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带防干烧功能的发热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5272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1: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带防干烧功能的发热体,包括基体、设置于基体上的介电层及设置于介电层上的发热线路和检测线路,其中发热线路的焊接点分别通过线路与线路板上电源线路模块中电源输出端连接,用于为发热线路提供稳定的电源,检测线路的焊接点通过线路与线路板上信号检测线路模块中信号检测端连接,用于在介电层局部过热发生介电特性改变时通过测量检测线路与发热线路之间的泄露电流、电阻或电容值变化来判断发热体是否干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发热线路与检测线路集成一体设计于绝缘层上,结构简单,方便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带防干烧功能的发热体
本技术属于发热体
,具体涉及一种自带防干烧功能的发热体。
技术介绍
加热电器例如电热水器现已广泛应用于家庭,此类对水流进行加热的加热电器主要是通过电器的加热腔内设置的发热体对水流进行加热,而发热体在工作状态下需要时刻保持对水流进行加热才不会损坏,但是现实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在加热腔内出现气泡或意外缺水,此时发热体则会发生干烧而损坏。目前市面上的各类发热体都有加热干烧的风险,而为了防止干烧会在加热电器上直接或间接的安装防干烧元件,通常的做法是直接检测发热体表面的温度,并反馈到线路板以判断发热体是否干烧。此类做法的弊端是仅仅可以做到发热体局部的温度检测,干烧位置如果距离感温元件较远时,温度不能及时传递给感温元件,从而无法很好地保护发热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且方便生产的自带防干烧功能的发热体。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带防干烧功能的发热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体、设置于基体上的介电层及设置于介电层上的发热线路和检测线路,其中发热线路的焊接点分别通过线路与线路板上电源线路模块中电源输出端连接,用于为发热线路提供稳定的电源,检测线路的焊接点通过线路与线路板上信号检测线路模块中信号检测端连接,用于在介电层局部过热发生介电特性改变时通过测量检测线路与发热线路之间的泄露电流、电阻或电容值变化来判断发热体是否干烧。进一步限定,所述发热基体为平板结构或管状结构的金属或非金属发热基体,所述介电层为介电搪瓷层。进一步限定,所述发热线路和检测线路均印刷于介电层上,其中检测线路为至少一段且该检测线路的一端与介电层上的检测焊接点电性连接。进一步限定,所述介电层上的发热线路为至少一段,该发热线路为螺旋形、矩形、圆形或弧形,当发热线路为一段时,该发热线路两端分别与介电层上的火线焊接点和零线焊接点电性连接,当发热线路为两段及两段以上时,该发热线路的一端与介电层上的零线焊接点电性连接,发热线路的另一端分别与介电层上的火线焊接点电性连接。进一步限定,所述基体为平板基材,该平板基材上设有介电层,介电层上印刷有至少一段螺旋形发热线路,该螺旋形发热线路的两端分别与介电层上的火线焊接点和零线焊接点电性连接,火线焊接点和零线焊接点分别通过线路与线路板上电源线路模块中电源输出端连接,螺旋形发热线路一侧的介电层上设有与螺旋形发热线路印刷轨迹一致的螺旋形检测线路,该螺旋形检测线路的一端与介电层上的检测焊接点电性连接,检测焊接点通过线路与线路板上信号检测线路模块中信号检测端连接。进一步限定,所述基体为平板基材,该平板基材上设有介电层,介电层上印刷有至少一段矩形发热线路,每段矩形发热线路的一端与介电层上的零线焊接点电性连接,每段矩形发热线路的另一端分别与介电层上的火线焊接点电性连接,火线焊接点和零线焊接点分别通过线路与线路板上电源线路模块中电源输出端连接;每段矩形发热线路外围的介电层上设有检测线路,该检测线路的一端与介电层上的检测焊接点电性连接,检测焊接点通过线路与线路板上信号检测线路模块中信号检测端连接。进一步限定,所述基体为管状基材,该管状基材上设有介电层,介电层上印刷有至少一段弧形发热线路,该弧形发热线路的两端分别与介电层上的火线焊接点和零线焊接点电性连接,火线焊接点和零线焊接点分别通过线路与线路板上电源线路模块中电源输出端连接,弧形发热线路外围的介电层上设有检测线路,该检测线路的一端与介电层上的检测焊接点电性连接,检测焊接点通过线路与线路板上信号检测线路模块中信号检测端连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中发热线路与检测线路集成一体设计于绝缘层上,结构简单,方便生产;本技术方便发热体的安装,可以减少在发热体的焊接点,同时对检测线路没有特殊要求,选用常规具有导电功能的导电线路即可,使得检测线路的工作更加稳定;本技术通过在介电层上印刷至少一条检测线路,通过测量检测线路与发热线路之间的泄露电流、电阻或电容值变化即可快速精确判断发热体是否干烧,进而通过切断电源停止对发热体进行加热以对发热体进行有效保护。附图说明图1是具有螺旋形发热线路的平板发热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具有方形发热线路的平板发热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具有圆形发热线路的管状发热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图。图中:1-基体,2-介电层,3-发热线路,4-检测线路,5-火线焊接点,6-零线焊接点,7-检测焊接点。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自带防干烧功能的发热体,包括基体1、设置于基体1上的介电层2及设置于介电层2上的发热线路3和检测线路4,其中发热线路3的焊接点分别通过线路与线路板上电源线路模块中电源输出端连接,用于为发热线路3提供稳定的电源,检测线路4的焊接点通过线路与线路板上信号检测线路模块中信号检测端连接,用于在介电层局部过热发生介电特性改变时通过测量检测线路4与发热线路3之间的泄露电流、电阻或电容值变化来判断发热体是否干烧。本技术所述发热基体1为平板结构或管状结构的金属或非金属发热基体,所述介电层2为介电搪瓷层;所述发热线路3和检测线路4均印刷于介电层2上,其中检测线路4为至少一段且该检测线路的一端与介电层2上的检测焊接点4电性连接,所述检测线路4与发热线路3并行排布;所述介电层2上的发热线路3为至少一段,该发热线路3为螺旋形、矩形、圆形或弧形,当发热线路3为一段时,该发热线路3两端分别与介电层上的火线焊接点5和零线焊接点6电性连接,当发热线路3为两段及两段以上时,该发热线路3的一端与介电层上的共用零线焊接点6电性连接,发热线路3的另一端分别与介电层2上的火线焊接点5电性连接。实施例1如图1所示,所述自带防干烧功能的发热体中的基体为平板基材,该平板基材上设有介电层,介电层上印刷有一段螺旋形发热线路,该螺旋形发热线路的两端分别与介电层上的火线焊接点和零线焊接点电性连接,火线焊接点和零线焊接点分别通过线路与线路板上电源线路模块中电源输出端连接,螺旋形发热线路一侧的介电层上设有与螺旋形发热线路印刷轨迹一致的螺旋形检测线路,该螺旋形检测线路的一端与介电层上的检测焊接点电性连接,检测焊接点通过线路与线路板上信号检测线路模块中信号检测端连接。实施例2如图2所示,所述自带防干烧功能的发热体中的基体为平板基材,该平板基材上设有介电层,介电层上印刷有两段矩形发热线路,上段矩形发热线路和下段矩形发热线路的一端与介电层上的共用零线焊接点电性连接,上段矩形发热线路和下段矩形发热线路的另一端分别与介电层上的火线焊接点电性连接,火线焊接点和零线焊接点分别通过线路与线路板上电源线路模块中电源输出端连接;上段矩形发热线路及下段矩形发热线路外围的介电层上设有两段检测线路,该两段检测线路的一端与介电层上的共用检测焊接点电性连接,检测焊接点通过线路与线路板上信号检测线路模块中信号检测端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带防干烧功能的发热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体、设置于基体上的介电层及设置于介电层上的发热线路和检测线路,其中发热线路的焊接点分别通过线路与线路板上电源线路模块中电源输出端连接,用于为发热线路提供稳定的电源,检测线路的焊接点通过线路与线路板上信号检测线路模块中信号检测端连接,用于在介电层局部过热发生介电特性改变时通过测量检测线路与发热线路之间的泄露电流、电阻或电容值变化来判断发热体是否干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带防干烧功能的发热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体、设置于基体上的介电层及设置于介电层上的发热线路和检测线路,其中发热线路的焊接点分别通过线路与线路板上电源线路模块中电源输出端连接,用于为发热线路提供稳定的电源,检测线路的焊接点通过线路与线路板上信号检测线路模块中信号检测端连接,用于在介电层局部过热发生介电特性改变时通过测量检测线路与发热线路之间的泄露电流、电阻或电容值变化来判断发热体是否干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带防干烧功能的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为平板结构或管状结构的金属或非金属发热基体,所述介电层为介电搪瓷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带防干烧功能的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线路和检测线路均印刷于介电层上,其中检测线路为至少一段且该检测线路的一端与介电层上的检测焊接点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带防干烧功能的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介电层上的发热线路为至少一段,该发热线路为螺旋形、矩形、圆形或弧形,当发热线路为一段时,该发热线路两端分别与介电层上的火线焊接点和零线焊接点电性连接,当发热线路为两段及两段以上时,该发热线路的一端与介电层上的零线焊接点电性连接,发热线路的另一端分别与介电层上的火线焊接点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带防干烧功能的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为平板基材,该平板基材上设有介电层,介电层上印刷有一段螺旋形发热线路,该螺旋形发热线路的两端分别与介电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睿达朱攀飞王清利
申请(专利权)人:新乡市杰达精密电子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