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碰撞传感器的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27370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碰撞传感器的安装结构,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碰撞传感器的安装结构发生碰撞时易使碰撞传感器提前受损失效的技术问题。本碰撞传感器的安装结构包括吸能盒,所述吸能盒上固连有用于安装所述碰撞传感器的钣金支架,所述钣金支架上具有相对所述吸能盒向后延伸的安装悬臂,所述碰撞传感器位于所述安装悬臂上。本碰撞传感器的安装结构有效保证碰撞传感器的感知提前性及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碰撞传感器的安装结构
本技术属于汽车
,涉及一种碰撞传感器的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碰撞传感器主要用来感知汽车发生碰撞时碰撞加速度信号,用来及时点爆安全气囊,保护乘员安全。在碰撞时要求碰撞传感器及早感知到较强的加速度信号,传输给安全气囊控制器,安全气囊控制器算法模块对信号进行处理和判断之后,输出气囊点爆指令,因此碰撞传感器在安装位置就比较关键。授权公告号为CN20161387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轿车用前保险杠横梁总成结构,包括横梁本体总成、左吸能盒总成和右吸能盒总成,横梁本体总成由横梁本体与拖钩加强板焊接组成;左前内吸能盒本体总成与左前外吸能盒本体烧焊构成左吸能盒本体总成,左吸能盒本体总成与左车身连接端板及左前端板本体烧焊组成左吸能盒总成;右前内吸能盒本体与右前碰传感器支架烧焊组成右前内吸能盒本体总成,拖钩套筒与右前端板本体烧焊构成右前端板总成,右吸能盒本体总成与右车身连接端板以及右前端板总成烧焊构成右吸能盒总成。上述结构将碰撞传感器安装在吸能盒本体上,可保证碰撞传感器能较早感知信号,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发生碰撞时吸能盒会首先溃缩而使其上安装的碰撞传感器直接受损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碰撞传感器的安装结构,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碰撞传感器的感知稳定性。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碰撞传感器的安装结构,包括吸能盒,所述吸能盒上固连有用于安装所述碰撞传感器的钣金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钣金支架上具有相对所述吸能盒向后延伸的安装悬臂,所述碰撞传感器位于所述安装悬臂上。吸能盒一般设于车身纵梁的端部和防撞梁之后,在发生碰撞时吸能盒会溃缩变形从而吸收冲击载荷,吸能盒上固连钣金支架,钣金支架用于安装碰撞传感器以提前感知碰撞信号。通过在钣金支架上设置向后延伸的安装悬臂,将碰撞传感器装配在安装悬臂上,这样碰撞传感器的安装位置相对靠后,避免发生碰撞时碰撞传感器直接被破坏,而由于钣金支架的安装点是在吸能盒上,因此当吸能盒溃缩时的碰撞传感器仍能通过安装悬臂迅速感知到吸能盒的加速度变化情况,保证碰撞传感器的感知稳定性,使安全气囊提前稳定充气。在上述的碰撞传感器的安装结构中,所述安装悬臂的末端具有竖向弯折形成的竖板,所述碰撞传感器设于所述竖板上。通过在安装悬臂的末端设置竖向弯折的竖板,使碰撞传感器安装在竖板上,这样便于将碰撞传感器安装在竖直平面内,符合碰撞传感器的安装规范并利于感知前后方向的加速度变化。在上述的碰撞传感器的安装结构中,所述钣金支架的顶部固连有塑料模块框架,所述碰撞传感器位于所述塑料模块框架之后。通过在钣金支架的顶部设置塑料模块框架,塑料模块框架可作为车身部件的安装基础,使碰撞传感器位于塑料模块框架之后,这样前端模块框架可为碰撞传感器提供一定的防护,避免碰撞时过快损坏。在上述的碰撞传感器的安装结构中,所述钣金支架位于所述吸能盒的上方,该钣金支架的底部具有若干向下延伸的连板,若干所述连板分别与吸能盒的左右侧壁固连。通过将钣金支架设置于吸能盒的上方,通过钣金支架底部的连板与吸能盒的左右侧壁固连,这样可保证整个钣金支架与吸能盒的连接稳定性以及钣金支架对塑料模块框架的支撑效果。在上述的碰撞传感器的安装结构中,所述吸能盒前后延伸的棱边上开设有诱导缺口。通过在吸能盒前后延伸的棱边上设置诱导缺口,这样当发生碰撞时传导至吸能盒的冲击载荷会在诱导缺口处导致应力集中而诱导吸能盒溃缩,提高吸能效果。在上述的碰撞传感器的安装结构中,所述钣金支架与所述吸能盒的顶面之间具有溃缩空间。通过在钣金支架盒吸能盒的顶面之间设置溃缩空间,这样保证吸能盒溃缩时由足够的竖向变形空间,使溃缩过程更顺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如下:本碰撞传感器的安装结构通过在钣金支架上设置向后延伸的安装悬臂,将碰撞传感器装配在安装悬臂上,这样碰撞传感器的安装位置相对靠后,避免发生碰撞时碰撞传感器直接被破坏,而由于钣金支架的安装点是在吸能盒上,因此当吸能盒溃缩时的碰撞传感器仍能通过安装悬臂迅速感知到吸能盒的加速度变化情况,保证碰撞传感器的感知稳定性,使安全气囊提前稳定充气。附图说明图1是本碰撞传感器的安装结构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A部放大图。图3是本碰撞传感器的安装结构的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碰撞传感器的安装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吸能盒;11、诱导缺口;2、钣金支架;21、安装悬臂;22、竖板;23、连板;3、碰撞传感器;4、塑料模块框架;5、溃缩空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4所示,本碰撞传感器的安装结构包括前防撞梁,前防撞梁的后侧面固连有两个吸能盒1,吸能盒1上均固连有用于安装碰撞传感器3的钣金支架2,钣金支架2上具有相对吸能盒1向后延伸的安装悬臂21,碰撞传感器3位于安装悬臂21上。吸能盒1一般设于车身纵梁的端部和防撞梁之后,在发生碰撞时吸能盒1会溃缩变形从而吸收冲击载荷,吸能盒1前后延伸的棱边上开设有诱导缺口11。通过在吸能盒1前后延伸的棱边上设置诱导缺口11,这样当发生碰撞时传导至吸能盒1的冲击载荷会在诱导缺口11处导致应力集中而诱导吸能盒1溃缩,提高吸能效果。吸能盒1上固连钣金支架2,钣金支架2用于安装碰撞传感器3以提前感知碰撞信号。通过在钣金支架2上设置向后延伸的安装悬臂21,将碰撞传感器3装配在安装悬臂21上,这样碰撞传感器3的安装位置相对靠后,避免发生碰撞时碰撞传感器3直接被破坏,而由于钣金支架2的安装点是在吸能盒1上,因此当吸能盒1溃缩时的碰撞传感器3仍能通过安装悬臂21迅速感知到吸能盒1的加速度变化情况,保证碰撞传感器3的感知稳定性,使安全气囊提前稳定充气。进一步来讲,安装悬臂21的末端具有竖向弯折形成的竖板22,碰撞传感器3设于竖板22上。通过在安装悬臂21的末端设置竖向弯折的竖板22,使碰撞传感器3安装在竖板22上,这样便于将碰撞传感器3安装在竖直平面内,符合碰撞传感器3的安装规范并利于感知前后方向的加速度变化。钣金支架2位于吸能盒1的上方,钣金支架2的底部具有若干向下延伸的连板23,若干连板23分别与吸能盒1的左右侧壁固连。通过将钣金支架2设置于吸能盒1的上方,通过钣金支架2底部的连板23与吸能盒1的左右侧壁固连,这样可保证整个钣金支架2与吸能盒1的连接稳定性以及钣金支架2对塑料模块框架4的支撑效果。钣金支架2与吸能盒1的顶面之间具有溃缩空间5。通过在钣金支架2盒吸能盒1的顶面之间设置溃缩空间5,这样保证吸能盒1溃缩时由足够的竖向变形空间,使溃缩过程更顺畅。如图4所示,钣金支架2的顶部固连有塑料模块框架4,碰撞传感器3位于塑料模块框架4之后。通过在钣金支架2的顶部设置塑料模块框架4,塑料模块框架4可作为车身部件的安装基础,使碰撞传感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碰撞传感器的安装结构,包括吸能盒(1),所述吸能盒(1)上固连有用于安装所述碰撞传感器(3)的钣金支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钣金支架(2)上具有相对所述吸能盒(1)向后延伸的安装悬臂(21),所述碰撞传感器(3)位于所述安装悬臂(21)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碰撞传感器的安装结构,包括吸能盒(1),所述吸能盒(1)上固连有用于安装所述碰撞传感器(3)的钣金支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钣金支架(2)上具有相对所述吸能盒(1)向后延伸的安装悬臂(21),所述碰撞传感器(3)位于所述安装悬臂(2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碰撞传感器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悬臂(21)的末端具有竖向弯折形成的竖板(22),所述碰撞传感器(3)设于所述竖板(2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碰撞传感器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钣金支架(2)的顶部固连有塑料模块框架(4),所述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延飞王姣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