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风机叶片及风机,属于风机技术领域。一种风机叶片包括:叶片本体、叶根挡板、支撑板和缓冲件,叶根挡板呈圆板状,叶根挡板设置于叶片本体的叶根部型腔内,支撑板呈圆环状,叶根挡板通过支撑板与叶片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且支撑板的外径大于叶根挡板的外径,叶片本体和叶根挡板通过紧固件紧固,叶根挡板上均布设置有多个通孔,缓冲件设置在叶根挡板的通孔内,紧固件穿设于缓冲件。风机包括上述的风机叶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在低成本的前提下,避免叶根挡板出现开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机叶片及风机
本技术涉及风机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风机叶片及风机。
技术介绍
叶片在加工过程中,叶片型腔内残留有大量的胶粒和其他杂质,在风机运行过程中,叶片内残留的杂质如若掉落砸到轮毂上,会导致轮毂发生损伤进而影响风机正常运作。为避免上述问题出现,通常会采用在叶根位置安装叶根挡板的设计,以将叶片型腔和轮毂隔开。另外,为保证叶片在静止维修过程中的维修安全,叶根挡板需要承受相应的外力载荷,因此需要保证叶根挡板在维修过程中不会出现开裂破损,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现有技术中,风机的叶根挡板与叶片的连接方式是直接使用手糊树脂将叶根挡板和叶片连接,叶片与叶根挡板的连接为刚性,如此一来,在风机运转过程中,叶片的变形会直接传递到叶根挡板,导致叶根挡板局部位置的应力水平过高,在疲劳载荷作用下产生结构破坏,即,叶根挡板出现开裂,进而影响风机的安全运行。为了防止叶根挡板出现开裂,在叶片和叶根挡板的连接处采用弹性胶,采用弹性胶的连接方式能够将叶根与叶根挡板之间的刚性连接变为柔性连接(弹性连接),从而达成减弱叶片变形对叶根挡板挤压的功效,但是由于弹性胶用量巨大,大幅增加叶片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机叶片及风机,能够在低成本的前提下,避免叶根挡板出现开裂。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风机叶片,包括:叶片本体、叶根挡板、支撑板和缓冲件,叶根挡板呈圆板状,叶根挡板设置于叶片本体的叶根部型腔内,支撑板呈圆环状,叶根挡板通过支撑板与叶片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且支撑板的外径大于叶根挡板的外径,叶片本体和叶根挡板通过紧固件紧固,叶根挡板上均布设置有多个通孔,缓冲件设置在叶根挡板的通孔内,紧固件穿设于缓冲件。可选地,支撑板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分别位于叶根挡板的相对两面,紧固件依次穿过第一支撑板、叶根挡板和第二支撑板固定。可选地,第一支撑板包括第一环板以及沿第一环板外缘轴向延伸的第一加强环板;第二支撑板包括第二环板以及沿第二环板外缘轴向延伸的第二加强环板;紧固件依次穿过第一环板、叶根挡板和第二环板固定连接,第一加强环板和第二加强环板分别朝向远离叶根挡板的方向延伸并分别与叶片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可选地,第一环板和第二环板的宽度为40-50mm。可选地,第一环板和第二环板均布设置多个螺纹孔,多个螺纹孔分别与多个通孔对应。可选地,通孔直径大于螺纹孔直径。可选地,第一加强环板和第二加强环板与叶片本体的内壁通过结构胶固定连接。本技术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风机,包括:多个上述任意一项的风机叶片。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机叶片及风机,通过增加支撑板,并且在支撑板与叶根挡板连接处设置有缓冲件,利用缓冲件减缓叶片本体变形产生的应力,从而避免了叶根挡板的开裂。具体地,风机叶片包括叶片本体、叶根挡板、支撑板和缓冲件,叶根挡板呈圆板状,叶根挡板设置于叶片本体的叶根部型腔内,支撑板呈圆环状,叶根挡板通过支撑板与叶片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且支撑板的外径大于叶根挡板的外径,因此,叶根挡板的外缘不和叶片本体的内墙接触,避免了叶片本体因变形而产生的应力传给叶根挡板,使得叶根挡板开裂。叶片本体和叶根挡板通过紧固件紧固,叶根挡板上均布设置有多个通孔,缓冲件设置在叶根挡板的通孔内,紧固件穿设于缓冲件,叶片本体因变形产生的应力通过支撑板传给紧固件,因为紧固件套设有缓冲件,因此,缓冲件能够减少甚至消除传给紧固件的应力,从而能够在低成本的前提下,避免叶根挡板出现开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风机叶片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风机叶片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风机叶片径向切面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风机叶片径向切面中A局部放大图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0-叶片本体;20-叶根挡板;30-支撑板;31-第一支撑板;32-第二支撑板;40-缓冲件;50-紧固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风机叶片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风机叶片,包括:叶片本体10、叶根挡板20、支撑板30和缓冲件40,叶根挡板20呈圆板状,叶根挡板20设置于叶片本体10的叶根部型腔内,支撑板30呈圆环状,叶根挡板20通过支撑板30与叶片本体10的内壁固定连接,且支撑板30的外径大于叶根挡板20的外径,叶片本体10和叶根挡板20通过紧固件50紧固,叶根挡板20上均布设置有多个通孔,缓冲件40设置在叶根挡板20的通孔内,紧固件50穿设于缓冲件40。其中,叶片本体10在加工过程中,会在叶片本体10内腔利用胶水粘附一些设备,在粘附这些设备的过程中,由于往叶片本体10内腔涂有大量的胶水,胶水凝固后变成胶粒,当风机叶片运作时,叶片本体10内腔中的胶粒会掉落,掉落的胶粒容易砸坏轮毂,因此,有必要在叶根内腔处设置叶根挡板20。需要说明的是,请参照图2,第一,支撑板30为圆环状,因为支撑板30设置于叶片本体10临近叶根的空腔内,目的是防止叶片本体10内腔内部的胶粒等杂志掉入至轮毂中,影响风机寿命,并且,叶根部分的空腔截面为圆形,又考虑到不增加叶片本体10的质量,因此设置支撑板30为圆环状。支撑板30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两个,两个支撑板30平行设置,并且将叶根挡板20设置于两个支撑板30之间。第二,支撑板30的外径大于叶根挡板20的外径,即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机叶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叶片本体、叶根挡板、支撑板和缓冲件,所述叶根挡板呈圆板状,所述叶根挡板设置于所述叶片本体的叶根部型腔内,所述支撑板呈圆环状,所述叶根挡板通过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叶片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且所述支撑板的外径大于所述叶根挡板的外径,所述叶片本体和所述叶根挡板通过紧固件紧固,所述叶根挡板上均布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缓冲件设置在所述叶根挡板的所述通孔内,所述紧固件穿设于所述缓冲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机叶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叶片本体、叶根挡板、支撑板和缓冲件,所述叶根挡板呈圆板状,所述叶根挡板设置于所述叶片本体的叶根部型腔内,所述支撑板呈圆环状,所述叶根挡板通过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叶片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且所述支撑板的外径大于所述叶根挡板的外径,所述叶片本体和所述叶根挡板通过紧固件紧固,所述叶根挡板上均布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缓冲件设置在所述叶根挡板的所述通孔内,所述紧固件穿设于所述缓冲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分别位于所述叶根挡板的相对两面,所述紧固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叶根挡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固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机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包括第一环板以及沿所述第一环板的外缘轴向延伸的第一加强环板;所述第二支撑板包括第二环板以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强军,余芬,张朝锋,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重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