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智能机器人的缓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3854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智能机器人的缓冲装置,包括机器人主体、承载座、承载底板、缓冲装置;所述机器人本体设置在承载座上表面,所述承载底板设置在承载座下方,所述承载底板与承载座之间均布有若干缓冲装置;这种用于智能机器人的缓冲装置设置有缓冲装置、弹性机构以及伸缩杆,通过伸缩杆的设置,有效减缓工作过程中装置的左右摆动的震动力,提高了该装置的稳定性,同时,再由缓冲装置的第一伸缩杆、弹簧和第二伸缩杆、弹簧的共同缓冲作用以及上固定筒和下固定筒之间第三弹簧的相互挤压,可以达到良好的减震效果,进一步提高了该装置的缓冲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智能机器人的缓冲装置
本技术属于机器人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智能机器人的缓冲装置。
技术介绍
机器人(Robot)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它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工作的工作,例如生产业、建筑业,或是危险的工作;现有的用于智能机器人的缓冲装置部分结构较为简单,使得缓冲效果差,不能满足对机器人的缓冲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智能机器人的缓冲装置,该种用于智能机器人的缓冲装置设置有缓冲装置、弹性机构以及伸缩杆,通过伸缩杆的设置,有效减缓工作过程中装置的左右摆动的震动力,提高了该装置的稳定性,同时,再由缓冲装置的第一伸缩杆、弹簧和第二伸缩杆、弹簧的共同缓冲作用以及上固定筒和下固定筒之间第三弹簧的相互挤压,可以达到良好的减震效果,进一步提高了该装置的缓冲性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智能机器人的缓冲装置,包括机器人主体、承载座、承载底板、缓冲装置;所述机器人本体设置在承载座上表面,所述承载底板设置在承载座下方,所述承载底板与承载座之间均布有若干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包括顶板、承载基座、固定块、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第一伸缩杆、弹簧;所述顶板设置在承载基座上方,所述所述承载基座为横断面呈“凵”字型设置的槽状结构,所述固定块设置在顶板下表面,所述第一固定块设置在固定块外表面两侧,所述第二固定块设置在承载基座内表面两侧,所述第一伸缩杆至少四个且均布设置在固定块下表面与承载基座内表面底部之间,并且所述第一伸缩杆外表面包覆有第一弹簧且所述第一弹簧轴线与第一伸缩杆轴线同轴分布。进一步的,所述承载座为横断面呈“凵”字型设置的槽状结构,所述机器人本体安装在承载座内表面底部,并且所述机器人本体外表面两侧与承载座内表面两侧均通过伸缩杆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杆为两节伸缩杆、三节伸缩杆中的任意一种。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杆可为电动伸缩杆或弹性伸缩杆中的任意一种。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块与第二固定块之间呈对应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块与第二固定块之间设置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外表面包覆有第二弹簧且所述第二弹簧轴线与第二伸缩杆轴线同轴分布。进一步的,所述缓冲装置与承载座之间设置有第一减震垫块,所述缓冲装置与承载底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减震垫块。进一步的,所述承载底板下表面均布有至少四个自锁万向轮。进一步的,所述相邻两个缓冲装置之间均设置有至少一个弹性机构,所述弹性机构也安装在承载座与承载底板之间,所述弹性机构包括上固定板、上固定筒、下固定板、下固定筒、第三弹簧、连接块,所述上固定板的底部固定有上固定筒,所述下固定板的顶部固定有下固定筒,且所述上固定筒和下固定筒的内部均通过第三弹簧连接有连接块。进一步的,所述上固定板与上固定筒之间设置有第一减震海绵块。进一步的,所述下固定板与下固定筒之间设置有第二减震海绵块。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一种用于智能机器人的缓冲装置,这种用于智能机器人的缓冲装置设置有缓冲装置、弹性机构以及伸缩杆,通过伸缩杆的设置,有效减缓工作过程中装置的左右摆动的震动力,提高了该装置的稳定性,同时,再由缓冲装置的第一伸缩杆、弹簧和第二伸缩杆、弹簧的共同缓冲作用以及上固定筒和下固定筒之间第三弹簧的相互挤压,可以达到良好的减震效果,进一步提高了该装置的缓冲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一种用于智能机器人的缓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缓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弹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结合图1所示:一种用于智能机器人的缓冲装置,包括机器人主体1、承载座2、承载底板3、缓冲装置4;所述机器人本体1设置在承载座2上表面,所述承载底板3设置在承载座2下方,所述承载底板3与承载座2之间均布有若干缓冲装置4;所述缓冲装置4包括顶板41、承载基座42、固定块43、第一固定块44、第二固定块45、第一伸缩杆46、弹簧47;所述顶板41设置在承载基座42上方,所述所述承载基座42为横断面呈“凵”字型设置的槽状结构,所述固定块43设置在顶板41下表面,所述第一固定块44设置在固定块43外表面两侧,所述第二固定块45设置在承载基座42内表面两侧,所述第一伸缩杆46至少四个且均布设置在固定块43下表面与承载基座42内表面底部之间,并且所述第一伸缩杆46外表面包覆有第一弹簧47且所述第一弹簧47轴线与第一伸缩杆466轴线同轴分布。其中,所述承载座2为横断面呈“凵”字型设置的槽状结构,所述机器人本体1安装在承载座2内表面底部,并且所述机器人本体1外表面两侧与承载座2内表面两侧均通过伸缩杆5相连接。同时,所述伸缩杆5为两节伸缩杆、三节伸缩杆中的任意一种。此外,所述伸缩杆5可为电动伸缩杆或弹性伸缩杆中的任意一种。其中,所述第一固定块44与第二固定块45之间呈对应设置。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固定块44与第二固定块45之间设置有第二伸缩杆48,所述第二伸缩杆48外表面包覆有第二弹簧49且所述第二弹簧49轴线与第二伸缩杆48轴线同轴分布。值得注意的,所述缓冲装置4与承载座2之间设置有第一减震垫块10,所述缓冲装置4与承载底板3之间设置有第二减震垫块20。其中,所述承载底板3下表面均布有至少四个自锁万向轮30。重点说明的,所述相邻两个缓冲装置4之间均设置有至少一个弹性机构6,所述弹性机构6也安装在承载座2与承载底板3之间,所述弹性机构6包括上固定板61、上固定筒62、下固定板63、下固定筒64、第三弹簧65、连接块66,所述上固定板61的底部固定有上固定筒62,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智能机器人的缓冲装置,包括机器人本体、承载座、承载底板、缓冲装置;所述机器人本体设置在承载座上表面,所述承载底板设置在承载座下方,所述承载底板与承载座之间均布有若干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n所述缓冲装置包括顶板、承载基座、固定块、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第一伸缩杆、弹簧;所述顶板设置在承载基座上方,所述承载基座为横断面呈“凵”字型设置的槽状结构,所述固定块设置在顶板下表面,所述第一固定块设置在固定块外表面两侧,所述第二固定块设置在承载基座内表面两侧,所述第一伸缩杆至少四个且均布设置在固定块下表面与承载基座内表面底部之间,并且所述第一伸缩杆外表面包覆有第一弹簧且所述第一弹簧轴线与第一伸缩杆轴线同轴分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智能机器人的缓冲装置,包括机器人本体、承载座、承载底板、缓冲装置;所述机器人本体设置在承载座上表面,所述承载底板设置在承载座下方,所述承载底板与承载座之间均布有若干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缓冲装置包括顶板、承载基座、固定块、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第一伸缩杆、弹簧;所述顶板设置在承载基座上方,所述承载基座为横断面呈“凵”字型设置的槽状结构,所述固定块设置在顶板下表面,所述第一固定块设置在固定块外表面两侧,所述第二固定块设置在承载基座内表面两侧,所述第一伸缩杆至少四个且均布设置在固定块下表面与承载基座内表面底部之间,并且所述第一伸缩杆外表面包覆有第一弹簧且所述第一弹簧轴线与第一伸缩杆轴线同轴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智能机器人的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座为横断面呈“凵”字型设置的槽状结构,所述机器人本体安装在承载座内表面底部,并且所述机器人本体外表面两侧与承载座内表面两侧均通过伸缩杆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智能机器人的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为两节伸缩杆、三节伸缩杆中的任意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一种用于智能机器人的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可为电动伸缩杆或弹性伸缩杆中的任意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书晴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昊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