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角度的气动调节管柱
本技术涉及一种变角度的气动调节管柱,属于车辆转向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转向管柱总成是安装在方向盘与转向器之间的连接部件,主要用于控制汽车行进方向、传递扭矩、吸收汽车撞击时的能量。目前,现有的重型卡车是由多名驾驶员轮换来完成长途驾驶,针对不同性别、身高、体型的驾驶员,其对驾驶汽车舒适度提出了更高要求。而现有的转向管柱在上下移动的过程中调节角度是固定的,导致方向盘位置调节受限,不能满足不同的驾驶员根据自身的驾驶状态对方向盘位置的要求,且现有的转向管柱针对不同驾驶员之间的切换调整费时费力。因此,寻求一种操作便捷、省时省力、可变角度调节的气动调节管柱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操作便捷、省时省力、在不同高度进行不同转动角度调节的变角度的气动调节管柱。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变角度的气动调节管柱,包括转向轴、安装支架、左右两个支撑板、左右两个调节板和气缸,所述转向轴安装于安装支架的内孔内,所述左右两个支撑板分别位于安装支架的两侧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角度的气动调节管柱,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向轴(1)、安装支架(2)、左右两个支撑板(3)、左右两个调节板(4)和气缸(8),所述转向轴(1)安装于安装支架(2)的内孔内,所述左右两个支撑板(3)分别位于安装支架(2)的两侧,所述左右两个调节板(4)分别位于左右两个支撑板(3)的外侧,所述安装支架(2)的下部设置有第一弧形槽(204),所述支撑板(3)上开设有导向槽(7),所述调节板(4)与安装支架(2)的侧壁之间设置有穿过导向槽(7)的调节螺栓(11),所述左右两个调节板(4)之间设置有穿过第一弧形槽(204)和导向槽(7)的长螺栓(10),所述长螺栓(10)上套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角度的气动调节管柱,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向轴(1)、安装支架(2)、左右两个支撑板(3)、左右两个调节板(4)和气缸(8),所述转向轴(1)安装于安装支架(2)的内孔内,所述左右两个支撑板(3)分别位于安装支架(2)的两侧,所述左右两个调节板(4)分别位于左右两个支撑板(3)的外侧,所述安装支架(2)的下部设置有第一弧形槽(204),所述支撑板(3)上开设有导向槽(7),所述调节板(4)与安装支架(2)的侧壁之间设置有穿过导向槽(7)的调节螺栓(11),所述左右两个调节板(4)之间设置有穿过第一弧形槽(204)和导向槽(7)的长螺栓(10),所述长螺栓(10)上套装有压紧螺母(14)和两个左右布置的夹紧块(15),所述气缸(8)设置于左右两个支撑板(3)之间,所述气缸(8)的活塞杆端设置有拨杆(9),所述拨杆(9)的一端与气缸(8)的活塞杆端相连接,拨杆(9)的另一端套装于两个夹紧块(15)之间的长螺栓(10)上;
所述支撑板(3)与安装支架(2)的侧壁之间设置有限位板(16),所述限位板(16)与安装支架(2)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16)的上部套装于调节螺栓(11)上,所述限位板(16)的下部开设有供长螺栓(10)移动的第二弧形槽(17),所述限位板(16)的中部开设有角度限位槽(18),所述角度限位槽(18)的内径自上至下渐扩,所述角度限位槽(18)内设置有限位件(19),所述限位件(19)安装于支撑板(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角度的气动调节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两个调节板(4)之间还设置有平衡件(12),所述平衡件(12)的两端分别穿过左右两个导向槽(7)与左右两个调节板(4)固定连接,所述平衡件(12)和安装支架(2)的前壁之间设置有角度缓冲弹簧(6),所述角度缓冲弹簧(6)的一端与安装支架(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平衡件(12)固定连接;
所述调节板(4)的外侧设置有高度缓冲弹簧(5),所述高度缓冲弹簧(5)的一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明,范建萍,陈亮,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格尔顿传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