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C材料烘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2518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PC材料烘干装置,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内设有烘干腔和恒温腔,所述烘干腔底部设有向内倾斜的烘干槽,所述烘干槽呈顶部往下直径逐渐缩小的圆锥形结构设置,用于存放PC材料,所述烘干腔的内壁上设有风机,所述烘干腔的内壁对应所述风机的吸风口处设有多个发热源;所述烘干槽底部设有连通所述恒温腔的落料口,所述落料口底部设有封堵所述落料口的挡板,所述挡板连接有驱动所述挡板位移的驱动装置,还包括与所述驱动装置电性连接的PLC控制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操作便捷的优点,使得该PC材料烘干装置具备烘干效率高、烘干效果好,且能够同时实现烘干和保存PC材料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C材料烘干装置
本技术涉及PC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PC材料烘干装置。
技术介绍
PC材料是指聚碳酸酯,PC是一种无定型、无臭、无毒、高度透明的无色或微黄色热塑性工程塑料,具有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尤其是耐冲击性优异,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压缩强度高;蠕变性小,尺寸稳定;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耐低温性,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具有稳定的力学性能,尺寸稳定性,电性能和阻燃性,可在-60~0℃下长期使用等诸多优点,广泛使用于玻璃装配业、汽车工业和电子、电气工业等。PC材料本身是含有一定水分的,由于PC材料在高温下遇水容易降解,所以PC材料在成形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干燥处理,确保PC材料的水份含量低于0.02%;且干燥后PC材料放置于常温状态下容易重新吸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烘干效率高,烘干效果好的,且能够同时实现烘干和保存PC材料的烘干装置。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PC材料烘干装置,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内设有烘干腔和恒温腔,所述烘干腔底部设有向内倾斜的烘干槽,所述烘干槽呈顶部往下直径逐渐缩小的圆锥形结构设置,用于存放PC材料,所述烘干腔的内壁上设有风机,所述烘干腔的内壁对应所述风机的吸风口处设有多个发热源;所述烘干槽底部设有连通所述恒温腔的落料口,所述落料口底部设有封堵所述落料口的挡板,所述挡板连接有驱动所述挡板位移的驱动装置,还包括与所述驱动装置电性连接的PLC控制板。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烘干装置设置为烘干腔和恒温腔,使得该烘干装置能够同时满足PC材料的烘干和保存的作用;烘干腔内通过将发热源设置在风机的吸风口位置处,使得在所述发热源产生热量的情况下,所述风机吸入后吹出的风为热风,能够一定程度地提高PC材料的烘干效率和烘干效果,且所述热风在密封的烘干腔内循环流动,进一步提高了PC材料的烘干效率和烘干效果;在烘干腔的底部设有烘干槽,烘干槽上设置连通恒温腔的落料口,在所述PC材料烘干完成后,通过驱动装置驱动挡板位移,打开所述落料口,由于所述烘干槽呈顶部往下直径逐渐缩小的圆锥形结构设置,使得所述PC材料自动落入恒温腔内保存,减少了人工操作的工序,提高了烘干装置的烘干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气缸和推杆,所述推杆与所述气缸连接,所述推杆与所述挡板固定连接,所述气缸连接外部气源,且所述气缸与所述PLC控制板电性连接。优选地,所述烘干槽内设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驱动电机、转动杆以及搅拌浆,所述转动杆通过联轴器与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连接,所述转动杆与所述搅拌浆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PLC控制板电性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搅拌浆上设有插接孔,所述转动杆插接在所述插接孔内。优选地,所述恒温腔对应所述落料口位置处设有接料盘,所述恒温腔的内壁上设有恒温发热管。优选地,所述柜体内设有安装腔,所述PLC控制板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内,所述柜体内还设有连通所述安装腔的线槽,所述线槽分别连通所述烘干腔和恒温腔。进一步地,所述安装腔内还设有计时器,所述计时器与所述PLC控制板电性连接。优选地,所述发热源为红外线发热管。优选地,还包括与所述柜体铰接的门体,所述门体密封所述烘干腔和恒温腔。优选地,所述烘干腔内设有第一温度探头,所述恒温腔内设有第二温度探头,所述第一温度探头和第二温度探头分别与所述PLC控制板电性连接。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气缸和推杆组成驱动挡板位移的驱动装置,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当PLC控制板接收到计时器的计数数据显示烘干完成后,PLC控制板控制气缸运作,通过外部供气机构为所述气缸供气即可实现气缸驱动推杆作往复运动,致使所述挡板在所述推杆的作用下跟随所述推杆运作,实现落料口的自动开启或关闭。将烘干槽设置为顶部往下直径逐渐缩小的圆锥形结构,使得所述烘干槽内的PC材料在落料口打开时能够自动通过落料口落入恒温腔内,取消了人工操作的工序,提高烘干装置的烘干效率的同时降低了烘干成本。在烘干槽内设有搅拌装置,通过驱动电机驱动转动杆转动,所述转动杆带动搅拌桨转动,搅拌所述烘干槽内的PC材料,使得所述PC材料受热更加均匀,进一步提高PC材料的烘干效率和烘干效果。在烘干腔和恒温腔内分别设置第一温度探头和第二温度探头,通过所述第一温度探头和第二温度探头分别探测所述烘干腔和恒温腔内的温度,反馈给所述PLC控制板,通过所述PLC控制板控制发热源和恒温发热管的运作,确保所述烘干腔的烘干温度在0℃-130℃之间,防止所述烘干腔内温度过低无法将PC材料充分干燥或者温度过高导致PC材料融化的情况发生;同时确保恒温腔内的温度保持在85℃-90℃之间,防止所述PC材料干燥后重新吸湿的情况发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的A部分放大视图。图中:1-柜体、10-安装腔、11-PLC控制板、2-烘干腔、21-烘干槽、22-风机、23-发热源、24-挡板、25-第一温度探头、3-恒温腔、31-接料盘、32-恒温发热管、33-第二温度探头、4-驱动装置、41-气缸、42-推杆、5-搅拌装置、51-驱动电机、52-转动杆、53-搅拌浆、54-联轴器、6-门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种PC材料烘干装置作进一步详述:如图1-2所示,该PC材料烘干装置包括柜体1,所述柜体1内设有烘干腔2和恒温腔3,所述烘干腔2位于所述恒温腔3上方,所述柜体1内还设有PLC控制板11。具体地,所述烘干腔2底部设有落料口211,所述落料口211与所述恒温腔3连通。进一步地,所述烘干腔2的底部向内倾斜的设有烘干槽21,所述烘干槽21呈顶部望下直径逐渐缩小的圆锥状结构设置,底部设有所述落料口211。更进一步地,所述落料口211底部设有可活动封堵所述落料口211的挡板24。具体地,还包括设置在柜体1上用于驱动所述挡板24位移的驱动装置4,所述驱动装置4包括气缸41和推杆42,所述推杆42与所述气缸4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挡板24固定连接,所述气缸41连接外部供气机构,并且所述气缸41与所述PLC控制板11电性连接。只需通过PLC控制板11控制气缸41运作,通过外部供气机构为所述气缸41供气即可实现气缸41驱动推杆42作往复运动,致使所述挡板24在所述推杆42的作用下跟随所述推杆42运作,实现落料口211的自动开启或关闭,从而实现所述烘干腔2和恒温腔3的连通或隔绝。其中,所述烘干腔2内设有风机22,对应所述风机22的吸风口位置处的烘干腔内壁上设有多个发热源23。使得所述风机22吹出的风为热风,能够一定程度地提高PC材料的烘干效率和烘干效果;并且由于烘干腔2在工作状态下为密封状态,使得所述热风在所述烘干腔2内循环流动,进一步提高PC材料的烘干效率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C材料烘干装置,包括柜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内设有烘干腔(2)和恒温腔(3),所述烘干腔(2)底部设有向内倾斜的烘干槽(21),所述烘干槽(21)呈顶部往下直径逐渐缩小的圆锥形结构设置,用于存放PC材料,所述烘干腔(2)的内壁上设有风机(22),所述烘干腔(2)的内壁对应所述风机(22)的吸风口处设有多个发热源(23);所述烘干槽(21)底部设有连通所述恒温腔(3)的落料口(211),所述落料口(211)底部设有封堵所述落料口(211)的挡板(24),所述挡板(24)连接有驱动所述挡板(24)位移的驱动装置(4),还包括与所述驱动装置(4)电性连接的PLC控制板(11),所述PLC控制板(11)设置在所述柜体(1)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C材料烘干装置,包括柜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内设有烘干腔(2)和恒温腔(3),所述烘干腔(2)底部设有向内倾斜的烘干槽(21),所述烘干槽(21)呈顶部往下直径逐渐缩小的圆锥形结构设置,用于存放PC材料,所述烘干腔(2)的内壁上设有风机(22),所述烘干腔(2)的内壁对应所述风机(22)的吸风口处设有多个发热源(23);所述烘干槽(21)底部设有连通所述恒温腔(3)的落料口(211),所述落料口(211)底部设有封堵所述落料口(211)的挡板(24),所述挡板(24)连接有驱动所述挡板(24)位移的驱动装置(4),还包括与所述驱动装置(4)电性连接的PLC控制板(11),所述PLC控制板(11)设置在所述柜体(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材料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4)包括设置在气缸(41)和推杆(42),所述推杆(42)与所述气缸(41)连接,所述推杆(42)与所述挡板(24)固定连接,所述气缸(41)连接外部气源,且所述气缸(41)与所述PLC控制板(11)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材料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槽(21)内设有搅拌装置(5),所述搅拌装置(5)包括驱动电机(51)、转动杆(52)以及搅拌浆(53),所述转动杆(52)通过联轴器与所述驱动电机(51)的驱动轴连接,所述转动杆(52)与所述搅拌浆(53)连接,所述驱动电机(51)与所述PLC控制板(11)电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映明杨小东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致尚塑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