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汽车后排头枕的骨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2722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配件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汽车后排头枕的骨架,包括高度调节杆、S型弯管、头枕固定杆和支撑体,所述高度调节杆和头枕固定杆均为等直径的空心管钢管,所述S型弯管为空心管钢管,所述S型弯管的厚度为所述高度调节杆、头枕固定杆厚度的两倍,所述S型弯管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高度调节杆、S型弯管和头枕固定杆均采用空心管,且针对撞击时应力大的部位S型弯管处采用厚的材料,采用嵌套式焊接进行固定,相较于一体式折弯的结构,生产难度小,材料用料少,相较于节管焊接进行固定,增加了整体的强度,提高安全性,可以在追尾时,给乘客一个很好的支撑性,保护颈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汽车后排头枕的骨架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配件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汽车后排头枕的骨架。
技术介绍
因为在追尾事故中,人体在靠背或坐垫的带动下突然向前或者向后时,头部通常无法跟上身体的运动节拍,这种身体和头部不协调的运动,最终都会施压到颈椎,从而导致颈椎损伤,假如头枕的高度不合适,颈椎损伤甚至会成为致命伤,可见头枕的优良设计及正确的安装和使用对此至关重要。但是目前的汽车座椅头枕骨架采用的是软包来提高舒适度和起到缓冲的作用,当出现紧急刹车或者意外事故时,不能很好的缓冲头部不能达到保护头部的作用,因此,申请号为CN201920085030.5的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后排头枕的骨架,实现抵消一部分的力,对头部起到缓冲的作用进而起到保护头部的作用,但是,其方案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使得产品的生产不占据价格优势,无法得到好的市场预期。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后排头枕的骨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汽车后排头枕的骨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汽车后排头枕的骨架,包括高度调节杆、S型弯管、头枕固定杆和支撑体,所述高度调节杆和头枕固定杆均为等直径的空心管钢管,所述S型弯管为空心管钢管,所述S型弯管的厚度为所述高度调节杆、头枕固定杆厚度的两倍,所述S型弯管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的外径等于所述高度调节杆、头枕固定杆的内径,所述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的厚度等于所述高度调节杆、头枕固定杆的厚度,所述头枕固定杆套设在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外壁,且与所述第一连接管焊接固定,所述高度调节杆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外壁,且与所述第二连接管焊接固定,所述支撑体套设在所述头枕固定杆上,且完全覆盖所述头枕固定杆。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高度调节杆、头枕固定杆的厚度为5mm,所述S型弯管的厚度为1mm。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连接管的长度为30mm,所述第二连接管的长度为40mm。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体包括外层支撑体、内层支撑体和套板,所述内层支撑体位于所述外层支撑体的外壁,所述套板位于所述内层支撑体的外壁,所述套板的上端设有弧形弯折部,所述套板的内侧形成与所述头枕固定杆配合的滑入槽。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套板的内壁设有横纹,所述滑入槽的两侧设有弹性槽,所述外层支撑体覆盖所述弹性槽。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体的中间位置处设有竖向布置的凹陷部,所述支撑体的两侧设有斜向布置的凸出部,所述支撑体的下沿设有横向布置的垫高部。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套板为塑料材质,所述内层支撑体为高密度海绵,所述外层支撑体为记忆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高度调节杆、S型弯管和头枕固定杆均采用空心管,且针对撞击时应力大的部位S型弯管处采用厚的材料,采用嵌套式焊接进行固定,相较于一体式折弯的结构,生产难度小,材料用料少,相较于节管焊接进行固定,增加了整体的强度,提高安全性,可以在追尾时,给乘客一个很好的支撑性,保护颈椎。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用于汽车后排头枕的骨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用于汽车后排头枕的骨架中头枕固定杆和支撑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用于汽车后排头枕的骨架中支撑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用于汽车后排头枕的骨架中S型弯管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高度调节杆;2、S型弯管;21、第一连接管;22、第二连接管;3、头枕固定杆;4、支撑体;401、凹陷部;402、凸出部;403、垫高部;404、滑入槽;41、外层支撑体;42、内层支撑体;43、套板;431、横纹;432、弧形弯折部;433、弹性槽。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用于汽车后排头枕的骨架,包括高度调节杆1、S型弯管2、头枕固定杆3和支撑体4,高度调节杆1和头枕固定杆3均为等直径的空心管钢管,S型弯管2为空心管钢管,S型弯管2的厚度为高度调节杆1、头枕固定杆3厚度的两倍,S型弯管2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管21和第二连接管22,第一连接管21、第二连接管22的外径等于高度调节杆1、头枕固定杆3的内径,第一连接管21、第二连接管22的厚度等于高度调节杆1、头枕固定杆3的厚度,头枕固定杆3套设在第一连接管21的外壁,且与第一连接管21焊接固定,高度调节杆1套设在第二连接管22的外壁,且与第二连接管22焊接固定,支撑体4套设在头枕固定杆3上,且完全覆盖头枕固定杆3。在图4中:具体的,高度调节杆1、头枕固定杆3的厚度为0.4-0.6mm,S型弯管2的厚度为0.8-1.2mm,S型弯管2的厚度是高度调节杆1、头枕固定杆3厚度的两倍,可以实现强度的提升,在撞击发生时,由于其空心结构,可以给出一定的弹性形变进行缓冲,同时保证足够的支撑力,第一连接管21的长度为20-40mm,第二连接管22的长度为30-50mm,可以防止第一连接管21和头枕固定杆3之间连接的破裂、第二连接管22和高度调节杆1之间连接的破裂,增加结构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在图3中:具体的,套板43为塑料材质,内层支撑体42为高密度海绵,外层支撑体41为记忆棉,塑料材质的套板43生产成品低,容易成型,且具有一定的强度,可以与头枕固定杆3很好的嵌合固定,内层支撑体42保证了支撑强度,而外层支撑体41可以提供舒适性和缓冲性,外层支撑体41的厚度小于10mm。在图3中:支撑体4包括外层支撑体41、内层支撑体42和套板43,内层支撑体42位于外层支撑体41的外壁,套板43位于内层支撑体42的外壁,套板43的上端设有弧形弯折部432,套板43的内侧形成与头枕固定杆3配合的滑入槽404,内层支撑体42主要起到塑性和定型的作用,外层支撑体41主要是为了与头枕固定杆3配合,使头枕固定杆3安装在滑入槽404中,并进行夹紧,套板43的内壁设有横纹431,横纹431可以增加与头枕固定杆3之间的阻力,固定更加稳定,滑入槽404的两侧设有弹性槽433,弹性槽433主要是为套板43的形变提供空间,外层支撑体41覆盖弹性槽433。在图1和2中:支撑体4的中间位置处设有竖向布置的凹陷部401,支撑体4的两侧设有斜向布置的凸出部402,支撑体4的下沿设有横向布置的垫高部403,在支撑体4的头部位置形成一个中间稍凹的垫高部,可以对乘客进行更好的保护。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高度调节杆1、S型弯管2和头枕固定杆3均采用空心管,且针对撞击时应力大的部位S型弯管2处采用厚的材料,采用嵌套式焊接进行固定,相较于一体式折弯的结构,生产难度小,材料用料少,相较于节管焊接进行固定,增加了整体的强度,提高安全性,可以在追尾时,给乘客一个很好的支撑性,保护颈椎,塑料材质的套板43生产成品低,容易成型,且具有一定的强度,可以与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汽车后排头枕的骨架,包括高度调节杆(1)、S型弯管(2)、头枕固定杆(3)和支撑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杆(1)和头枕固定杆(3)均为等直径的空心管钢管,所述S型弯管(2)为空心管钢管,所述S型弯管(2)的厚度为所述高度调节杆(1)、头枕固定杆(3)厚度的两倍,所述S型弯管(2)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管(21)和第二连接管(22),所述第一连接管(21)、第二连接管(22)的外径等于所述高度调节杆(1)、头枕固定杆(3)的内径,所述第一连接管(21)、第二连接管(22)的厚度等于所述高度调节杆(1)、头枕固定杆(3)的厚度,所述头枕固定杆(3)套设在所述第一连接管(21)的外壁,且与所述第一连接管(21)焊接固定,所述高度调节杆(1)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管(22)的外壁,且与所述第二连接管(22)焊接固定,所述支撑体(4)套设在所述头枕固定杆(3)上,且完全覆盖所述头枕固定杆(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汽车后排头枕的骨架,包括高度调节杆(1)、S型弯管(2)、头枕固定杆(3)和支撑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杆(1)和头枕固定杆(3)均为等直径的空心管钢管,所述S型弯管(2)为空心管钢管,所述S型弯管(2)的厚度为所述高度调节杆(1)、头枕固定杆(3)厚度的两倍,所述S型弯管(2)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管(21)和第二连接管(22),所述第一连接管(21)、第二连接管(22)的外径等于所述高度调节杆(1)、头枕固定杆(3)的内径,所述第一连接管(21)、第二连接管(22)的厚度等于所述高度调节杆(1)、头枕固定杆(3)的厚度,所述头枕固定杆(3)套设在所述第一连接管(21)的外壁,且与所述第一连接管(21)焊接固定,所述高度调节杆(1)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管(22)的外壁,且与所述第二连接管(22)焊接固定,所述支撑体(4)套设在所述头枕固定杆(3)上,且完全覆盖所述头枕固定杆(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后排头枕的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杆(1)、头枕固定杆(3)的厚度为0.4-0.6mm,所述S型弯管(2)的厚度为0.8-1.2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后排头枕的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松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丰洋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