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雪地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2685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雪地胎,属于雪地胎的技术领域,其包括胎体,所述胎体的表面设置有多个防滑组件,防滑组件包括第一防滑块、第二防滑块和第三防滑块,第一防滑块、第二防滑块和第三防滑块与胎体的胎面固定连接,且依次沿着胎肩到胎体赤道面的方向,并沿着胎体前进方向依次分布,第一防滑块、第二防滑块和第三防滑块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弧形的三角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抓地效果较好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雪地胎
本技术涉及雪地胎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一种雪地胎。
技术介绍
目前雪地胎适合在雪天使用的轮胎,可以增加抓地力,提高了冰雪路面的通过性和安全性。现有的可参考公告号为CN206254718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雪地轮胎,包括胎体、胎侧纹、轮胎钉孔、胎面纹、胎侧槽和轮胎钉,所述雪地轮胎包括形成轮胎本体的胎体和与道路接触摩擦的面胎面;所述胎体的侧面有胎侧纹,胎侧纹为圆弧状沟槽;所述胎面上有胎面纹,胎面纹的沟槽方向与胎体旋转中心轴倾斜;所述胎体侧面有圆形沟槽的胎侧槽;所述胎侧纹和胎面纹之间均布若干个轮胎钉孔。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胎面上仅设置胎侧纹和胎面纹,胎面的抓地力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抓地效果较好的雪地胎。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雪地胎,包括胎体,所述胎体的表面设置有多个防滑组件,防滑组件包括第一防滑块、第二防滑块和第三防滑块,第一防滑块、第二防滑块和第三防滑块与胎体的胎面固定连接,且依次沿着胎肩到胎体赤道面的方向,并沿着胎体前进方向依次分布,第一防滑块、第二防滑块和第三防滑块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弧形的三角沟。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胎体在雪地上行驶时,第一防滑块、第二防滑块和第三防滑块表面的三角沟,增大了胎体与积雪路面的摩擦力,使胎体的抓地力较好;同时,第一防滑块、第二防滑块和第三防滑块之间能够形成相连的大块沟槽,积雪路面被胎体压实后,嵌入沟槽内的积雪的面积较大,积雪与到地面的连接力较强,当胎体离开积雪路面时,位于沟槽内的大块积雪能够与路面机路面积雪保持较好的连接,而直接脱离沟槽,不易直接卡入沟槽内,保证了胎体持久的抓地力,第一防滑块、第二防滑块和第三防滑块嵌入雪地与雪进行深接触时,第一防滑块、第二防滑块和第三防滑块之间形成的沟槽内的雪将第一防滑块、第二防滑块和第三防滑块包围住,从而沟槽中的雪对第一防滑块、第二防滑块和第三防滑块限位,使之不易产生位移,使胎体的抓地力进一步增加;并且第一防滑块、第二防滑块和第三防滑块的设置,提高了胎体的抓地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三防滑块上的三角沟弧形的外侧朝向胎体的前进方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三角沟与胎体的前进方向为为顺向,随着胎体的移动,三角沟内的积雪逐渐从自身的两端排出,有利于卡入三角沟槽内的雪的排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防滑块、第二防滑块上的三角沟弧形的内侧朝向胎体的前进方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弧形的三角沟槽两端的延伸方向与胎体的前进方向反向,三角沟槽能够产生最大化的牵引性能,有利于保持胎体在雪地行驶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胎体的胎面固定连接有环形的导向条,导向条位于胎体的赤道面位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条强化了胎体在松软地形行驶的导向功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防滑块和第三防滑块远离胎体轴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凸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起固定连接于第二防滑块和第三防滑块上,使凸起与雪层以及冰层形成第一层接触,由于凸起的端部的面积很小,给冰面单位面积内的压力很大,用来破坏薄冰层,保证第一防滑块、第二防滑块和第三防滑块能够嵌入松软的雪层内,保证了胎体抓地的牢固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防滑块、第二防滑块和第三防滑块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补强块,补强块与胎体固定连接,且补强块分别位于第一防滑块、第二防滑块和第三防滑块沿着自身连线方向的两侧位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补强块用来支撑第一防滑块、第二防滑块和第三防滑块,能够维持其刚性;补强块的设置使第一防滑块、第二防滑块和第三防滑块周侧边线增多,在第一防滑块、第二防滑块和第三防滑块嵌入松软的地面内,进行全深接触时,能够发挥多边效应,进一步增加牵引性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补强块的高度低于第一防滑块、第二防滑块和第三防滑块的高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第一防滑块、第二防滑块和第三防滑块与补强块形成顶部高度降低的阶梯形,不易造成石子卡在第一防滑块、第二防滑块和第三防滑块形成的任意沟槽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位于所述胎体赤道面两侧的防滑组件交错分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胎体胎面上防滑组件的分布更加均匀,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胎体的防滑性能。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设置防滑组件,使胎体能够有持久的较好的抓地力;2.通过设置不同方向的三角沟,顺向三角沟利于积雪从三角沟内排出,反向三角沟,产生最大化的牵引性能,有利于保持胎体在雪地行驶的稳定性;3.通过设置导向条,强化了胎体在松软地形行驶的导向功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胎体胎面位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示箭头方向为胎体的前进方向。图中,1、胎体;2、防滑组件;21、第一防滑块;22、第二防滑块;23、第三防滑块;3、三角沟;4、导向条;5、凸起;6、补强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雪地胎,包括胎体1,胎体1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组件2,多个防滑组件2分设于胎体1赤道面的两侧,位于胎体1赤道面两侧的防滑组件2交错分布,防滑组件2增大了胎体1的抓地力。参照图2,防滑组件2包括第一防滑块21、第二防滑块22和第三防滑块23,第一防滑块21、第二防滑块22和第三防滑块23与胎体1的胎面固定连接,且依次沿着胎肩到胎体1赤道面的方向,并沿着胎体1前进方向依次分布。第一防滑块21、第二防滑块22和第三防滑块23之间形成相连的大块沟槽,嵌入沟槽内的积雪的面积较大,积雪与到地面的连接力较强,胎体1与积雪路面全深接触时,第一防滑块21、第二防滑块22和第三防滑块23之间形成的沟槽内嵌入雪,沟槽中的雪对第一防滑块21、第二防滑块22和第三防滑块23限位,使之不易产生位移,使胎体1的抓地力增加。参照图2,第一防滑块21、第二防滑块22和第三防滑块23远离胎体1轴线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弧形的三角沟3,三角沟3任意位置垂直于自身切线方向的截面为三角形,三角沟3增大了第一防滑块21、第二防滑块22和第三防滑块23表面的粗糙度,使胎体1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增加,提高了胎体1的抓地力;第三防滑块23上的三角沟3弧形的外侧朝向胎体1的前进方向,该三角沟3与胎体1的移动方向为顺向,从而随着胎体1的前进,进入三角沟3内的积雪便于被排出,第一防滑块21、第二防滑块22上的三角沟3弧形的内侧朝向胎体1的前进方向,该三角沟3与胎体1的移动方向为反向,能够产生最大化的牵引性能。参照图2,胎体1的胎面固定连接有环形的导向条4,导向条4位于胎体1的赤道面位置,导向条4强化了胎体1在松软地形的导向功能,提高了胎体1操控稳定性,同一防滑组件2内的第三防滑块23远离第二防滑块22的一端延伸至超过导向条4位置,且第三防滑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雪地胎,包括胎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胎体(1)的表面设置有多个防滑组件(2),防滑组件(2)包括第一防滑块(21)、第二防滑块(22)和第三防滑块(23),第一防滑块(21)、第二防滑块(22)和第三防滑块(23)与胎体(1)的胎面固定连接,且依次沿着胎肩到胎体(1)赤道面的方向,并沿着胎体(1)前进方向依次分布,第一防滑块(21)、第二防滑块(22)和第三防滑块(23)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弧形的三角沟(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雪地胎,包括胎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胎体(1)的表面设置有多个防滑组件(2),防滑组件(2)包括第一防滑块(21)、第二防滑块(22)和第三防滑块(23),第一防滑块(21)、第二防滑块(22)和第三防滑块(23)与胎体(1)的胎面固定连接,且依次沿着胎肩到胎体(1)赤道面的方向,并沿着胎体(1)前进方向依次分布,第一防滑块(21)、第二防滑块(22)和第三防滑块(23)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弧形的三角沟(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雪地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防滑块(23)上的三角沟(3)弧形的外侧朝向胎体(1)的前进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雪地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滑块(21)、第二防滑块(22)上的三角沟(3)弧形的内侧朝向胎体(1)的前进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雪地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胎体(1)的胎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鹏林明正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万达轮胎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