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防护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4587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1: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锂电池防护箱,属于锂电池制造设备领域,包括箱体组件,箱体组件一侧的上端设有进气接口,箱体的侧面设有充电接口、显示参数的控制面板和减压装置,气体收集连接装置罩设在减压装置的外侧且与箱体固定连接,减压装置包括从里到外依次设置的承载盒和气盒,气盒与箱体组件的内壁固定连接,承载盒与气盒固定连接,承载盒与气盒为两个相互独立的腔体,储蓄电源设置在承载盒内,储蓄电源通过充电接口充电,气盒的一侧设有进气口,气盒远离承载盒的一侧设有出气口,气盒远离承载盒的一侧还设有盖板,盖板与气盒之间设有驱动盖板向气盒移动的弹性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兼顾密封性与安全性,可用于锂电池的测试,也可用于锂电池的日常防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锂电池防护箱
本技术属于锂电池制造设备领域,涉及锂电池防护箱。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因其循环寿命长、安全环保、高能量密度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数码通讯设备、电动工具、电动汽车等领域。随着便携式电子设备和电动车辆的爆炸性增长,市场迫切需要具有更高能量密度和更高安全性的锂离子电池,近年来,高镍正极和硅/碳负极的开发将电池能量密度提高到了更高的水平,同时,电池安全迎来更大挑战。一般锂电池使用前后需要进行相关安全测试,如过充、加热、短路等必不可少,过程中电池可能出现鼓胀、冒烟、起火甚至爆炸,现有防护设备大都满足基本测试要求,但设计简单,灵活性和便捷性相对较差,不具备能够对测试箱内部的压力进行很好地释压功能,易导致测试过程箱体内部压力过高,存在巨大安全隐患,又有些测试过程中,需要一定的密封性或某些特殊测试气氛,现有防护不能合理平衡二者需求。常用电池防护箱体存在以下问题,(1)常用电池测试箱体若呈封闭状,电池起火或爆炸时会把箱门冲开,存在巨大安全隐患;(2)若直接与外界连通便于排气,则密封性变差,无法进行电池在不同气氛下的热失控测试;(3)绝热量热仪可以实现在密封仓内测试,并保证安全性,但成本高昂,且无法实时取样、分析热失控过程中产生的气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在于提供锂电池防护箱,兼顾密封性与安全性,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锂电池防护箱,包括箱体组件,所述箱体组件一侧的上端设有进气接口,所述箱体的侧面设有充电接口、显示参数的控制面板和减压装置,气体收集连接装置罩设在所述减压装置的外侧且与箱体固定连接;所述减压装置包括从里到外依次设置的承载盒和气盒,所述气盒与箱体组件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承载盒与所述气盒固定连接,所述承载盒与气盒为两个相互独立的腔体,储蓄电源设置在所述承载盒内,储蓄电源通过所述充电接口充电,所述气盒的一侧设有进气口,所述气盒远离所述承载盒的一侧设有出气口,所述气盒远离所述承载盒的一侧还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出气口对应设置,所述盖板与所述气盒之间设有驱动盖板向气盒移动的弹性件。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橡胶或者热塑性弹性体结构,所述盖板与所述气盒贴合状态下,所述弹性件的预拉力大于等于零。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盖板的四角靠近所述气盒的一端设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垂直于所述气盒设置且相对气盒前后滑动设置,所述导向柱与所述气盒密封设置,相邻的导向柱之间均设有两个弹簧且分散设置。进一步的,气体收集连接装置由一定长度的方形焊接件和圆形可伸缩软通道组成,通过焊道实现与箱体的连接,方向焊接件的高度大于盖板的伸缩行程。进一步的,所述承载盒上设有监测内部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和气体质量的烟雾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均与控制中心电连接,并实时在所述控制面板上显示数据。进一步的,所述控制面板的型号为5085DL,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型号为WRC2-101,所述烟雾传感器的型号为JTY-GD-F343。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组件的正面还设有报警器和观测内部状态的防爆窗,所述报警器与控制中心电连接,所述防爆窗与箱体连接处粘接有密封圈。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组件包括箱体、箱门和锁扣,所述箱门通过锁扣与所述箱体活动式密封连接,所述锁扣的数量为两个且上下分散均布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顶端设有多个底块,所述箱体的下端设有多个顶块,所述底块和顶块为为L形,所述底块和顶块的开口方向对称设置,所述底块和顶块上下对应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侧面上端设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上方设有弹簧钩块,所述箱体设置承载板一侧的下端设有钩环,相邻的箱体上下连接固定时,下方箱体的弹簧钩块与上方箱体的钩环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如下。1、本技术的箱体内部压力较大时,盖板相对气盒移动,气体从进气口进入,出气口排出,箱体内部的压力降低,弹性件能够将盖板复位,解决了内部压力过高问题,避免内压过大引起爆炸等破坏性现象发生,提高了安全性,同时设置气体收集连接装置,可以实现电池在不同气氛下的热失控测试防护箱可及时释放压力,使防护箱同时兼顾密封性和安全性;2、导向柱有利于盖板不易偏离位置,提升盖板的移动精度,保证密封性能,实现电池在不同气氛下的热失控测试;3、防护箱不仅限于安全测试,具备温度传感器和烟雾报警器,可同时应用于锂电池充放电过程中或其他防护类等设备,采集数据,一旦发生异常,进行及时干预;4、可实现多个防护箱的连接固定,设置顶块和底块,可以将顶块与底块进行插接,然后将弹簧钩块拉伸钩住钩环,使防护箱不易分离,可单独使用,也可以将多个连接使用,不受空间限制,可控制成本;5、可视化防爆窗可随时观察箱体内部现象,便于外置高清摄像头时时监测测试过程。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锂电池防护箱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新型锂电池防护箱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减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新型电路结构原理图。附图标记:1、箱体;2、锁扣;3、箱门;4、减压装置;41、承载盒;42、气盒;43、进气口;44、出气口;45、导向柱;46、弹簧;47、盖板;51、底块;52、顶块;53、承载板;54、弹簧钩块;55、钩环;56、防爆窗;6、充电接口;7、储蓄电源;8、控制面板;9、温度传感器;10、烟雾传感器;11、报警器;12、进气接口;13、气体收集连接装置。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锂电池防护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组件,所述箱体组件一侧的上端设有进气接口,所述箱体的侧面设有充电接口、减压装置和显示参数的控制面板,气体收集连接装置罩设在所述减压装置的外侧且与箱体固定连接;/n所述减压装置包括从里到外依次设置的承载盒和气盒,所述气盒与箱体组件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承载盒与所述气盒固定连接,所述承载盒与气盒为两个相互独立的腔体,储蓄电源设置在所述承载盒内,储蓄电源通过所述充电接口充电,所述气盒的一侧设有进气口,所述气盒远离所述承载盒的一侧设有出气口,所述气盒远离所述承载盒的一侧还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出气口对应设置,所述盖板与所述气盒之间设有驱动盖板向气盒移动的弹性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锂电池防护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组件,所述箱体组件一侧的上端设有进气接口,所述箱体的侧面设有充电接口、减压装置和显示参数的控制面板,气体收集连接装置罩设在所述减压装置的外侧且与箱体固定连接;
所述减压装置包括从里到外依次设置的承载盒和气盒,所述气盒与箱体组件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承载盒与所述气盒固定连接,所述承载盒与气盒为两个相互独立的腔体,储蓄电源设置在所述承载盒内,储蓄电源通过所述充电接口充电,所述气盒的一侧设有进气口,所述气盒远离所述承载盒的一侧设有出气口,所述气盒远离所述承载盒的一侧还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出气口对应设置,所述盖板与所述气盒之间设有驱动盖板向气盒移动的弹性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防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橡胶或者热塑性弹性体结构,所述盖板与所述气盒贴合状态下,所述弹性件的预拉力大于等于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电池防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盖板的四角靠近所述气盒的一端设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垂直于所述气盒设置且相对气盒前后滑动设置,所述导向柱与所述气盒密封设置,相邻的导向柱之间均设有两个弹簧且分散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防护箱,其特征在于:气体收集连接装置由一定长度的方形焊接件和圆形可伸缩软通道组成,通过焊道实现与箱体的连接,方向焊接件的高度大于盖板的伸缩行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金津张越超高秀玲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