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干化排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088874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25
污泥干化排除系统。在污泥池检查井口设放在支撑架网格板上的漏水污泥袋。设气提装置或/和污泥泵装置的污泥提升系统。气提装置包括池内上端与污泥袋连通,下端与压气管连的污泥提升管;压气管上端与外面供气装置连通。污泥泵装置由污泥泵和与污泥袋连通的出水送污管组成。工作过程:启动供气装置或/和污泥泵后,池底污泥沿提升管上升和污泥泵将污泥由出水送污管排入污泥袋。袋内污水经网格板下落在池内液面上。干化后含水率约60%‑70%,一次放五袋,三个月用运输车运送一次,可随时带走。现有清淘化粪池方法,每次运20‑30袋,含水率90%‑99%。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清淘系统含水量大、运输清洗量大及全面污染问题。且充分利用检查井口空间。适用于各种污泥池、化粪池和小型污水处理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污泥干化排除系统
:本技术污泥干化排除系统,涉及污水处理系统中的一种污泥排除方法。属污水处理类(C02F)。
技术介绍
:现有污水处理系统中的污泥池,例如化粪池等,每年清淘池底污泥的装置和排除方法为:1)见图4,在检查井口处,通过人工或专有的可旋转的清淘工具将污泥淘出,轮流装在地面设置的20-30个含水污泥袋5n中。或者采用从地面向污泥池内安装临时用的污泥泵、污泥提升管、压缩空气管;污泥提升管7n上端口轮流插入放在地面上的20-30袋含水污泥袋5n内。2)见图4,将地面的20-30袋含水污泥袋5n通过运输车11n的旋转吊架11.1n搬运到运输车上一次运走。(图4中画出的含水污泥袋5n为25袋)。图4中检查井为6n。3)最后人工冲洗清除污泥漏水对马路地面的污染和清洗临时安装的污泥泵、污泥提升管等。这种清淘污泥的临时装置和排除方法存在如下问题:1)因临时清淘出的污泥,含污水量极大,因此在清淘排出中对井口、地面、车内污染极大。2)每清淘一次,均需要安装清洗一次设备,清淘运输工人劳动强度大,清洗运输工作量大,污染大。3)含水污泥运输到处理场,也容易造成严重污染,并且处理成本较大。所以必须开发新的更环保、更省力、成本更低的污泥排除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的污泥干化排除系统,就是解决现有每年一次清淘污泥池(化粪池)存在的汚泥含水量大,排除运输量大,临时设备安装清洗量大;以及带来现场的全面污染、工人被污染及劳动强度大等问题。其技术方案如下:污泥干化排除系统,包括污泥池、检查井;其特征是1)在污泥池1上方检查井6内,在井口处设有放在支撑架4上的漏水污泥袋5;漏水污泥袋与支撑架上平面间为漏水网格板3;漏水网格板高于污泥池液面2。2)设污泥提升系统:具有气提装置、或污泥泵提升装置、或两者均有;其中,气提装置包括:污泥池中设一根竖向污泥提升管7,它的上端口污泥上口7.1与漏水污泥袋连通,它的下端口污泥下口7.2插入池底污泥9中;同时在污泥池中设一根竖向压气管10,它的下端口装有气咀10.2与污泥下口7.2连通,竖向压气管10上端穿过检查井外周地面开孔12.2,与外面供气装置12的压缩空气管12.1连通;其中污泥泵提升装置是在污水池中设污泥泵8,污泥泵的出水送污管8.1上端口与漏水污泥袋连通。上述污泥干化排除系统中采用的支撑架4由上方的固定在地面的盖板4.1和盖板下方的插入池底的支撑柱4.2组成。在漏水污泥袋5下方的漏水网格板3为盖板4.1上的一块。上述外面供气装置12可采用气泵、或高压气罐、或者其它提供高压空气的装置。本技术有益效果:1)由于采用了支撑架上的漏水污泥袋、漏水网格板以及控制干化时间等,使污泥干化后运走。解决了现有用临时装置的每年一次清淘产生的含水量大、运输量大、清洗量大以及带来的全面污染。2)现有自行清淘,每次运送约20-30袋,其内含水率达90%-99%,而干化后其袋内含水率约60%-70%,只需要5袋即装完,并可随时带走。3)漏水污泥袋设置在污泥池检查井井口,充分利用该处空间。4)清淘所用设备:污泥泵、污泥提升管和圧气管等可以长期使用,不用每次清淘时安装冲洗。5)本技术提供的系统不仅适用于各种污泥池,还可用于化粪池和小型污水处理设备。6)本技术提供的污泥提升装置有两种,可供不同规模的污泥池选用一种或两种,使性价比高。也可气提装置和污泥泵装置两者均设有,作为互为备用,能提高运行的安全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污泥干化排除系统正视示意图。(Z-X面)图2为图1的K向视图,即俯视示意图。主要观看检查井井口污泥干化袋摆放等。(X-Y面)。图3为图1局放大图A,即支撑架4结构及与地面的连接示意图。(Y-X面)图4现有每年清淘化粪池的装置和方法外观示意图。(X-Y面)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实施例1污泥提升系统内同时设有气提装置和污泥泵装置。本实施例1污泥干化排除系统,如下组成:1)见图1,在污泥池1上方检查井6内,在井口处设有放在支撑架4上的漏水污泥袋5。漏水污泥袋5与支撑架4上平面间为漏水网格板3;漏水网格板高于污泥池液面2。同时见图1、图3,支撑架4由上方的固定在地面的盖板4.1和盖板下方的插入池底的支撑柱4.2组成,盖板4.1由水泥钉4.3固定于地面13。见图1,漏水网格板3为盖板4.1上的一块,且在漏水污泥袋5下方。2)见图1,污泥提升系统内同时设有气提装置和污泥泵装置。气提装置如下组成:污泥池中设一根竖向污泥提升管7,它的上端口污泥上口7.1与漏水污泥袋5连通,它的下端口污泥下口7.2插入池底污泥9中。同时在污泥池中设一根竖向压气管10,它的下端口装有气咀10.2与污泥下口7.2连通,竖向压气管10上端穿过检查井外周地面开孔12.2,与外面气泵12的压缩空气管12.1连通。见图1,上述污泥泵装置如下形成:在污水池中设污泥泵8,污泥泵的出水送污管8.1上端口与漏水污泥袋5连通。上述污泥提升管7、污泥泵8、气泵12等是市售产品,这里不再详述。采用本实施例1的污泥干化排除系统的工作过程:1)见图1,启动外部气泵12和池内污泥泵8。2)气提装置和污泥泵装置启动运行:见图1,在气泵作用下,外部压缩空气通过池内压气管10、污泥下口气咀10.3压入污泥提升管7内并上升;池底污泥和水9从污泥下口7.2沿汚泥提升管7上升形成含水的水气污泥体7.3提升送至漏水污泥袋5内。污泥泵8工作上抽排出的含水污泥由污泥泵的出水送污管8,1上端口排入漏水污泥袋5内。最后漏水污泥袋5内污水通过漏水污泥袋、漏水网格板3下落在池内液面2上,而污泥被截留在漏水污泥袋内。3)见图1、图2,气提装置和污泥泵装置间歇工作,即气泵12、污泥泵8间歇工作,将池底污泥9全部提升压入在支撑架上的五袋漏水污泥袋5内,袋内含水污泥7.3和出水送污管8,1上端口排出的含水污泥的水连续下漏,污泥干化后;通过运输车11的旋转吊架11.1搬运到运输车上,可随时运送走。定期运送时间控制在3个月左右最好。实施例2本实施例2污泥提升系统内仅设有气提装置。即在实施侧1中删除涉及<污泥泵装置>的描述,其余与实施例1描述完全相同。本实施例2污泥干化排除系统,如下组成:1)见图1,在污泥池1上方检查井6内,在井口处设有放在支撑架4上的漏水污泥袋5。漏水污泥袋5与支撑架4上平面间为漏水网格板3;漏水网格板高于污泥池液面2。同时见图1、图3,支撑架4由上方的固定在地面的盖板4.1和盖板下方的插入池底的支撑柱4.2组成,盖板4.1由水泥钉4.3固定于地面13。见图1,漏水网格板3为盖板4.1上的一块,且在漏水污泥袋5下方。2)见图1,污泥提升系统在污泥池内仅设有气提装置。气提装置如下组成:污泥池中设一根竖向污泥提升管7,它的上端口污泥上口7.1与漏水污泥袋5连通,它的下端口污泥下口7.2插入池底污泥9中。同时在污泥池中设一根竖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污泥干化排除系统,包括污泥池、检查井;其特征是/n1)在污泥池(1)上方检查井(6)内,在井口处设有放在支撑架(4)上的漏水污泥袋(5);漏水污泥袋与支撑架上平面间为漏水网格板(3);漏水网格板高于污泥池液面(2);/n2)设污泥提升系统:具有气提装置、或污泥泵提升装置、或两者均有;其中,气提装置包括:污泥池中设一根竖向污泥提升管(7),它的上端口污泥上口(7.1)与漏水污泥袋连通,它的下端口污泥下口(7.2)插入池底污泥(9)中;同时在污泥池中设一根竖向压气管(10),它的下端口装有气咀(10.2)与污泥下口(7.2)连通,竖向压气管(10)上端穿过检查井外周地面开孔(12.2),与外面供气装置(12)的压缩空气管(12.1)连通;其中污泥泵提升装置是在污水池中设污泥泵(8),污泥泵的出水送污管(8.1)上端口与漏水污泥袋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污泥干化排除系统,包括污泥池、检查井;其特征是
1)在污泥池(1)上方检查井(6)内,在井口处设有放在支撑架(4)上的漏水污泥袋(5);漏水污泥袋与支撑架上平面间为漏水网格板(3);漏水网格板高于污泥池液面(2);
2)设污泥提升系统:具有气提装置、或污泥泵提升装置、或两者均有;其中,气提装置包括:污泥池中设一根竖向污泥提升管(7),它的上端口污泥上口(7.1)与漏水污泥袋连通,它的下端口污泥下口(7.2)插入池底污泥(9)中;同时在污泥池中设一根竖向压气管(10),它的下端口装有气咀(10.2)与污泥下口(7.2)连通,竖向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树涛汪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睿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