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院化验室做免疫试验用的电动混匀装置,由电路部分、机械部分及机壳组成,其特点是采用大口径弹簧托住托盘,托盘上放有反应板,在电动力的驱使下,托盘及反应板产生旋转式偏转运动,使得反应物能均匀混合,充分反应。它结构简单,功能齐全,容量大,工效高,对医院化验室做各种乳胶凝集试验,血型鉴定,交叉配合试验尤为适用。(*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院化验室做免疫试验用的电动混匀免疫反应装置。目前大、中、小医院化验室普遍开展的检验项目如乳胶妊娠试验、抗O、类风湿、C反应蛋白、血型鉴定、交叉配合试验等,其检验器材主要为一玻璃板(也称反应板),上面划分为若干小方格或划成小园圈,实验时将血液或尿液标本置于方格内,双手平端玻璃板做偏转运动,使标本和试剂随玻璃板偏转而流动,从而达到均匀混合之目的。转动时间为三到八分钟,再观看结果,该操作主要缺点是,费时、费力、工效低,并受低温影响。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积小、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不受温度影响,具有多种功能的电动混匀免疫反应装置。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自动免疫反应器,具有机壳[66],设在机壳上的时控旋纽[65],热源灯开关[64]、调速旋扭[63],工作旋扭[61],指示灯[62],热源灯[5],设在机壳内的控制电路[4]、电机[86]、传动机构[3]。其特殊之处在于在机壳上面的中部设置有弹簧[70],在弹簧上设有依次放置有海绵垫[71]和玻璃反应板[1]的托盘[72],在传动机构[3]的输出端设置有能使托盘做圆周偏转运动的托轮[91],在工作旋扭[61]和托轮[91]之间依次设置有由偏心轮[74],电源开关触动片[69]、传力杆[78]、杠杆[80]、活动盘[88]、托轮顶杆[90]所组成的能使托轮发生上下位移的控制机构。本技术技术解决方案中的传动机构[3],可以由与电机输出轴相连的蜗杆[83],与蜗杆相啮合的蜗轮[82]及其垂直设置的转轴[73],设在转轴中部的传动梢[89],外套在转轴中部并设有u形口,用其u形口套着传动梢的活动盘[88],设在活动盘上并与转轴[73]相平行的转轮顶杆[90]所组成。本技术技术解决方案中的托盘[72]的中部,可以固定有转动球[85],转动球的球体用球面副[92]与转轴[73]的顶部相连。本技术技术解决方案中的杠杆[80],可以制成“厂”形,其横面开有u形口,u形口处在活动盘[88]的底部并套转轴[73],其拐角处铰接在杠杆座[81]上。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实现了血液尿液免疫试验的自动操作,其体积小、结构简单,具有调速、加温照明、时控报讯,调整偏转角度等多种功能。经样机试用,操作方便,工作效率可提高十倍以上,对医院化验室做血液和尿液免疫试验(抗O、类风湿、妊娠试验、血型鉴定、交叉配合试验)尤为适应。 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外部立体图。附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图。附图3是本技术内部结构俯视图。附图4是本技术偏转机构传动图。附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电路原理示意图。实施例参见附图1-5,本实施例由控制电路[4]、机壳[66]、托盘[72]、传动机构[3]及弹簧[70]等部件组成。控制电路[4]由电阻R1~R27,电位器W1、W2,电容器C1~C14,晶体三极管BG1~BG9,晶体二极管D1~D12,双向可控硅SK,集成块IC1、IC2,电动机DJ[86],报讯扬声器Y、电源变压器B1电源容断器BX,电源开关K1,按如下接线方式连接而成,变压器B1初级通过电源开关K1,熔断器BX接电源插头,形成B1的次级接由二级管D5~D8,组成桥式整流电路,经桥式电路整流输出直流,桥式电路正极连接滤波电容C10和R17的“1”端,桥式电路的负极连接C10、C9、J2、D4、C8、R12、R11、R10、J1、D1、BG2发射极、C4、C3、BG1的发射极、J3-1、C11、R21、C12、BG8的发射极、D10、J3及IC1的“2”端、IC2的“2”端和R25的另一端。R17的“2”端连接有滤波电溶C9,和BG6的发射极,R14、R8、BG3的发射极、C5、R5、R4、R3、R2、R1。另外R17的“2”端还连接J3-2的定触片,IC1的“1”端、BG9的发射极、R23、R20、时控旋扭W1[65]的一端。220伏市电①端经BX1到电动机DJ[86]的公共端“a”端,市电②端连接到双向可控硅SK的“1”端、调速旋扭W2[63]和R26的一端。带有开关K2的热源灯G[5]接在220伏电源的正负极之间。机壳[66]呈扁平长盒形,在机壳表面前端有一阶梯,依次设有调速旋扭[63],工作旋扭[61],热源灯开关[64],时控旋扭[65]和指示灯[62]。表面部后端设有一热源灯[5],弹簧[70]置于机壳[66]上表面中央园孔中,其下端固定在弹簧座[67]上,上端与托盘[72]固定,托盘上面粘有海绵垫[71],海绵垫上放有玻璃反应板[1],托盘的下面中央,有一螺栓固定转动球头[85],球头与球面副[92]偶合,球面副为上下二片,上片用螺栓固在下片上,下片用螺栓固定在转轴[73]上,转轴中段有一传动梢[89],置于活动盘[88]上方的U形口中,活动盘一侧设有转轮顶杆[90],顶杆上端装有托轮[91]。活动盘[88]下部依次设有杠杆[80],转轴座[87],蜗轮[82]及平行左边与之啮合的蜗杆[83]和电机[86],杠杆[80]制成“厂”形,其横面开有U形口,转轴[73]置入其中,“厂”形杠杆的支点在其直角处,将支点用杠杆栓[79]与杠杆座[81]铰连,杠杆(80)的竖面与传力杆[78]一端相接触,传力杆的另一端设有电源开关触片[69],端尾与偏心轮[74]接触,其腰部为一传力杆座[77]用螺栓固定于底板[76]上,偏心轮固定在偏心轮轴[68]上,偏心轴中部和下端套置在旋扭座[75]中,上端与工作旋扭[61]固紧,工作旋扭可以控制传动机构[3]、电源开关K1和控制电路[4]。本实施例工作原理与操作过程如下首先将工作旋扭[61]调至预备工作状态0档位,此时反应板[1]处于水平位置。将血样或尿样与试剂依次滴入反应板[1]园圈内(一次可同时作10个样品),然后启动工作旋扭[61],从0至3档可根据需要调节,此时产生两个效果其一是偏心轮[74]触动传力杆[78],杠杆[80]及传动机构[3],使托盘[72]和反应板[1]向一方倾斜。其二是传力杆[78]端尾的电源开关触片[69]可触动电源开关K1,接通控制电路[4]。此时电源指示灯[62]发亮,电机[86]开始工作,其程序是正转30秒,停3秒,反转30秒,停3秒,如此反复。从而带动传动机构[3]使托盘[72]和反应板[1]做正反偏转运动,使反应物得到均匀混合,充分进行反应。同时按试验要求定好反应时间,可将时控旋扭[65]旋致所需档位,到时便有音乐报讯,告知操作人员试验时间已到,即将工作旋扭[61]复位至0。此时电源开关K1断开(热源灯开关K2未能断开),控制电路[4]失电,同时反应板[1]和托盘[72]随传动机构[3]和传力杆[78]的复位而成水平状态。然后可用直柄放大镜观察结果或将反应板[1]取下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最后关闭热源灯开关[64],机断电,整个操作结束。在工作中需要加快或减慢偏转速度时,可调节调速电位器W2[63]来实现。当工作温度较低时,可启动热源开关[64],使热源灯[5]发光加温,温度的强弱可扭动软管[60]高低来控制,达到实验要求。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免疫反应器,具有机壳,设在机壳上的时控旋纽,热源灯开关、调速旋扭,工作旋扭,指示灯,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免疫反应器,具有机壳[66],设在机壳上的时控旋纽[65],热源灯开关[64]、调速旋扭[63],工作旋扭[61],指示灯[62],热源灯[5],设在机壳内的控制电路[4]、电机[86]、传动机构[3]。其特征在于:在机壳上面的中部设置有弹簧[70],在弹簧上设有依次放置有海绵垫[71]和玻璃反应板[1]的托盘[72],在传动机构[3]的输出端设置有能使托盘做圆周偏转运动的托轮[91],在工作旋扭[61]和托轮[91]之间依次设置有由偏心轮[74],电源开关触动片[69]、传力杆[78]、杠杆[80]、活动盘[88]、托轮顶杆[90]所组成的能使托轮发生上下位移的控制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元,刘志军,
申请(专利权)人:刘建元,刘志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