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02193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28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包括底板和设置于所述底板边缘的侧板,所述侧板与所述底板弯折连接;反射片,相对于所述底板倾斜设置;至少一个第一支撑柱,设置于所述反射片与所述底板之间,以支撑所述反射片。通过在反射片和底板之间设置第一支撑柱,可以对反射片进行支撑,减少反射片由于悬空面积过大、以及重力原因导致的下弯变形,从而可以减少对背光源光路的影响,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显示,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显示装置行业,尤其是电视行业,消费呈现疲软现象,终端电视制造厂家正面临着严峻的成本压力。在这种情况下,降低生产成本成为了各显示装置制造厂家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

2、其中,单灯条或者双灯条数量的显示装置成为一种降本手段。单灯条或者双灯条也即是对于整个显示装置来说,只放置一个灯条或者两个灯条作为背光源。单个灯条沿显示装置的宽度方向延伸,两个灯条沿显示装置立起状态的高度方向间隔排布。由此,可以减少灯条以及灯珠的数量,从而来降低显示装置的制造成本。

3、为了保证单灯条或者双灯条的视觉效果,反射片通常在侧面倾斜设置,而由于单灯条或者双灯条设置在显示装置的中心位置,反射片需要向中心延伸,由此导致反射片悬空面积变大,加上反射片挺性差,容易导致反射片变形而影响背光源的光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以减少反射片的变形,从而减少对背光源光路的影响。

2、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

3、背板,包括底板和设置于所述底板边缘的侧板,所述侧板与所述底板弯折连接;

4、反射片,相对于所述底板倾斜设置;

5、至少一个第一支撑柱,设置于所述反射片与所述底板之间,以支撑所述反射片。

6、可选的,每一所述第一支撑柱与所述反射片抵接的一端与所述反射片的倾斜角度相适配。

7、可选的,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p>

8、扩散板,设置于所述侧板背离所述底板的一端;

9、至少一个第二支撑柱,设置于所述反射片上,且与所述扩散板抵接,以承载所述扩散板。

10、可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柱与所述第一支撑柱对应设置;且所述第二支撑柱朝向所述反射片的一端与所述反射片的倾斜角度相适配。

11、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柱为柱形;所述第二支撑柱为锥形,所述第二支撑柱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柱一端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支撑柱另一端的直径。

12、可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柱的材料为透明材料;和/或

13、所述第二支撑柱与所述反射片粘接。

14、可选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柱,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三方向上,靠近所述侧板的第一支撑柱的高度大于远离所述侧板的第一支撑柱的高度;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柱通过连接件连接。

15、可选的,所述连接件设置于所述底板上;和/或所述连接件悬置于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支撑柱之间。

16、可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交叉部和第二交叉部,所述第一交叉部的两端和所述第二交叉部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柱连接,且所述第一交叉部和所述第二交叉部交叉连接。

17、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18、如上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

19、显示屏,设置于所述背光模组上。

20、本申请实施例的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中,通过在反射片和底板之间设置第一支撑柱,可以对反射片进行支撑,减少反射片由于悬空面积过大、以及重力原因导致的下弯变形,从而可以减少对背光源光路的影响,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一支撑柱与所述反射片抵接的一端与所述反射片的倾斜角度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柱与所述第一支撑柱对应设置;且所述第二支撑柱朝向所述反射片的一端与所述反射片的倾斜角度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柱为柱形;所述第二支撑柱为锥形,所述第二支撑柱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柱一端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支撑柱另一端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柱的材料为透明材料;和/或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包括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柱,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三方向上,靠近所述侧板的第一支撑柱的高度大于远离所述侧板的第一支撑柱的高度;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柱通过连接件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设置于所述底板上;和/或所述连接件悬置于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柱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交叉部和第二交叉部,所述第一交叉部的两端和所述第二交叉部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柱连接,且所述第一交叉部和所述第二交叉部交叉连接。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一支撑柱与所述反射片抵接的一端与所述反射片的倾斜角度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柱与所述第一支撑柱对应设置;且所述第二支撑柱朝向所述反射片的一端与所述反射片的倾斜角度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柱为柱形;所述第二支撑柱为锥形,所述第二支撑柱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柱一端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支撑柱另一端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柱的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静孙雄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视维新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