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中模结构的铝型材挤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54774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中模结构的铝型材挤压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和中模,所述下模设有与型材外形相适配的模孔;所述中模设有中央流道和分流通道,所述分流通道沿中央流道的周向阵列设置,所述中央流道的内壁向底部延伸形成导流筒,所述导流筒的底部形成有延伸至所述模孔内的第一阵列模芯,相邻第一阵列模芯之间设有导流槽;所述上模周向阵列设有入料孔,所述上模底部中央形成有导流柱,所述导流柱穿设在所述中央流道内,所述导流柱的端部形成有延伸至所述模孔内的中央模芯;所述模孔与所述中央模芯和第一阵列模芯配合形成与型材横截面相适配的模腔。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缩短型材加工周期,提高模具的强度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中模结构的铝型材挤压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铝合金挤压模具
,尤其涉及一种模中模结构的铝型材挤压模具。
技术介绍
对于某些空心铝型材,其内设有多个大小不一的空腔,截面形状复杂,加工难度大。现有技术生产这种空心铝型材一般采用传统的镶嵌模通过棒料挤压得到。然而,采用镶嵌模挤压,为得到小的空腔,需要在模具上加工出很多小模芯,同时为方便小模芯的加工,一般将大模芯单独加工,并在模具上加工出小模芯后,再将大模芯焊接在模具上。这种镶嵌模的强度难以达到生产要求,大模芯在挤压过程中容易出现变形或断裂的情形,进一步导致周围的小模芯变形,模具寿命短。此外,在通过镶嵌模挤压的过程中,由于大模芯或小模芯的变形导致供料不平衡,型材成型的一致性差,后期需要经过大量电火花加工才能符合截面形状要求,型材成型效率低下。因此,为提升这种空心型材的挤压质量,以及挤压模具的寿命,亟需开发一种新的挤压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模中模结构的铝型材挤压模具,其可以缩短型材加工周期,提高模具的强度和使用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中模结构的铝型材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下模,以及设于所述上模和下模之间的中模,/n所述下模设有与型材外形相适配的模孔;/n所述中模设有中央流道和分流通道,所述中央流道和分流通道均与模孔相通,所述分流通道沿中央流道的周向阵列设置,所述中央流道的内壁向底部延伸形成导流筒,所述导流筒的底部形成有延伸至所述模孔内的第一阵列模芯,相邻第一阵列模芯之间设有连通中央流道与分流通道的导流槽;/n所述上模周向阵列设有入料孔,所述入料孔同时与中央流道和分流通道相通,所述上模底部中央形成有导流柱,所述导流柱穿设在所述中央流道内,所述导流柱的端部形成有延伸至所述模孔内的中央模芯;/n所述模孔与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中模结构的铝型材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下模,以及设于所述上模和下模之间的中模,
所述下模设有与型材外形相适配的模孔;
所述中模设有中央流道和分流通道,所述中央流道和分流通道均与模孔相通,所述分流通道沿中央流道的周向阵列设置,所述中央流道的内壁向底部延伸形成导流筒,所述导流筒的底部形成有延伸至所述模孔内的第一阵列模芯,相邻第一阵列模芯之间设有连通中央流道与分流通道的导流槽;
所述上模周向阵列设有入料孔,所述入料孔同时与中央流道和分流通道相通,所述上模底部中央形成有导流柱,所述导流柱穿设在所述中央流道内,所述导流柱的端部形成有延伸至所述模孔内的中央模芯;
所述模孔与所述中央模芯和第一阵列模芯配合形成与型材横截面相适配的模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中模结构的铝型材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柱的外壁沿周向阵列形成有第二阵列模芯,所述第二阵列模芯延伸至所述模孔内;
所述模孔与所述中央模芯、第一阵列模芯及第二阵列模芯配合形成与型材横截面相适配的模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中模结构的铝型材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柱的侧壁设有连接筋板,所述第二阵列模芯形成于所述连接筋板上,所述第二阵列模芯向连接筋板周向的表面突出。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模中模结构的铝型材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阵列模芯向导流筒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奇敏蒋福利管晓伟曾阳阳潘伟深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华昌铝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