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用泥浆脱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3206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用泥浆脱水装置,涉及污水处理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现有的泥浆脱水装置脱水效果不够的问题。所述装置壳体的内部安装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外部设置有绞龙,所述装置壳体的一侧安装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外部设置有阀门,所述装置壳体的外部安装有加固圈,所述装置壳体的前端面设置有滤水箱,所述滤水箱的下方安装有加热器,所述滤水箱的一侧设置有进料口,所述滤水箱的内部安装有滤板,所述滤水箱的另一侧设置有水泵,所述装置壳体的下方安装有底座,所述装置壳体的一侧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装置壳体内部的上方安装有隔板,所述绞龙的下方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下端面设置有滤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处理用泥浆脱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污水处理用泥浆脱水装置。
技术介绍
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地表水污染显而易见,地下水的污染却是触目惊心,中国13亿人口中,有70%饮用地下水,66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但是据介绍,全国90%的城市地下水已受到污染,倾倒一车泥浆到雨水管道里,只需要3分钟,但我们清理的时间和成本却高达几十倍,造成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和工业的迅速发展,大量的路桥和桩基础建设中会产生以水泥、胶土等为主的泥浆,人们逐渐对施工废泥浆给环境造成污染和给工程施工带来的负面影响有了深刻的认识,废浆造成施工环境恶化,增加施工难度,影响施工进度,可能造成污水管道的堵塞,但是现有的泥浆脱水装置脱水效果不够;因此市场急需研制一种污水处理用泥浆脱水装置来帮助人们解决现有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用泥浆脱水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泥浆脱水装置脱水效果不够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水处理用泥浆脱水装置,包括装置壳体,所述装置壳体的内部安装有连接轴,且连接轴通过轴承与装置壳体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轴的外部设置有绞龙,且绞龙的下方设置有二次脱水箱,且二次脱水箱与装置壳体通过固定螺丝连接。优选的,所述装置壳体的一侧安装有进水管,且进水管延伸至装置壳体内部与装置壳体密封连接,所述进水管的外部设置有阀门,所述装置壳体的外部安装有加固圈,所述装置壳体的前端面设置有滤水箱,且滤水箱与装置壳体通过固定螺丝连接。优选的,所述滤水箱的上方设置有箱盖,所述滤水箱的前端面设置有观察窗,且观察窗的外表面设置有刻度尺,所述滤水箱的内部设置有进水法兰,且滤水箱通过进水法兰与装置壳体密封连接。优选的,所述滤水箱的下方安装有加热器,且加热器通过固定螺丝与滤水箱连接,所述滤水箱的一侧设置有进料口,所述滤水箱的内部安装有滤板,且滤板通过固定螺丝与滤水箱连接,所述滤水箱的另一侧设置有水泵,且水泵通过连接水管与滤水箱密封连接。优选的,所述装置壳体的下方安装有底座,所述装置壳体的一侧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装置壳体内部的上方安装有挡板,且挡板与装置壳体焊接连接,所述连接轴延伸至装置壳体的外部与驱动电机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所述绞龙的下方设置有隔板,且隔板与装置壳体通过固定螺丝连接。优选的,所述隔板的下端面设置有滤网,所述隔板的一侧设置有进泥口,且进泥口延伸至二次脱水箱内部与二次脱水箱密封连接,所述装置壳体的前端面设置有检修板,且检修板通过固定螺丝与二次脱水箱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二次脱水箱内部的上方安装有滑轨,所述滑轨的下方设置有滤布,且滤布的上端设置有固定块,且固定块通过滑轨与二次脱水箱滑动连接,所述二次脱水箱内部的一侧安装有电动缸,所述电动缸的一侧安装有挤压板,所述挤压板的上端和下端均安装有滑轮,且挤压板通过滑轮与二次脱水箱滑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技术通过装置壳体的设置,泥浆通过进水管进入装置壳体后,可通过驱动电机带动连接轴和绞龙转动,从而对泥浆进行挤压并推动,挤压后的水分通过滤网落入装置壳体内部下方,进行第一层脱水,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泥浆可通过进泥口进入二次脱水箱内部的滤布内,通过电动缸伸缩推动挤压板对泥浆进行挤压,从而使泥浆进行二次脱水,使得脱水效果更佳,脱水率更高,提升了工作效率,操作自动化,且方便清理。2.该技术通过滤水箱的设置,进行两次脱水后的泥浆可通过打开检修板取出滤布进行清理,水分进入滤水箱内,通过进料口导入絮凝剂,通过加热器进行加热,使药物效果更好,使水分中的细小颗粒凝固沉淀,通过滤板将其隔住,通过水泵将滤水进行排出,从而使得水分除污的效果更佳,提高了二次利用的比例,使得装置使用更环保。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泥浆脱水装置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装置壳体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滤水箱的内部结构图。图中:1、装置壳体;2、进水管;3、阀门;4、加固圈;5、滤水箱;6、箱盖;7、观察窗;8、进料口;9、加热器;10、底座;11、水泵;12、检修板;13、挡板;14、连接轴;15、绞龙;16、驱动电机;17、隔板;18、滤网;19、二次脱水箱;20、进泥口;21、滑轨;22、滤布;23、挤压板;24、滑轮;25、电动缸;26、进水法兰;27、滤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污水处理用泥浆脱水装置,包括装置壳体1,装置壳体1的内部安装有连接轴14,且连接轴14通过轴承与装置壳体1转动连接,连接轴14的外部设置有绞龙15,且绞龙15的下方设置有二次脱水箱19,且二次脱水箱19与装置壳体1通过固定螺丝连接,装置壳体1使泥浆进行二次脱水,使得脱水效果更佳,脱水率更高。进一步,装置壳体1的一侧安装有进水管2,且进水管2延伸至装置壳体1内部与装置壳体1密封连接,进水管2的外部设置有阀门3,装置壳体1的外部安装有加固圈4,装置壳体1的前端面设置有滤水箱5,且滤水箱5与装置壳体1通过固定螺丝连接,通过加固圈4可使装置在脱水过程中保持稳定。进一步,滤水箱5的上方设置有箱盖6,滤水箱5的前端面设置有观察窗7,且观察窗7的外表面设置有刻度尺,滤水箱5的内部设置有进水法兰26,且滤水箱5通过进水法兰26与装置壳体1密封连接,通过观察窗7可观察滤水的成分,从而可方便进行后续工作。进一步,滤水箱5的下方安装有加热器9,且加热器9通过固定螺丝与滤水箱5连接,滤水箱5的一侧设置有进料口8,滤水箱5的内部安装有滤板27,且滤板27通过固定螺丝与滤水箱5连接,滤水箱5的另一侧设置有水泵11,且水泵11通过连接水管与滤水箱5密封连接,通过进料口8导入絮凝剂,通过加热器9进行加热,使药物效果更好,使水分中的细小颗粒凝固沉淀。进一步,装置壳体1的下方安装有底座10,装置壳体1的一侧安装有驱动电机16,装置壳体1内部的上方安装有挡板13,且挡板13与装置壳体1焊接连接,连接轴14延伸至装置壳体1的外部与驱动电机16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绞龙15的下方设置有隔板17,且隔板17与装置壳体1通过固定螺丝连接,通过驱动电机16带动连接轴14和绞龙15转动,从而对泥浆进行挤压并推动,挤压后的水分通过滤网18落入装置壳体1内部下方。进一步,隔板17的下端面设置有滤网18,隔板17的一侧设置有进泥口20,且进泥口20延伸至二次脱水箱19内部与二次脱水箱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处理用泥浆脱水装置,包括装置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壳体(1)的内部安装有连接轴(14),且连接轴(14)通过轴承与装置壳体(1)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轴(14)的外部设置有绞龙(15),且绞龙(15)的下方设置有二次脱水箱(19),且二次脱水箱(19)与装置壳体(1)通过固定螺丝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用泥浆脱水装置,包括装置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壳体(1)的内部安装有连接轴(14),且连接轴(14)通过轴承与装置壳体(1)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轴(14)的外部设置有绞龙(15),且绞龙(15)的下方设置有二次脱水箱(19),且二次脱水箱(19)与装置壳体(1)通过固定螺丝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泥浆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壳体(1)的一侧安装有进水管(2),且进水管(2)延伸至装置壳体(1)内部与装置壳体(1)密封连接,所述进水管(2)的外部设置有阀门(3),所述装置壳体(1)的外部安装有加固圈(4),所述装置壳体(1)的前端面设置有滤水箱(5),且滤水箱(5)与装置壳体(1)通过固定螺丝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泥浆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水箱(5)的上方设置有箱盖(6),所述滤水箱(5)的前端面设置有观察窗(7),且观察窗(7)的外表面设置有刻度尺,所述滤水箱(5)的内部设置有进水法兰(26),且滤水箱(5)通过进水法兰(26)与装置壳体(1)密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泥浆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水箱(5)的下方安装有加热器(9),且加热器(9)通过固定螺丝与滤水箱(5)连接,所述滤水箱(5)的一侧设置有进料口(8),所述滤水箱(5)的内部安装有滤板(27),且滤板(27)通过固定螺丝与滤水箱(5)连接,所述滤水箱(5)的另一侧设置有水泵(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建雄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润山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