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型锂离子电池注液用防喷溅堵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4971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1: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方型锂离子电池注液用防喷溅堵塞,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接设置的半球体(21),第一圆柱形腔体(23)、和第二圆柱形腔体(25);半球体(21)、第一圆柱形腔体(23)和第二圆柱形腔体(25)一起构成一体化堵塞结构件(2);该一体化堵塞结构件的内部具有中空的半中空结构(29);半中空结构的底部开口;第一圆柱形腔体(23),其侧面沿着周向,等间隔分布有多个圆形的第一通孔(24);第一通孔与半中空结构相贯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方型锂离子电池注液用防喷溅堵塞,安装操作简单,既能配合注液工装完成注液功能,又可以有效解决电解液在注液工装内的喷溅问题,从而提升注液良率,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型锂离子电池注液用防喷溅堵塞
本技术涉及电池
,特别是涉及一种方型锂离子电池注液用防喷溅堵塞。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具有比能量高、循环使用次数多、存储时间长等优点,不仅在便携式电子设备上如移动电话、数码摄像机和手提电脑得到广泛应用,而且也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以及电动工具等大中型电动设备方面,因此对锂离子电池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方型锂离子电池由于具有制造工艺简单,比能量密度高等优点,近年来被广泛的应用到新能源汽车中。电解液作为锂离子电池的四大关键材料,对锂离子电池的容量,循环,倍率等性能,具有关键的影响。在对电池进行注液时,电解液如果发生喷溅不,仅仅影响电池的外观、注液效率,同时也影响电池的注液量,从而间接的影响了电芯性能。目前,方型锂离子电池一般采用抽真空以及充气的注液的工艺,抽真空时,电池内部的气体被抽出,会在电解液表面形成一定压力,在释放后导致电解液喷溅。目前,一般通过改变抽真空速率的方式,来减少电解液的喷溅,虽然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降低了注液过程的生产效率,而且对抽真空设备具有较高的要求。...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型锂离子电池注液用防喷溅堵塞,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接设置的半球体(21),第一圆柱形腔体(23)、和第二圆柱形腔体(25);/n半球体(21)、第一圆柱形腔体(23)和第二圆柱形腔体(25)一起构成一体化堵塞结构件(2);/n该一体化堵塞结构件(2)的内部具有垂直分布的、中空的半中空结构(29);/n半中空结构(29)的底部开口;/n第一圆柱形腔体(23),其侧面沿着周向,等间隔分布有多个圆形的第一通孔(24);/n第一通孔(24),与半中空结构(29)相贯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型锂离子电池注液用防喷溅堵塞,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接设置的半球体(21),第一圆柱形腔体(23)、和第二圆柱形腔体(25);
半球体(21)、第一圆柱形腔体(23)和第二圆柱形腔体(25)一起构成一体化堵塞结构件(2);
该一体化堵塞结构件(2)的内部具有垂直分布的、中空的半中空结构(29);
半中空结构(29)的底部开口;
第一圆柱形腔体(23),其侧面沿着周向,等间隔分布有多个圆形的第一通孔(24);
第一通孔(24),与半中空结构(29)相贯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型锂离子电池注液用防喷溅堵塞,其特征在于,半球体(21)的底部,具有开口向下的、环绕分布的环状气体缓冲槽(28);也就是说,半球体(21)的下部横截面的边缘,分布一个环状气体缓冲槽(28);
半球体(21)的底部四周边缘,等间隔设置有多个径向分布的半圆形凹槽(22),用于气流缓冲;
半圆形凹槽(22)的内外两侧以及底部均开口;
半圆形凹槽(22)的内侧开口,与环状气体缓冲槽(28)相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型锂离子电池注液用防喷溅堵塞,其特征在于,半球体(21)的底部四周边缘,等间隔分布有六个半圆形凹槽(22);
任意相邻的两个半圆形凹槽(22)之间的间隔角度为6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型锂离子电池注液用防喷溅堵塞,其特征在于,第一圆柱形腔体(23),位置于半球体(21)的下方;
第一圆柱形腔体(23)的顶部,与半球体(21)的底面中心位置相连;
第一圆柱形腔体(23)的其外径,小于半球体(21)下部的环状气体缓冲槽(28)的内径。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型锂离子电池注液用防喷溅堵塞,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盼张岩邓适
申请(专利权)人:力神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