企业生产时,利用该套设备将浪费大量工时。其中包括U形多段圆弧折弯板,U形多段圆弧折弯板包括一个底板和两个竖板收尾衔接组成,其中至少一个竖板向内弯折,由于普通模具无法完成这种内折的板材,同时无法补偿回弹量,所以一般先通过普通模具完成底板和两个垂直竖板弯折,然后再经过第二道工序对内弯折再次作业,再次作业中实现内折和回弹补偿,作业效率较低。现有技术急需一种带有侧冲补偿回弹功能的冲压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带有侧冲补偿回弹功能的冲压模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带有侧冲补偿回弹功能的冲压模具,包括上压块和与上压块的下部配合的下压槽;所述上压块固定于上压板下部,所述下压槽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侧冲补偿回弹功能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压块和与上压块的下部配合的下压槽;所述上压块固定于上压板下部,所述下压槽开设于基台上表面;/n所述下压槽开口边缘两侧的基台表面滑动配合有左侧压块和右侧压块,所述左侧压块的右端面为与上压块左侧壁配合侧压的左侧压面;所述右侧压块的左端面为与上压块右侧壁配合侧压的右侧压面,所述下压槽内表面、左侧压面和右侧压面拼接组成下冲压面,所述上压块下表面和左右两侧面衔接组成与下冲压面配合的上冲压面;/n所述上压板左右两端分别连接有左驱动转臂和右驱动转臂,所述左驱动转臂和右驱动转臂下端分别与左侧压块和右侧压块驱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侧冲补偿回弹功能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压块和与上压块的下部配合的下压槽;所述上压块固定于上压板下部,所述下压槽开设于基台上表面;
所述下压槽开口边缘两侧的基台表面滑动配合有左侧压块和右侧压块,所述左侧压块的右端面为与上压块左侧壁配合侧压的左侧压面;所述右侧压块的左端面为与上压块右侧壁配合侧压的右侧压面,所述下压槽内表面、左侧压面和右侧压面拼接组成下冲压面,所述上压块下表面和左右两侧面衔接组成与下冲压面配合的上冲压面;
所述上压板左右两端分别连接有左驱动转臂和右驱动转臂,所述左驱动转臂和右驱动转臂下端分别与左侧压块和右侧压块驱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侧冲补偿回弹功能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板左端连接有左压板转轴,所述左侧压块上连接有左压块转轴,所述左压板转轴与左压块转轴平行设置,所述左压板转轴两端与左压块转轴两端通过左驱动转臂连接,每一根左驱动转臂两端与左压板转轴和左压块转轴连接方式均为转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侧冲补偿回弹功能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板右端连接有右压板转轴,所述右侧压块上连接有右压块转轴,所述右压板转轴与右压块转轴平行设置,所述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笑,王涛,邹多松,罗宗强,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液压油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