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盘锻件的无飞边锻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2162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09: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圆盘锻件的无飞边锻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下模设有左圆槽和右圆槽,左圆槽设有第一圆通孔,第一圆通孔设有左横槽,左圆槽设有左顶杆,左顶杆设有左横杆,左横杆设有左滑块,左滑块设有左滑杆,左滑杆设有左安装耳,左滑块下侧设有与左滑杆螺纹连接的左螺母,两个右圆槽均设有贯穿下模的第二圆通孔,第二圆通孔设有右横槽,右圆槽设有右顶杆,右顶杆设有右横杆,右横杆设有右滑块,右滑块设有右滑杆,右滑杆设有右安装耳,右滑块设有右螺母,左顶杆和右顶杆均设有顶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解决现有无飞边锻压模具锻压结束后,锻件很难取出,需要借助其它工具来实现取料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圆盘锻件的无飞边锻压模具
本技术属于模具
,具体涉及一种圆盘锻件的无飞边锻压模具。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客观上对锻压技术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对于锻压产品来说,不但形状越来越复杂,且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材料利用率方面,通过借助有限元分析的方法,不断完善制坯技术,使材料利用率大为提高。在闭式锻(一种净形锻造)方面,也取得了不小的突破,圆盘锻件无飞边成型已经在生产上得以应用。对于无飞边锻压模具,特别是对于圆盘锻件(说明书附图图4)的无飞边锻压模具,在其预、终锻模具设计时,由于其锻件无飞边,其整个成形都是在封闭的型腔内完成,因此,锻压结束后,锻件很难取出,需要借助其它工具来实现取料。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圆盘锻件的无飞边锻压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圆盘锻件的无飞边锻压模具,用于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圆盘锻件的无飞边锻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下模设有两个左圆槽和两个右圆槽,两个所述左圆槽均设有贯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圆盘锻件的无飞边锻压模具,包括上模(1)和下模(1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11)设有两个左圆槽(2)和两个右圆槽(21),两个所述左圆槽(2)均设有贯穿下模(11)的第一圆通孔(22),两个所述第一圆通孔(22)均设有贯穿下模(11)左侧的左横槽(23),两个所述左圆槽(2)均设有左顶杆(3),两个所述左顶杆(3)侧面均固定连接有与左横槽(23)相匹配的左横杆(31),两个所述左横杆(31)之间固定连接有左滑块(32),所述左滑块(32)滑动连接有两个左滑杆(33),两个所述左滑杆(33)上侧均固定连接有与上模(1)固定连接的左安装耳(34),所述左滑块(32)下侧设有与左滑杆(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盘锻件的无飞边锻压模具,包括上模(1)和下模(1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11)设有两个左圆槽(2)和两个右圆槽(21),两个所述左圆槽(2)均设有贯穿下模(11)的第一圆通孔(22),两个所述第一圆通孔(22)均设有贯穿下模(11)左侧的左横槽(23),两个所述左圆槽(2)均设有左顶杆(3),两个所述左顶杆(3)侧面均固定连接有与左横槽(23)相匹配的左横杆(31),两个所述左横杆(31)之间固定连接有左滑块(32),所述左滑块(32)滑动连接有两个左滑杆(33),两个所述左滑杆(33)上侧均固定连接有与上模(1)固定连接的左安装耳(34),所述左滑块(32)下侧设有与左滑杆(33)螺纹连接的左螺母(35),两个所述右圆槽(21)均设有贯穿下模(11)的第二圆通孔(4),两个所述第二圆通孔(4)均设有贯穿下模(11)右侧的右横槽(41),两个所述右圆槽(21)均设有右顶杆(42),两个所述右顶杆(42)侧面均固定连接有与右横槽(41)相匹配的右横杆(43),两个所述右横杆(43)之间固定连接有右滑块(44),所述右滑块(44)滑动连接有两个右滑杆(45),两个所述右滑杆(4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龙华庄毅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洮湖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