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机控制器的水冷散热翅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10632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8: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电机控制器的水冷散热翅片结构,包括电机控制器壳体,电机控制器壳体上成型有均匀连续布置的第一U型槽,各第一U型槽两侧形成的板件为第一翅片,电机控制器壳体上还成型有均匀连续布置的第二U型槽,各第二U型槽两侧形成的板件为第二翅片,各第二翅片插入相应的第一U型槽内、且第一U型槽和第二U型槽形成连通的S形水冷散热流道,电机控制器壳体的两端分别成型有与S形水冷散热流道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该结构具有易于成型、成本低廉、适用性强、可增大散热面积、能提高散热效率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电机控制器的水冷散热翅片结构
本技术主要涉及电机控制器散热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机控制器的水冷散热翅片结构。
技术介绍
电机控制器(逆变器)是电动汽车的“三电”系统的重要组成,不同功率等级的电机控制器由于功率要求和成本控制的要求,会采用不同的电流等级的功率器件和散热方式。功率器件的温度控制是电机控制器可靠性与运行寿命的重要保证。常用的功率器件模块有直接水冷和间接水冷两种方式。直接水冷的模块自带散热针翅,常见为圆柱形和棱柱型针翅,散热效率更高,但模块成型成本更高,且需要密封。间接水冷的模块为平面的散热底面,紧密接触水冷板,靠水冷板散热结构散热,水冷板常见为直槽型和棱柱型结构,其散热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易于成型、成本低廉、适用性强、可增大散热面积、能提高散热效率的用于电机控制器的水冷散热翅片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电机控制器的水冷散热翅片结构,包括电机控制器壳体,所述电机控制器壳体上成型有均匀连续布置的第一U型槽,各第一U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电机控制器的水冷散热翅片结构,包括电机控制器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控制器壳体(1)上成型有均匀连续布置的第一U型槽(11),各第一U型槽(11)两侧形成的板件为第一翅片(12),所述电机控制器壳体(1)上还成型有均匀连续布置的第二U型槽(13),各第二U型槽(13)两侧形成的板件为第二翅片(14),各第二翅片(14)插入相应的第一U型槽(11)内、且第一U型槽(11)和第二U型槽(13)形成连通的S形水冷散热流道(15),所述电机控制器壳体(1)的两端分别成型有与S形水冷散热流道(15)连通的进水口(16)和出水口(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机控制器的水冷散热翅片结构,包括电机控制器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控制器壳体(1)上成型有均匀连续布置的第一U型槽(11),各第一U型槽(11)两侧形成的板件为第一翅片(12),所述电机控制器壳体(1)上还成型有均匀连续布置的第二U型槽(13),各第二U型槽(13)两侧形成的板件为第二翅片(14),各第二翅片(14)插入相应的第一U型槽(11)内、且第一U型槽(11)和第二U型槽(13)形成连通的S形水冷散热流道(15),所述电机控制器壳体(1)的两端分别成型有与S形水冷散热流道(15)连通的进水口(16)和出水口(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机控制器的水冷散热翅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控制器壳体(1)上设有两组所述S形水冷散热流道(15),两组所述S形水冷散热流道(15)呈对称布置、且共有所述进水口(16)和出水口(1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电机控制器的水冷散热翅片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鑫张雷陈建明沈丁建杨印博卢钢刘文斌齐师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