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化装置及油烟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1964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09: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净化装置及油烟机,其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形成有净化流道;高压供电模块,所述高压供电模块设置于所述安装架上;荷电模块,所述荷电模块设置于所述净化流道内并与所述高压供电模块电连接;及集尘模块,所述集尘模块设置于所述净化流道内,并处于所述荷电模块位于所述净化流道的下游,且所述集尘模块与所述高压供电模块电连接。由于本方案的净化装置采用高压供电模块、荷电模块和集尘模块的模块化设计,能够大大减少零部件数量,简化装置组成结构,使装置更加方便装拆清洁作业,操作便捷、省力且高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净化装置及油烟机
本技术涉及餐厨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净化装置及油烟机。
技术介绍
油烟机作为厨房场所中的辅助设备,对烹饪过程中产生的油烟进行净化滤除起到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而为了加强油烟机对油烟的净化能力,市面上越来越多的油烟机采用静电滤油技术,也即通过在油烟机中安装静电装置,静电装置对油烟施加静电吸附作用,从而达到进一步滤除油烟颗粒物的效果。目前,现有的静电装置通常结构复杂,零部件数量众多,导致拆卸清洗时步骤繁琐,作业强度大,操作极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右眼净化装置及油烟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结构复杂,装拆清洁不便的问题。其技术方案如下: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净化装置,其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形成有净化流道;高压供电模块,所述高压供电模块设置于所述安装架上;荷电模块,所述荷电模块设置于所述净化流道内并与所述高压供电模块电连接;及集尘模块,所述集尘模块设置于所述净化流道内并处于所述荷电模块的下游,且所述集尘模块与所述高压供电模块电连接。上述方案的净化装置应用装备于油烟机中,用于增强油烟机对烹饪过程中产生油烟的净化能力。具体而言,安装架用于承载固定高压供电模块、荷电模块和集尘模块,从而使净化装置形成为结构紧凑且牢固的有机整体。荷电模块和集尘模块均布装在净化流动中,且荷电模块位于集尘模块的上游,因而工作时,在高压供电模块同时对荷电模块和集尘模块通入高压电的条件下,烹饪产生的油烟被吸入净化装置并首先流经荷电模块,荷电模块进行电离放电,油烟颗粒在电离作用下带上负电荷因而可部分被吸附去除,由此完成油烟的初级过滤;之后,油烟进一步流动进入集尘模块中,集尘模块进一步产生高压电场,使油烟颗粒在电场力作用下较多的甚至全部被吸附去除,由此完成二次过滤,至此便能够完成油烟的彻底、有效净化处理,净化后的干净空气便能够直接排放到室外了。在此基础上,由于本方案的净化装置采用的高压供电模块、荷电模块和集尘模块均采用模块化设计,能够大大减少零部件数量,简化装置组成结构,使装置更加方便装拆清洁作业,操作便捷、省力且高效。下面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荷电模块包括载板,设置于所述载板上的第一零电极,及设置于所述载板上并与所述第一零电极间隔相对的第一放电极。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零电极形成为波浪型电极板,所述波浪型电极板的厚度方向与所述净化流道的延伸方向同向布置,且所述波浪型电极板开设有过流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波浪型电极板形成有多个一一交替链接的凸部和凹部,所述第一放电极也为多个且与所述凸部和/或所述凹部的数量适配,所述第一放电极与所述凸部和/或所述凹部一一对应且间隔相对布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集尘模块包括框板,设置于所述框板内腔中的第二零电极,及设置于所述框板内腔中并与所述第二零电极间隔相对的第二放电极。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零电极和所述第二放电极均为至少两个,且均沿平行于所述净化流道方向布置,所述第二零电极与所述第二放电极一一交替间隔并排布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零电极和所述第二零电极均为金属板电极,所述金属板电极包括内部导体及包覆于所述内部导体的外部的储电覆膜。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架包括主框架、第一端盖板和第二端盖板,所述主框架呈环形结构,所述环形结构的中空腔的内壁上设置有托板,所述托板将所述中空腔分隔为相通的第一安装仓和第二安装仓,所述荷电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仓内,所述第一端盖板用于封盖或打开所述第一安装仓;所述集尘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仓内,所述第二端盖板用于封盖或打开所述第二安装仓。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架还包括密封盖板,所述主框架的侧部设有密封仓,所述高压供电模块设置于所述密封仓内,所述密封盖板与所述密封仓启闭配合;所述高压供电模块包括壳体及通过密封胶封装在所述壳体内的集成电路。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油烟机,其包括如上所述的净化装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净化装置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荷电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集尘模块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安装架;11、净化流道;12、主框架;13、第一端盖板;14、第二端盖板;15、托板;16、密封盖板;17、密封仓;20、高压供电模块;30、荷电模块;31、载板;32、第一零电极;321、过流孔;33、第一放电极;40、集尘模块;41、框板;42、第二零电极;43、第二放电极;50、电源输入接头。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设置于”或“安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固定连接的具体方式可以通过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优选采用螺纹连接的固定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本技术中所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本申请一实施例保护一种油烟机,其具体可以是现有技术中任一工作原理和结构组成的油烟机设备,并且其应用环境可以是但不限于室内或户外,家庭或餐厅等。可以理解的,油烟机除了包括壳体、抽风装置等主动部件以外,为增强对油烟的净化过滤能力,油烟机的抽风风道中还安装有净化装置。油烟流经该净化装置后可去除绝大部分甚至全部的油烟颗粒,以避免排放到室外造成环境污染。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一实施例展示的净化装置,其包括:安装架10、高压供电模块20、荷电模块30及集尘模块40。所述安装架10形成有净化流道11,该净化流道11与油烟机的抽风风道连通,可保证油烟在油烟机中流动顺畅。请继续参阅图2,本实施例中,所述高压供电模块20设置于所述安装架10上。所述安装架10包括主框架12、第一端盖板13和第二端盖板14,所述主框架12呈环形结构,具体为矩形构造。当然,其它实施例中主框架12也可以为其它结构,例如圆环形、三角环形等。所述环形结构的中空腔的内壁上设置有托板15,托板15为一体成型于环形主框架12内壁上的且指向中空腔中心延伸的一圈翅板,其能够对荷电模块30和集尘模块40起到承载托举及固定作用。此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形成有净化流道;/n高压供电模块,所述高压供电模块设置于所述安装架上;/n荷电模块,所述荷电模块设置于所述净化流道内并与所述高压供电模块电连接;及/n集尘模块,所述集尘模块设置于所述净化流道内并处于所述荷电模块的下游,且所述集尘模块与所述高压供电模块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形成有净化流道;
高压供电模块,所述高压供电模块设置于所述安装架上;
荷电模块,所述荷电模块设置于所述净化流道内并与所述高压供电模块电连接;及
集尘模块,所述集尘模块设置于所述净化流道内并处于所述荷电模块的下游,且所述集尘模块与所述高压供电模块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荷电模块包括载板,设置于所述载板上的第一零电极,及设置于所述载板上并与所述第一零电极间隔相对的第一放电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零电极形成为波浪型电极板,所述波浪型电极板的厚度方向与所述净化流道的延伸方向同向布置,且所述波浪型电极板开设有过流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波浪型电极板形成有多个一一交替链接的凸部和凹部,所述第一放电极也为多个且与所述凸部和/或所述凹部的数量适配,所述第一放电极与所述凸部和/或所述凹部一一对应且间隔相对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模块包括框板,设置于所述框板内腔中的第二零电极,及设置于所述框板内腔中并与所述第二零电极间隔相对的第二放电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德峰陈昊胡祚才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智源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