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织物强力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1290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以自动更换传感器的电子织物强力机,其特征是在龙门框架结构的电子织物强力机上横梁内,有一由顶梁、侧柱和滑块构成的框架,框架内装有多个传感器,顶梁上开有与传感器数量相等的孔,孔内设置承压块。由一微电机带动框架沿导轨运动,当选择的传感器其承压块被与上夹钳相连压板压住时,微电机制动,传感器更换完毕。其优点是传感器更换简便迅速、不易损伤、使用寿命长、便于保存。(*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电子织物强力机,特别是使用多种量程传感器的电子织物强力机。目前,国际上较先进的电子织物强力机,如英国的INSTRON1122,在测量不同量程范围的试样时,需人工取下夹具及万向联接器,才能更换不同量程的传感器。更换一次传感器,既费时,又费力,且传感器频繁更换易受损伤,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测力精度和使用寿命。另外,对暂时不用的传感器还须单独保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装有多个传感器并能自动更换的电子织物强力机,使传感器的更换简便迅速,且不易受损伤,便于保存。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的采用龙门框架,双丝杠结构,由电机通过传动装置驱动双丝杆同步转动,活动横梁和下夹钳一起沿丝杆轴线方向作升降运动,还有上夹钳、微机自动控制系统、操作键盘、显示装置、传感器等构成电子织物强力机,其特点是有多个传感器安装在上横梁内一框架上,框架由顶梁、侧柱和底部的滑块构成,框架顶梁上开有与传感器数量相等的孔,孔内设有传感器承压块。传感器下部固定在滑块上,顶部对准顶梁孔内各自的承压块。需更换传感器时,有一由微机控制的微电机带动框架沿固定在上横梁内底板上的导轨运动,当与上夹钳相连的压板压在选择的传感器承压块上时,微电机制动,传感器更换完毕。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措施是将微电机装在滑块上,通过装在微电机上的齿轮和固定在导轨上的齿条传动,使传感器框架沿导轨运动。当框架内传感器较少时(2~4个),由微电机带动传感器框架沿导轨直线运动。当框架内传感器较多时(4个以上),由微电机带动传感器框架沿导轨圆周运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许多优点和积极效果1、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更换传感器省时、省力。2、由于传感器全部装在机内,传感器不易损伤,能保持原有测力精度,使用寿命长,且不必单独保存暂时不用的传感器。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传感器框架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传感器框架左视剖面图。本技术的实施例采用龙门框架双丝杠结构,由步进电机驱动,经齿形带轮、齿形带传动左、右丝杠同步转动,活动横梁和下夹钳沿丝杠轴线方向升降。参照图1、图2,传感器(9)框架安装在上横梁(7)内,它由顶梁(1)、侧柱(2)和滑块(14)构成,两个不同量程的传感器(9)安装在滑块(14)上,顶梁(1)上开有两个孔,孔内各装一传感器(9)承压块(11),各传感器(9)顶部分别对准各自的承压块(11)。在上横梁(7)内的底板(6)上设有一燕尾槽导轨(4),滑块(14)在导轨(4)内可以滑动。滑块(14)上有一由微机控制的微电机(13),微电机(13)上的齿轮(12)与固定在导轨(4)上的齿条(3)传动,使传感器(9)框架沿导轨(4)直线运动。当需要更换不同量程的传感器(9)时,按动操作键盘的按钮,微机自动控制系统发出指令,由微电机(13)带动传感器(9)框架沿导轨(4)运动,当选择的传感器(9)运动至仪器中心位置时,有一与上夹钳(8)相连的压板(10)内的钢球压入该传感器(9)承压块(11)上的缺口内,压板(10)内的微动开关发出到位信号,通过微机通知微电机(13)制动,传感器(9)更换完毕。在上横梁内底板(6)的两端各设一可被传感器(9)框架触动的限位开关(5)起限位保护作用。测试结果由微机进行数据处理,CRT屏幕显示,由打印机打印输出。权利要求1.一种由龙门框架、双丝杠、电机及传动装置、活动横梁、上横梁(7)、上夹钳(8)、下夹钳、传感器(9)、微机自动控制系统、操作键盘、显示装置等构成的电子织物强力机,其特征在于上横梁(7)内有一框架,框架上装有若干个传感器(9),框架由顶梁(1)、侧柱(2)和滑块(14)构成,顶梁(1)上开有与传感器(9)数量相等的孔,各传感器(9)的承压块(11)分别置于各孔内,传感器(9)底部固定在滑块(14)上,顶部对准顶梁(1)孔内各自的承压块(11),有一微机控制的微电机(13)带动框架沿固定在上横梁(7)内底板(6)上的导轨(4)运动,当与上夹钳(8)相连的压板(10)压在选择的传感器(9)承压块(11)上时,微电机(13)制动。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织物强力机,其特征在于微电机(13)固定在滑块(14)上,通过装在微电机(13)上的齿轮(12)与固定在导轨(4)上的齿条(3)传动,使传感器(9)框架沿导轨(4)运动。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织物强力机,其特征在于传感器(9)框架内装有2~4个传感器(9),由微电机(13)带动传感器(9)框架沿导轨(4)直线运动,在固定导轨(4)的底板(6)两端各设一可被传感器(9)框架触动的限位开关(5)。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织物强力机,其特征在于传感器(9)框架内有4个以上的传感器(9),由微电机(13)带动传感器(9)框架沿导轨(4)圆周运动。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以自动更换传感器的电子织物强力机,其特征是在龙门框架结构的电子织物强力机上横梁内,有一由顶梁、侧柱和滑块构成的框架,框架内装有多个传感器,顶梁上开有与传感器数量相等的孔,孔内设置承压块。由一微电机带动框架沿导轨运动,当选择的传感器其承压块被与上夹钳相连压板压住时,微电机制动,传感器更换完毕。其优点是传感器更换简便迅速、不易损伤、使用寿命长、便于保存。文档编号G01N3/00GK2109568SQ9123182公开日1992年7月8日 申请日期1991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1991年12月15日专利技术者王明德, 章均义 申请人:山东省纺织科学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龙门框架、双丝杠、电机及传动装置、活动横梁、上横梁(7)、上夹钳(8)、下夹钳、传感器(9)、微机自动控制系统、操作键盘、显示装置等构成的电子织物强力机,其特征在于上横梁(7)内有一框架,框架上装有若干个传感器(9),框架由顶梁(1)、侧柱(2)和滑块(14)构成,顶梁(1)上开有与传感器(9)数量相等的孔,各传感器(9)的承压块(11)分别置于各孔内,传感器(9)底部固定在滑块(14)上,顶部对准顶梁(1)孔内各自的承压块(11),有一微机控制的微电机(13)带动框架沿固定在上横梁(7)内底板(6)上的导轨(4)运动,当与上夹钳(8)相连的压板(10)压在选择的传感器(9)承压块(11)上时,微电机(13)制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明德章均义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纺织科学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