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芯的冷却增强结构与一种轴向磁场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0913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8: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铁芯的冷却增强结构与一种轴向磁场电机,属于电机技术领域,该冷却增强结构包括铁芯、壳体和热管,壳体的内部设有冷却水道,壳体用于安装铁芯的内壁上开设有与冷却水道连通的通孔,铁芯的底面开设有延伸至铁芯齿部内侧的盲孔,热管的一端伸入盲孔内且另一端贯穿通孔并伸入到冷却水道内,热管与通孔密封连接。本方案在铁芯与壳体之间布置有热管,并且使热管的一端伸入铁芯内部且另一端伸入壳体的冷却水道中,充分利用热管的快速导热特性,可以将铁芯内部的热量快速地传导到循环冷却液,从而使热量传递至电机外部。本方案有效地增强了电机的散热效率,且热管结构简单、便于布置,可进一步减小电机体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铁芯的冷却增强结构与一种轴向磁场电机
本技术涉及电机
,尤其涉及一种铁芯的冷却增强结构与一种轴向磁场电机。
技术介绍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人们对高功率电机的小型化、轻量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制约电机实现小型化和轻量化目标的主要因素是散热问题,电磁计算得出的电机体积不能满足散热需求,只能扩大体积、增加重量,这就导致了电机的过设计。电机在运行时,内部的铁芯和绕组会产生很多热量,电机的功率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意味着电机的散热压力也越大。现有技术中用于解决电机散热问题的方案,通常为导热胶和冷却液组合散热的方式。请参照图1和图2,现有的电机包括壳体01、铁芯02、线圈03,其中,壳体01中包含水道04,由图2剖视图可以看出,铁芯02的底面与壳体01贴合,两个面之间使用导热硅脂或导热胶填充缝隙,以保证铁芯02与壳体01完全贴合;线圈03装配在铁芯02的槽中。电机在运行时,铁芯02和线圈03会产生热量,这些热量通过水道04内部的循环冷却液传递到电机外部,以实现冷却功能。由于线圈03和铁芯02的热量只能通过铁芯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铁芯的冷却增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铁芯(4)、壳体(2)和热管(1),所述壳体(2)的内部设有冷却水道(3),所述壳体(2)用于安装所述铁芯(4)的内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冷却水道(3)连通的通孔(21),所述铁芯(4)的底面开设有延伸至铁芯齿部内侧的盲孔(41),所述热管(1)的一端伸入所述盲孔(41)内且另一端贯穿所述通孔(21)并伸入到所述冷却水道(3)内,所述热管(1)与所述通孔(21)密封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芯的冷却增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铁芯(4)、壳体(2)和热管(1),所述壳体(2)的内部设有冷却水道(3),所述壳体(2)用于安装所述铁芯(4)的内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冷却水道(3)连通的通孔(21),所述铁芯(4)的底面开设有延伸至铁芯齿部内侧的盲孔(41),所述热管(1)的一端伸入所述盲孔(41)内且另一端贯穿所述通孔(21)并伸入到所述冷却水道(3)内,所述热管(1)与所述通孔(21)密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芯的冷却增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21)位于所述壳体(2)内壁表面的一端设有沉孔密封面(22),所述热管(1)的外周设有与所述沉孔密封面(22)密封连接的密封凸缘(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铁芯的冷却增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凸缘(11)与所述沉孔密封面(22)之间通过焊接密封连接或通过密封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芯的冷却增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21)的中心线相对所述壳体(2)的内壁表面垂直布置,所述盲孔(41)的中心线相对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峥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盘毂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