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压工艺中防止吸废料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5487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06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冲压工艺中防止吸废料的装置,属于冲压工艺辅助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防吸废料装置;包括凹模,所述凹模顶端设置有工件,所述凹模中心设置有废料通孔,所述工件上贯穿设置有凸模,且所述凸模依次贯穿工件和凹模并插入废料通孔中,所述废料通孔中设置有刮屑元件,所述刮屑元件的顶端为弹性部件,通过弹性部件对凸模顶端废料进行夹持,以实现刮屑操作。本发明专利技术可防止凸模将废料带出废料孔,提高生产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冲压工艺中防止吸废料的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冲压工艺辅助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吸废料装置。
技术介绍
在自动化冲压生产中,工件在冲孔完成后,需将废料顺利通过废料孔排出,但是传统冲孔废料排出机构如说明书附图1所示。由于工件生产过程中模具易产生磁性,会将废料吸附在冲头表面带出至模具表面,影响工件生产及生产速率,所以我们专利技术了一种防吸废料机构。下面先介绍一下传统冲孔废料排出机构。传统冲孔废料排出机构包括凸模、工件和凹模,见说明书附图1,凸模1在冲孔完成后将废料4顶至废料孔内自然下落排出,该机构的缺点是易将废料带出至模具表面,影响工件生产,生产速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冲压工艺中防止吸废料的装置,以解决传统冲孔废料排出机构易将废料带出至模具表面,影响工件生产,生产速率降低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冲压工艺中防止吸废料的装置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冲压工艺中防止吸废料的装置,包括凹模,所述凹模顶端设置有工件,所述凹模中心设置有废料通孔,所述工件上贯穿设置有凸模,且所述凸模依次贯穿工件和凹模并插入废料通孔中,所述废料通孔中设置有刮屑元件,所述刮屑元件的顶端为弹性部件,通过弹性部件对凸模顶端废料进行夹持,以实现刮屑操作。进一步,所述刮屑元件的纵截面为T型,所述废料通孔包括插入通孔、第一排屑通孔和第二排屑通孔,且插入通孔、第一排屑通孔和第二排屑通孔相连通,所述刮屑元件套设于第一排屑通孔和第二排屑通孔中,且可沿所述第一排屑通孔和第二排屑通孔上下移动。进一步,所述第二排屑通孔的直径大于第一排屑通孔的直径,所述第一排屑通孔的直径大于插入通孔的直径。进一步,所述刮屑元件包括套设于第二排屑通孔内的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顶端一体成型设置有刮屑组件,所述安装底座为中空结构。进一步,所述刮屑组件主要由若干个弹性弧形刮板组成,且两两相邻的刮板间设置有间隙。进一步,所述刮屑组件与第一排屑通孔间设置间隙,若干所述刮板沿圆周分布,且其顶端围绕形成的刮屑通孔直径小于凸模直径。进一步,所述刮板为L型,所述刮板顶端,并靠近插入通孔的一侧设置有倒脚。进一步,两两相邻所述刮板间的底端设置有连接通孔。进一步,所述凹模和刮屑元件通过螺丝螺钉与安装座可拆卸连接。进一步,所述安装底座周侧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中套设有弹性卡环,所述弹性卡环远离凹槽的一侧与第一排屑通孔相抵触。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冲压工艺中防止吸废料的装置具有以下优点:可防止凸模将废料带出废料孔,提高生产速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现有技术。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冲压工艺中防止吸废料的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冲压工艺中防止吸废料的装置的俯视图。图4为图3在A-A处的剖视图。图5为图3在A-A处的部分结构的剖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冲压工艺中防止吸废料的装置的刮屑元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说明:1、凸模;2、工件;3、凹模;4、废料;5、刮屑元件;501、安装底座;502、刮屑组件;5021、刮板;503、倒脚;504、连接通孔;505、凹槽;506、刮屑通孔;6、插入通孔;7、第一排屑通孔;8、第二排屑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一种冲压工艺中防止吸废料的装置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如图2-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在工件2冲孔完成后,凸模1复位过程中为防止将废料4吸附在凸模1表面带出,刮屑元件5会将废料4刮下,使废料4顺利排落进废料4孔。一种冲压工艺中防止吸废料的装置,包括凹模3,所述凹模3顶端设置有工件2,所述凹模3中心设置有废料通孔,所述工件2上贯穿设置有凸模1,且所述凸模1依次贯穿工件2和凹模3并插入废料通孔中,所述废料通孔中设置有刮屑元件5,所述刮屑元件5的顶端为弹性部件,通过弹性部件对凸模1顶端废料4进行夹持,以实现刮屑操作。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刮屑元件5的纵截面为T型,所述废料通孔包括插入通孔6、第一排屑通孔7和第二排屑通孔8,且插入通孔6、第一排屑通孔7和第二排屑通孔8相连通,所述刮屑元件5套设于第一排屑通孔7和第二排屑通孔8中,且可沿所述第一排屑通孔7和第二排屑通孔8上下移动。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排屑通孔8的直径大于第一排屑通孔7的直径,所述第一排屑通孔7的直径大于插入通孔6的直径。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刮屑元件5包括套设于第二排屑通孔8内的安装底座501,所述安装底座501顶端一体成型设置有刮屑组件502,所述安装底座501为中空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刮屑组件502主要由若干个弹性弧形刮板5021组成,且两两相邻的刮板5021间设置有间隙。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刮屑组件502与第一排屑通孔7间设置间隙,若干所述刮板5021沿圆周分布,且其顶端围绕形成的刮屑通孔506直径小于凸模1直径。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刮板5021为L型,所述刮板5021顶端,并靠近插入通孔6的一侧设置有倒脚503,通过设置倒角可以将废屑顺利刮下。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两相邻所述刮板5021间的底端设置有连接通孔504,使得凸模1冲过刮屑元件5顶端后,相邻刮板5021间打开的角度更大。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凹模3和刮屑元件5通过螺丝螺钉与安装座可拆卸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底座501周侧设置有凹槽505,所述凹槽505中套设有弹性卡环,所述弹性卡环远离凹槽505的一侧与第一排屑通孔7相抵触,所述弹性卡环用于稳定刮屑元件5和凹模3之间的连接,以防刮屑元件5在凹模3中左右晃动。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将刮屑元件5和凹模3与安装座通过螺丝螺母进行连接,当解除凹模3与安装座的连接,就可以直接把这个刮屑元件5从凹模3中拔出来了,已进行刮屑元件5的更换;凸模1冲过刮屑元件5时,刮屑组件502会向外打开,凸模1收回之后,刮削组件恢复形变,会收缩回来,此时将把废料4卡在刮屑组件502的下表面,最有由安装底座501和第二排屑孔排出。可以理解,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一些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的,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教导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修改以适应具体的情况及材料而不会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所有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冲压工艺中防止吸废料的装置,包括凹模(3),所述凹模(3)顶端设置有工件(2),所述凹模(3)中心设置有废料通孔,所述工件(2)上贯穿设置有凸模(1),且所述凸模(1)依次贯穿工件(2)和凹模(3)并插入废料通孔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料通孔中设置有刮屑元件(5),所述刮屑元件(5)的顶端为弹性部件,通过弹性部件对凸模(1)顶端废料(4)进行夹持,以实现刮屑操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压工艺中防止吸废料的装置,包括凹模(3),所述凹模(3)顶端设置有工件(2),所述凹模(3)中心设置有废料通孔,所述工件(2)上贯穿设置有凸模(1),且所述凸模(1)依次贯穿工件(2)和凹模(3)并插入废料通孔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料通孔中设置有刮屑元件(5),所述刮屑元件(5)的顶端为弹性部件,通过弹性部件对凸模(1)顶端废料(4)进行夹持,以实现刮屑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工艺中防止吸废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屑元件(5)的纵截面为T型,所述废料通孔包括插入通孔(6)、第一排屑通孔(7)和第二排屑通孔(8),且插入通孔(6)、第一排屑通孔(7)和第二排屑通孔(8)相连通,所述刮屑元件(5)套设于第一排屑通孔(7)和第二排屑通孔(8)中,且可沿所述第一排屑通孔(7)和第二排屑通孔(8)上下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压工艺中防止吸废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排屑通孔(8)的直径大于第一排屑通孔(7)的直径,所述第一排屑通孔(7)的直径大于插入通孔(6)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冲压工艺中防止吸废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屑元件(5)包括套设于第二排屑通孔(8)内的安装底座(501),所述安装底座(501)顶端一体成型设置有刮屑组件(502),所述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晓峰穆俊向王超王东雨潘四平蒋金池
申请(专利权)人:格致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