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全自动智能车位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3377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车位锁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全自动智能车位锁,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智能化控制车位锁的实现与使用。一种全自动智能车位锁,包括支撑总成、传动总成和控制总成。所述的支撑总成包括底座、档板和壳体;所述的壳体为扇形体结构,内部设有传动总成和控制总成。壳体与底座的一侧相连,底座上方设有档板,所述的档板为近矩形片状,档板的下端与输出轴固定,输出轴带动档板转动。输出轴穿过底座上的通孔,档板与底座由此稳定连接。所述的传动总成包括输入轴、输出轴、蜗杆和蜗轮;控制总成主要包括电池、电路板和电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控制系统结构较为简易,模块化功能分工明确,有效提高系统工作效率,拥有良好的实用性及可靠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智能车位锁
本专利技术属于车位锁
,涉及一种全自动智能车位锁,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智能化控制车位锁的实现与使用。
技术介绍
目前在用车位锁正由传统机械化迈向自动化,已出现部分可短程操控的车位锁,如红外遥控车位锁、车载蓝牙遥控车位锁、NFC技术的蓝牙车位锁等。但这些已投入使用车位锁仍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缺陷,红外遥控车位锁需遥控端与接收端处于一条直线上,具有方向性盲区,易受射频感应信号干扰,造成一定的使用局限性,且其无法实现对车锁的加密,导致停车位极易被占用;蓝牙遥控器控制的智能车位锁,则受限于遥控器的存在与否;NFC技术的车位锁,适用距离最短,在同样的距离下其连接技术相对较为不稳定。因此,急需一种可以即时高效采集数据信息,准确无误反应车位信息,稳定可靠实现智能控制的自动化车位锁。特别是对核心处理器及通信处理器的改良和数据信息处理模块的重构,对传统车位锁的功能改造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为此,本专利技术基于STM32核心处理器对传统锁车位技术进行创新,设计一个智能全自动化车位锁。利用STM32F103RCT6单片机收集传感器的数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智能车位锁,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总成、传动总成和控制总成;所述的支撑总成包括底座(1)、档板(2)和壳体(3);所述的壳体(3)为扇形体结构,内部设有传动总成和控制总成;壳体(3)与底座(1)的一侧相连,底座(1)上方设有档板(2),所述的档板(2)为近矩形片状,档板(2)的下端与输出轴(4)固定,输出轴(4)带动档板(2)转动;输出轴(4)穿过底座(1)上的通孔,档板(2)与底座(1)由此稳定连接;/n所述的传动总成包括输入轴(5)、输出轴(4)、蜗杆(6)和蜗轮(7);控制总成主要包括电池(12)、电路板(13)和电机(14);电机(14)通过螺母固定在电池(12)外侧壳体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智能车位锁,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总成、传动总成和控制总成;所述的支撑总成包括底座(1)、档板(2)和壳体(3);所述的壳体(3)为扇形体结构,内部设有传动总成和控制总成;壳体(3)与底座(1)的一侧相连,底座(1)上方设有档板(2),所述的档板(2)为近矩形片状,档板(2)的下端与输出轴(4)固定,输出轴(4)带动档板(2)转动;输出轴(4)穿过底座(1)上的通孔,档板(2)与底座(1)由此稳定连接;
所述的传动总成包括输入轴(5)、输出轴(4)、蜗杆(6)和蜗轮(7);控制总成主要包括电池(12)、电路板(13)和电机(14);电机(14)通过螺母固定在电池(12)外侧壳体上,电机(14)的输出端通过圆柱状的输入轴(5)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伟嘉李梦涵卫思源王宇袁静怡谢林柏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