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道路桥梁涂装工程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底涂装
,特别涉及一种道路桥梁涂装工程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桥梁一般由上部构造、下部结构、支座和附属构造物组成,上部结构又称桥跨结构,是跨越障碍的主要结构;下部结构包括桥台、桥墩和基础;支座为桥跨结构与桥墩或桥台的支承处所设置的传力装置;附属构造物则指桥头搭板、锥形护坡、护岸、导流工程等。其中拱桥的上不结构底面是圆弧状,而为了使混凝土道路桥梁扛腐蚀性能更强,需要对桥底涂装防腐涂料。目前在对拱桥的桥底涂装防腐涂料时存在以下缺点:一、通过移动桥面上的支架带动桥底的涂刷装置移动从而对桥底涂装时,桥底的中部容易涂覆不到,导致桥梁的防腐效果降低;二、桥底有多个桥拱,在涂覆完一个桥拱后需要将涂刷装置拆卸下来移动至下一桥拱内,而现有的拆卸过程较为复杂。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道路桥梁涂装工程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道路桥梁涂装工程施工方法,该道路桥梁涂装工程施工方法采用如下涂装机械,该涂装机械包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道路桥梁涂装工程施工方法,该道路桥梁涂装工程施工方法采用如下涂装机械,该涂装机械包括支架(10)和两组安装在支架(10)两侧的连接装置(20),连接装置(20)的底部垂直设置有用于涂刷桥底的涂刷装置(3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0)包括开口向下的匚型框(11)和安装在匚型框(11)顶部的安装板(12),匚型框(11)的下方设置有多组滚轮(13),所述连接装置(20)包括固定安装在匚型框(11)外壁的横板(21)和垂直安装在横板(21)末端的立板(22),立板(22)的侧壁开设有矩形通孔(23),且矩形通孔(23)的底部中心设置有导向杆(24),所述涂刷装置(3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路桥梁涂装工程施工方法,该道路桥梁涂装工程施工方法采用如下涂装机械,该涂装机械包括支架(10)和两组安装在支架(10)两侧的连接装置(20),连接装置(20)的底部垂直设置有用于涂刷桥底的涂刷装置(3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0)包括开口向下的匚型框(11)和安装在匚型框(11)顶部的安装板(12),匚型框(11)的下方设置有多组滚轮(13),所述连接装置(20)包括固定安装在匚型框(11)外壁的横板(21)和垂直安装在横板(21)末端的立板(22),立板(22)的侧壁开设有矩形通孔(23),且矩形通孔(23)的底部中心设置有导向杆(24),所述涂刷装置(30)包括活动套设在导向杆(24)上的移动座(31),移动座(31)与矩形通孔(23)底部之间设置有多组第一弹簧(25),且其中一组第一弹簧(25)套设在导向杆(24)上,第一弹簧(25)的底端与矩形通孔(23)固定连接,第一弹簧(25)的顶端与移动座(31)的底部相接触;
所述移动座(31)连接有管件(32),管件(32)的外部套设有刷辊(33),所述刷辊(33)包括一端呈开口一端呈封闭的圆筒(331),圆筒(331)的封闭端开设有与管件(32)直径相同的圆孔(332),且管件(32)穿过圆孔(332),所述圆筒(331)的外壁开设有多组呈环形分布的弧形通孔(333),管件(32)的外壁连接有多组沿其长度方向呈线性分布的毛细管(321),且同一竖直面内的毛细管(321)在管件(32)的外部呈环形分布;所述管件(32)的外部位于刷辊(33)的两端转动设置有限位环(36),刷辊(33)的外壁包覆有毛绒层(35);
所述匚型框(11)的顶部位于安装板(12)的两侧各设置有一组涂料输送装置(40),涂料输送装置(40)包括涂料桶(41),涂料桶(41)通过泵送装置连接有弹性软管(42),且弹性软管(42)穿过横板(21)的顶部与管件(32)相连通;
S1刷辊安装:将刷辊(33)套设在管件(32)上,在管件(32)的两端螺接用于限制刷辊(33)移动范围的限位环(36),并在刷辊(33)的外部包覆毛绒层(35),将移动座(31)套设在导向杆(24)上,并将管件(32)的一端与移动座(31)固定,另一端通过拉绳(27)与定滑轮(26)固定连接,最后通过弹性软管(42)将管件(32)与涂料桶(41)连通,此时刷辊(33)在第一弹簧(25)的弹性力作用下与桥底相接触;
S2支架移动:通过人工拉动或推动支架(10)移动,使其带动横板(21)同步移动,立板(22)则带动涂刷装置(30)同步移动,刷辊(33)在移动过程中绕着管件(32)发生转动;
S3桥底涂刷:通...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