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国威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感磁式摆饰品之传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303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新型感磁式摆饰品之传动机构,是针对一般感磁式摆饰品之动力来源,大部分皆是采用马达传动式加以改良,是利用时钟机心之秒轴作动力源,将其中秒针设计成一秒动齿轮盘体,藉齿数之高倍比,使该秒动齿轮盘体得以传动另一较小齿轮作较高速转动,再利用小齿轮直接以同轴来传动,或间接以磁吸方式传动,而可连动一带有磁铁之感磁体,从而使感磁体得以磁力方式来带动各式受磁物作各种动态展示功能,达到省电、精巧之实用目的。(*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摆饰品的传动机构,特别是一种新型感磁式摆饰品之传动机构。感磁式摆饰品是目前市面上相当流行之物品,而此类产品均是利用感磁体之转动,藉其磁力带动其他单体之受磁物作各种动态展示效果,大部分之此类产品皆是利用电池及马达来带动感磁物之转动,由于耗电较高,故常须更换电池,不然就需平时关闭,要观赏时才启动开关,无法达到长时间且持续性之摆饰功能。本技术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感磁式摆饰品之传动机构,是利用时钟机心作动力源,而取代常须更换电池作为动力源的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该传动机构是利用时钟机心作动力源,其仍具有时针及分针的时间标示功能,而将秒针设计成一秒动齿轮盘体,其齿数与小齿轮之齿数为高倍比,秒动齿轮盘体啮合小齿轮,使秒动齿轮盘体传动的小齿轮作较高速转动,小齿轮架设于本体上之轴孔,小齿轮之转轴前方连动一带有磁铁之感磁体,使感磁体得以藉磁场作用来带动展示空间内各受磁物作各种动态展示。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一详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之外观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之侧面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之背面部分分解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之外观立体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之侧面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再一实施例以间接式磁吸传动之侧面剖视图;图7是图5中引用间接式磁吸方式传动之侧面剖视图。由图1、图2、图3所示,本新型之本体(1)为一感磁式摆饰品本体,其内容置有时钟机心(2),该时钟机心(2)之时针(21)及分针(22)具相当长度而可于本体(1)之外环(11)处对外显示,而原秒轴所传动之秒针则设计成一秒动齿轮盘体(23),该秒动齿轮盘体(23)尺寸大小及材质之选取以不过分增加时钟机心(2)秒轴之扭力为原则,且具有相当数目之齿数,因而可藉齿数之高倍比而得以传动另一齿数较少之被动小齿轮(3),该被动之小齿轮(3)是架设于本体(1)的轴孔上转动,并使其转轴(31)可连动一感磁体(4)作同轴转动,该感磁体(4)形状不拘,其上带有磁铁(41),该磁铁(41)之数目或磁极之排列方式均不限定,可随不同之磁场变化需要而设计,而因感磁体(4)之转动致磁场产生变化,促使本身具有磁性之受磁物(5)作所预期的动态展示功能,本体(1)在感磁体(4)之周围至少须设有一透明且适当大小之展示空间(12),使该展示空间(12)内可以容置可动态展示之受磁物(5),而展示空间(12)是密闭空间与否并不限制,可如图1、图2、图3所示填装液体,并将受磁物作鱼体设计,使鱼体得以随磁场变化而浮游,又小齿轮(3)之位置不限定,可依设计需要而设置于秒动齿轮盘体(23)之环周缘上相接之任意处,因此感磁体(4)之位置亦随之而不限定,但为使受磁物(5)与感磁体(4)间之感磁效果良好,则感磁体(4)以可凸入于展示空间(12)内部为最佳,如图2所示,当然于展示空间(12)内,可配合场景及受磁物(5)而作不同之装饰,如于底板(13)装饰(或印制)不同之背景图样,而于感磁体(4)凸出处则除底板(13)直接延伸凸出而与展示空间(12)隔离外(使液体不致由转轴处外泄),另可配置不同之装饰片(14),而图1所示之海底景观即为一实施例。又如图1、图2、图3所示之实施例,本体(1)可挂置于壁面上或摆置于桌上,如图3所示,于本体(1)之背面上可设置一挂孔(15),并于底部设一槽孔(16)及相配合之嵌体(17),则藉嵌体(17)之水平插置于槽孔(16)内即使嵌体(17)形成活动支架而使本体(1)斜置于桌面上使用;整体使用时,即如图1所示,仅利用时钟机心(2),可由外环处看到时间之标示,又可于中央处看到动态之展示效果,此种结构及其功效是目前市面上之产品中所未曾见过的。如图4及图5所示,是本新型另一实施例,即将时钟机心(2)所具有之时间标示功能改变成一定点指示方式来表达,换言之,将原有之时针(21)及分针(22)设计成刻度盘方式而藉外壳上定点指示来标示出时刻,此时展示空间(12)便呈现于本体(1)之下方,而秒动齿轮盘体(23)、小齿轮(3)、感磁体(4)及受磁物(5)均依相同之技术手段而设置,其与图1、图2、图3所示之不同处,只是此相关构件之空间型态不同而已,如展示空间(12)内形成如花园之场景,而受磁物(5)可设计成以细丝吊挂之蝴蝶及软质之花草,当感磁体(4)动作时,即可藉磁场变化,而使蝴蝶飞动及花草摇动,构成一动感展示效果。由上所述及图1至图5所示,该小齿轮(3)是将其转轴(31)直接延伸而以直接式同轴来传动感磁体(4)。亦可使转轴(31)不伸入展示空间而藉磁力带动感磁体转动,如图6所示,为间接式磁吸方式传动,是传动机构中一部分之改良,并不影响外观,故外观上和直接式同轴传动者相同,且整体结构上大致相同,包括有感磁式摆饰品本体(1)、外环(11)、展示空间(12)、底板(13)、装饰片(14)、时钟机心(2)、时针(21)、分钟(22)、秒动齿轮盘体(23)、小齿轮(3)、感磁体(4)、磁铁(41)、受磁物(5),其中将图2中转轴(31)舍弃不用,而于小齿轮(3)上底板(13)处另固设以一主转盘(32),使其与小齿轮同时转动,而主转盘(32)具适当之半径,其盘面上则设有适当排列之若干磁铁(33),又感磁体(4)之内部仍设有预定磁性之磁铁(41),但于感磁体(4)上底板(13)处则增设一副转盘(42),副转盘(42)上设有与主转盘(32)上磁铁(33)相对应之磁铁(43),而藉磁铁(33)及(43)间之磁力作用,当主转盘(32)旋转时即可隔着底板(13)而带动副转盘(42)转动,达到预定之传动效果,而为使副转盘(42)之转动不致贴附于底板(13)之板面上而增加磨擦面,于副转盘(42)之中心处另增设一具圆滑端之凸轴(44),使该凸轴(44)之圆滑端支撑于底板(13)上转动,使感磁体(4)之转动较为顺利,而如此设计之间接式磁吸方式传动与直接式同轴传动,至少有下列几项不同点(一)、由于感磁体(4)上磁铁(41)之磁力大小系与受磁物(5)有相互关系的,以使受磁物(5)产生所欲之动作效果而发挥展示功能,但当磁铁(41)要求较大而较重时,则直接利用小齿轮(3)之转动来传动,可能产生扭力不足之情形,也会影响到时钟机心(2)之准确度,而间接式磁吸方式传动,底板(13)已将展示空间(12)之液体与本体(1)内部隔离,而底板(13)在感磁体(4)处向外延伸之盖板(131)及装饰片(14)等均不必特意隔离液体,甚者,可于感磁体(4)上在磁铁(41)外其余容积中设置气泡体,使整个感磁体(4)得以在液体中产生适足之浮力而减轻重量,使转动较为轻便。(二)、由于盖板(131)及装饰片(14)均不须特意防水,而亦无转轴之防水问题,盖板(131)虽系用以拘限住感磁体(4),但磁吸力自动会将感磁体(4)归位,因此,包括感磁体(4)及盖板(131)、装饰片(14)等相互配合设计容许较大之公差,制作过程不必要求过高之精度。再如图7所示,是针对图5实施例而引用间接式磁吸方式传动,亦仅是将小齿轮(3)之转轴式传动改变成由主转盘(32)与副转盘(42)作磁吸式之传动,而仍可达到所欲期之实用目的。综上所述,本新型确实对感磁式摆饰品提供一种创新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感磁式摆饰品之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机构是利用时钟机心(2)作动力源,其仍具时针(21)及分针(22)之时间标示,而将其秒针设计成秒动齿轮盘体(23),该秒动齿轮盘体(23)之齿数与小齿轮(3)之齿数为高倍比,秒动齿轮盘体(23)啮合小齿轮(3),小齿轮(3)架设于本体(1)轴孔上,小齿轮(3)之转轴(31)前方连动一带有磁铁(41)之感磁体(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感磁式摆饰品之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机构是利用时钟机心(2)作动力源,其仍具时针(21)及分针(22)之时间标示,而将其秒针设计成秒动齿轮盘体(23),该秒动齿轮盘体(23)之齿数与小齿轮(3)之齿数为高倍比,秒动齿轮盘体(23)啮合小齿轮(3),小齿轮(3)架设于本体(1)轴孔上,小齿轮(3)之转轴(31)前方连动一带有磁铁(41)之感磁体(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一种新型感磁式摆饰品之传动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威
申请(专利权)人:李国威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