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膜片、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4656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1: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光学膜片、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光学膜片对不同入射角的光具有不同的反射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使直下式背光模组的正视面画面亮度均匀,用户的视觉体验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学膜片、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本技术涉及显示
,特别涉及一种光学膜片、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光源的混光距离OD会影响光源射出光线的均匀性,即影响画质光亮度的均匀性,当混光距离越小时,光源射出的光线越不均匀,从而导致画质光亮度越不均匀。由于现今液晶显示平板的超薄设计成为了主流,为了实现超薄液晶显示设计,则需要减小OD值的设计,然而如果还继续采用传统的直下式背光模组方案,灯珠出射光源的混光距离减小,会导致LED与LED之间的区域光能量下降,进而使直下式背光模组的正视面画面会出现亮暗不均的问题,请参照图1所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光学膜片,能对不同的入射角的光具有不同的反射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光学膜片,所述光学膜片对不同入射角的光具有不同的反射率。可选地,所述光学膜片包括多层由不同折射率光学胶水胶结形成的折射层。可选地,所述折射层的数量不小于200。可选地,所述折射层的折射率为N,1.3≤N≤1.6。可选地,所述折射层自所述光学膜片的光入射端到光出射端的折射率越来越大。本申请还提出一种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光源,所述光源设置在背板上,所述背板设置光源的一面为反射面;扩散板,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经所述扩散板扩散;以及如上所述的光学膜片,所述光学膜片设置在所述扩散板与所述光源之间。可选地,所述背板上设有反射背光模片,所述反射背光膜片装设在所述背板靠近所述扩散板的一侧。可选地,所述光源包括:发光芯片;封装层,所述发光芯片的发光区覆盖有封装层;反射层,所述反射层设置在所述封装层的出光面上。可选地,所述光源与所述光学膜片之间的距离为L,0<L≤6mm。本技术还提出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模组与如上所述的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设置在所述显示模组上。本技术光学膜片,对不同入射角的光具有不同的反射率,从而可使同一光源发出的光线能较为均匀的射出,以使直下式背光模组的画面亮度均匀,用户的视觉体验度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中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入射光的入射角度与光学膜片的穿透率的走势关系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光源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扩散板3反射背光模片2光学膜片4光源41发光芯片42封装层43反射层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施例提出一种光学膜片2,光学膜片对不同入射角的光具有不同的反射率。请参照图2-3所示,所述光学膜片2对不同入射角的光具有不同的反射率。根据反射率(Rλ)=1-穿透率(Tλ)-吸收率(Aλ),因此,反射率与穿透率是成反正的,在材料的吸收率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即反射率高的对应的穿透率低,反射率低的对应的穿透率高。其中,光进入所述光学膜片时,所述光学膜片能够使光在波段内透光以及固化后反射,所述光学膜片包括多层由不同折射率光学胶水胶结形成的折射层。多层由不同折射率光学胶水胶结形成的折射层,光进入所述折射层时,发生折射,且不同入射角的光进入折射层的传播距离不同,实现光随着在所述光学膜片随入射角度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反射率,然而本方案更改了光经过的所述光学膜片的反射率及透光率,将所述光学膜片的反射率或透光率根据在所述折射层的入射角度的增大而增大,使得光无论在哪个角度进入所述光学膜片后,从所述光学膜片透过或反射出的光的能量较为均匀,以使直下式背光模组的画面亮度均匀。光线的反射率与介质折射率以及光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有关,即反射率与折射率以及在折射层中传播的距离有关。当不同角度的光线射入光学膜片时,光学膜片的折射层的折射率是不变的,而入射角不同使得光线在折射层传播的路程不同。其次,光经过不同的介质时,光会发生折射,在满足一定条件时会发生反射。本技术光学膜片通过不同折射率的折射层来实现光随入射角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反射率。需要说明的是,光在0度出射角时光源射出的光能量最强,随着光的入射角的变大,光在所述光学膜片的穿透率逐渐上升(反射率逐渐下降),使从所述光学膜片出射的光能量较为均匀,其中,在光源4发出的光的入射角为0度时,即光垂直所述光学膜片的入射方向时,此光学膜片2对光的穿透率最低(反射率最高),穿透率设置在0.1%~50%之间时,大部分光被反射回来。因此,随着进入所述光学膜片2的光的入射角不同,光学膜片2呈现出不同的反射率/穿透率,因此垂直于光学膜片2的方向其对光的穿透率最低,如附图3所示,一实施例中,入射角度在60°到70°之间时对光的穿透率最高。穿透率与入射角度的关系是可以通过改变折射层的折射率和层数来调节的,光学膜片的入射角与反射率的关系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光学膜片2的反射率随光源4发出的光的入射角增大而减小,或所述光学膜片2的透光率随光源4发出的光的入射角增大而增大,进而根据光的强度不同,反射率高的入射角对应设置的穿透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学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膜片对不同入射角的光具有不同的反射率;/n所述光学膜片包括多层由不同折射率光学胶水胶结形成的折射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膜片对不同入射角的光具有不同的反射率;
所述光学膜片包括多层由不同折射率光学胶水胶结形成的折射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射层的数量不小于20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射层的折射率为N,1.3≤N≤1.6。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射层自所述光学膜片的光入射端到光出射端的折射率越来越大。


5.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包括:
背板;
光源,所述光源设置在背板上,所述背板设置光源的一面为反射面;
扩散板,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经所述扩散板扩散;
以及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怀书季洪雷强科文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视维新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