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施工现场用走道箱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33274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施工现场用走道箱结构,包括多组走道钢板,每组所述走道钢板的一端均通过阻尼转轴设置有圆孔锁鼻,每组所述走道钢板的另一端通过阻尼转轴设置有与所述圆孔锁鼻相对应的插销,每组所述走道钢板均包括上面板和与所述上面板相对应的下面板,所述上面板和所述下面板之间均设置有连接销,所述连接销的一端设置有弧形凹陷式卡合槽,所述连接销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卡合槽相对应的弧形凸起;所述卡合槽的内表面均匀设置有第一防滑凸起,所述弧形凸起的外表面均匀设置有第二防滑凸起,所述上面板和所述下面板的两侧还均匀设置有搬运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有效避免了走道箱结构在使用过程中滑动、上翘、下陷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施工现场用走道箱结构
本技术涉及土建工程相关的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施工现场用走道箱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正处于水利、城市等基建高峰期,深基坑开挖在众多工程中都会涉及到,传统的深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一般采用以下方式,一种是通过基坑降水使得土壤达到设计要求,运输车辆可以到达开挖面后,进行开挖运输;也可以通过挖掘机配合长臂反铲通过多次接力倒运,由长臂反铲装车外运或者直接采用挖掘机通过多次接力倒运,把土方倒到基坑周边装车外运。在上面土方开挖运输施工过程中,由于土建场地的地面限制,土建场地的走道多为土基层,运输车在土基层上行走,容易受天气影响,施工时间长,开挖施工效率低,较为缓慢,常用的解决方式有在运输车辆通道及挖掘机站位下方铺设砖渣或碎石当做临时运输道路和施工平台,进行土方开挖外运,很大程度上造成资源浪费,增加了施工机械成本,或者直接在走道上铺设钢板,但是现有的钢板铺设为了保证支撑力,大多采用方形的钢板直接铺在土基层的表面,钢板之间没有连接,使得铺设的钢板容易晃动与移动,适用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正是基于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提出了一种新的施工现场用走道箱结构,稳固度和适用度较高,便于使用。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施工现场用走道箱结构,包括多组走道钢板,每组所述走道钢板的一端均通过阻尼转轴设置有圆孔锁鼻,每组所述走道钢板的另一端通过阻尼转轴设置有与所述圆孔锁鼻相对应的插销,每组所述走道钢板均包括上面板和与所述上面板相对应的下面板,所述上面板和所述下面板之间均设置有连接销,所述连接销的一端设置有弧形凹陷式卡合槽,所述连接销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卡合槽相对应的弧形凸起。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卡合槽的内表面均匀设置有第一防滑凸起。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弧形凸起的外表面均匀设置有第二防滑凸起。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每组所述走道钢板的表面均匀设置有防滑勒。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防滑勒采用Ф大于等于20的螺纹钢。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每组所述走道钢板的表面还设置有纵横向加劲肋。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加劲肋采用规格为250*116*8的工字钢。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上面板和所述下面板的两侧还均匀设置有搬运槽。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施工现场用走道箱结构,能够有效防止车辆运输过程中走道箱结构滑动、上翘、下陷的问题;一方面通过设置的插销和圆孔锁鼻将相邻的两组走道钢板固定连接,稳固度较高,维持了运输装置在走道箱上行走的稳定性,有效避免了物料运输中的撒漏的情况,节约了人力物力;另一方面通过设置在上面板和下面板之间的连接销,便于相邻的走道钢板在弯道处的连接,适用度较高,便于使用。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施工现场用走道箱结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施工现场用走道箱结构的透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走道钢板101、阻尼转轴102、圆孔锁鼻103、插销104、上面板105、下面板106、连接销107、卡合槽108、弧形凸起109、搬运槽110。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以下结合图1和图2对本技术的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新的施工现场用走道箱结构,包括多组走道钢板101,每组所述走道钢板101的一端均通过阻尼转轴102设置有圆孔锁鼻103,每组所述走道钢板101的另一端通过阻尼转轴102设置有与所述圆孔锁鼻103相对应的插销104,每组所述走道钢板101均包括上面板105和与所述上面板105相对应的下面板106,所述上面板105和所述下面板106之间均设置有连接销107,所述连接销107的一端设置有弧形凹陷式卡合槽108,所述连接销107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卡合槽108相对应的弧形凸起109;所述卡合槽108的内表面均匀设置有第一防滑凸起(图中未示出),所述弧形凸起109的外表面均匀设置有第二防滑凸起(图中未示出),所述上面板105和所述下面板106的两侧还均匀设置有搬运槽110。其中,走道箱结构包括多组走道钢板101,便于灵活铺设在浅层软基或淤泥开挖运输场地;每组走道钢板101上对应设置的圆孔锁鼻103和插销104,能够将相邻的走道钢板101连接锁定;上面板105和下面板106之间设置的连接销107,也可以将相邻的走道钢板101卡合连接,另一方面,连接销107的一端设置卡合槽108,另一端设置弧形凸起109,便于组装与拆卸,相邻的连接销107卡合后,有固定的转动角度,圆孔锁鼻103和插销104的底部均设置有阻尼转轴102,使得相邻的走道钢板101弯折连接,不影响走道箱结构的稳定性,稳固度和适用度较高,便于使用;且上面板105和下面板106上的搬运槽110,便于施力搬运走道钢板101。进一步地,每组所述走道钢板101的表面均匀设置有防滑勒(图中未示出),所述防滑勒采用Ф大于等于20的螺纹钢;每组所述走道钢板101的表面还设置有纵横向加劲肋(图中未示出),所述加劲肋采用规格为250*116*8的工字钢。其中,在走道钢板101的表面设置防滑勒和加劲肋,一方面能够有效增强走道钢板101的防滑性,另一方面,也能够保证走道钢板101之间的稳定性和抗扭性能,承受静力荷载和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能力较强,轻度较高。实施例一,根据待铺设走道箱结构的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制作选取定量和固定规格的走道钢板101;根据施工现场基坑开挖施工的向后顺序、开挖的位置、现场的开挖运输规划布置进行钢走道板的铺设,在走道钢板101的铺设过程中,选定铺设面积后,先将一个走道钢板101铺设在施工现场的软基层上,该走道钢板101的弧形凸起109朝前,卡合槽108朝后,然后依次将下一个走道钢板101的连接销107的弧形凸起109卡合进前一个走道钢板101的卡合槽108内,重复上述步骤,铺满选定的铺设面,最后将上述相邻的走道钢板101上的插销104插入圆孔锁鼻103内,完成铺设,上述铺设宽度一般大于运输车辆宽度两侧各80-100厘米。按照施工现场开挖施工的技术完成走道箱结构的铺设后,运输车辆和挖掘机在固定好的走道箱结构上行走,或进行作业,待作业完成后,分离插销104与圆孔锁鼻103、弧形凸起109和卡合槽108后,收集走道钢板101,进行二次重复利用。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出了一种新的施工现场用走道箱结构,结构简单,便于拆卸与组装,一方面通过设置的插销和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施工现场用走道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组走道钢板,每组所述走道钢板的一端均通过阻尼转轴设置有圆孔锁鼻,每组所述走道钢板的另一端通过阻尼转轴设置有与所述圆孔锁鼻相对应的插销,每组所述走道钢板均包括上面板和与所述上面板相对应的下面板,所述上面板和所述下面板之间均设置有连接销,所述连接销的一端设置有弧形凹陷式卡合槽,所述连接销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卡合槽相对应的弧形凸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施工现场用走道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组走道钢板,每组所述走道钢板的一端均通过阻尼转轴设置有圆孔锁鼻,每组所述走道钢板的另一端通过阻尼转轴设置有与所述圆孔锁鼻相对应的插销,每组所述走道钢板均包括上面板和与所述上面板相对应的下面板,所述上面板和所述下面板之间均设置有连接销,所述连接销的一端设置有弧形凹陷式卡合槽,所述连接销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卡合槽相对应的弧形凸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现场用走道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槽的内表面均匀设置有第一防滑凸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现场用走道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凸起的外表面均匀设置有第二防滑凸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磊高满库赵党旗许庆忠贾俊涛赵建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电建十一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