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驱动轮及混凝土抹平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35767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驱动轮及混凝土抹平机器人,驱动轮包括支撑组件、轮套、外轮毂、内轮毂以及驱动部件;轮套套接于外轮毂上;外轮毂套接于内轮毂上,并可绕内轮毂转动;内轮毂固定设置于支撑组件上;驱动部件设置于内轮毂内,用于驱动外轮毂转动;采用上述方案,使得混凝土抹平机器人实现了行走和抹盘抹平同时进行,保证了地面抹平精度,提高了具有抹平功能的驱动轮对抹平平面的适应范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案,结构小巧、简单、灵活,可有效避免具有抹平功能的驱动轮机器人施工过程中出现甩浆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驱动轮及混凝土抹平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驱动轮
,尤其涉及一种驱动轮及混凝土抹平机器人。
技术介绍
地面混凝土抹光机主要包括手扶式抹光机、电动地面抹光机以及驾驶式地面抹光机等几种;其中,抹光工艺操作主要靠人工操作完成、劳动强度大、效率极低,平整程度主要依靠工人的经验,在多人协作共同作业的情况下,施工后地面密实度较差,平整度也很难保证一致。现有的具有抹平功能的驱动轮上没有行走轮系,为了实现行走功能,则在抹盘底面设计成一个弧面,以此提供具有抹平功能的驱动轮行走的动力,但是这样使得具有抹平功能的驱动轮难以抹平地面;另外如果地面有凹坑,抹盘陷到凹坑里会导致机器人无法前进并把砂浆甩到一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混凝土施工抹盘无法行走的问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抹平功能的驱动轮,驱动轮包括轮套、外轮毂、内轮毂以及驱动部件,其中轮套套设在外轮毂的轮周上用于与地面接触;外轮毂套设在内轮毂上,并可相对内轮毂转动;内轮毂内设置有驱动部件,用于驱动外轮毂以及轮套转动。进一步可选地,驱动轮还包括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驱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包括轮套、外轮毂(9)、内轮毂(11)以及驱动部件,其中所述轮套套设在所述外轮毂(9)的轮周上用于与地面接触;所述外轮毂(9)套设在所述内轮毂(11)上,并可相对所述内轮毂(11)转动;所述内轮毂(11)内设置有所述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外轮毂(9)以及轮套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驱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包括轮套、外轮毂(9)、内轮毂(11)以及驱动部件,其中所述轮套套设在所述外轮毂(9)的轮周上用于与地面接触;所述外轮毂(9)套设在所述内轮毂(11)上,并可相对所述内轮毂(11)转动;所述内轮毂(11)内设置有所述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外轮毂(9)以及轮套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还包括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左支撑板(4)、右支撑板(3)以及连接在左、右支撑板之间的转向连接板(2);所述左支撑板(4)沿竖直方向固定设置于所述转向连接板(2)的左侧,所述右支撑板(3)沿竖直方向固定设置于所述转向连接板(2)的右侧,所述外轮毂(9)一端可转动地套设在内轮毂(11)上,另一端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左支撑板(4)上;所述内轮毂(11)固定在所述右支撑板(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包括伺服电机(10)和减速器(8);所述伺服电机(10)固定在所述内轮毂(11)内,并通过电机轴与所述减速器(8)传动连接,所述减速器(8)一端设置在所述内轮毂(11)上,另一端与所述外轮毂(9)传动连接,以带动所述外轮毂(9)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轮毂在其中间部分形成一中隔板,所述减速器位于中隔板左侧的内轮毂腔体内,伺服电机位于中隔板右侧的内轮毂腔体,所述内轮毂面向右支撑板的右侧端还固定一封板(5),所述封板使伺服电机所在的中隔板右侧的内轮毂腔体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所述伺服电机(10)沿水平方向一端固定在中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商希亮张少东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