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0732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8: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构造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电池壳、收容于所述电池壳中的电芯、以及填充于所述电池壳中的电解液;所述电芯由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隔膜、正极片、第二隔膜、负极片热敷合形成一体结构的复合片卷绕形成。该锂离子电池的电芯由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隔膜、正极片、第二隔膜、负极片热敷合形成一体结构的复合片卷绕形成,从而可提高卷绕效率,避免第一隔膜、正极片、第二隔膜、负极片出现错位,同时可减少人手接触进而避免粉尘和水汽的影响,实现最大限度的提高锂电池的品质,并且可以省去模切工艺,进而可减小毛刺产生,从而避免电池出现低压断裂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离子电池
本技术涉及电池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钢壳纽扣锂离子电池应用领域比较广泛,随着无线蓝牙耳机的兴起,钢壳纽扣锂离子电池增长幅度非常快,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但是传统的锂电池制备通常将极耳焊接在极片的空箔区,同时贴上绝缘胶纸,并段切成卷绕工序所需的一张一张极片,传统的锂电池制备时,通常需要将制片机制得的极片以及隔膜放置在卷绕设备上,再通过卷绕将正极片、负极片和隔膜三者卷绕在一起,那么因为有正极片、负极片和2层隔膜一起卷绕,很容易出现错位现象,导致品质风险;同时人手接触机会增加,容易导致粉尘、水汽等影响锂电池品质;再者,卷绕效率低下,人工成本上升。相关技术中还存在采用叠片方式形成柱状电芯,采用叠片方式制得的电芯,容易产生极片毛刺导致电池低压短路等风险,同时也容易产生错位而发生不可预知的风险,并且该叠片结构生产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锂离子电池。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电池壳、收容于所述电池壳中的电芯、以及填充于所述电池壳中的电解液;所述电芯由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隔膜、正极片、第二隔膜、负极片热敷合形成一体结构的复合片卷绕形成。优选地,所述第一隔膜的一侧涂覆有热熔性材料;所述第一隔膜涂覆有热熔性材料的一侧与所述正极片相对设置。优选地,所述第二隔膜的两侧均涂覆有与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相接的热熔性材料。优选地,所述热熔性材料包括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r>优选地,所述复合片的宽度为2~350mm。优选地,所述第一隔膜和所述第二隔膜对齐设置;所述第一隔膜、所述正极片、所述第二隔膜、所述负极片通过采用敷合制片设备热敷合形成一体结构的复合片。优选地,所述热敷合温度为45~85℃;和/或,所述热敷合时向所述复合片施加的压力为1T~2T。优选地,所述正极片包括正极基体以及涂覆在所述正极基体上的正极材料;和/或,所述负极片包括负极基体以及涂覆在所述负极片上的负极材料。优选地,所述电芯的两端分别设有正极耳和负极耳;所述正极耳设置在所述正极片上;所述负极耳设置在所述负极片上。优选地,所述电池壳包括上盖以及与所述上盖配合的下盖。实施本技术的锂离子电池,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锂离子电池的电芯由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隔膜、正极片、第二隔膜、负极片热敷合形成一体结构的复合片卷绕形成,从而可提高卷绕效率,避免第一隔膜、正极片、第二隔膜、负极片出现错位,同时可减少人手接触进而避免粉尘和水汽的影响,实现最大限度的提高锂电池的品质,并且可以省去模切工艺,进而可减小毛刺产生,从而避免电池出现低压断裂的风险。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制备本技术锂离子电池的电芯复合片的敷合制片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用于锂离子电池的敷合制片设备制得的复合片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复合片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锂离子电池的锂离子电芯复合片制备方法的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图1示出了本技术用于锂电池的敷合制片设备的一些优选实施例。该用于锂电池的敷合制片设备可用于将第一隔膜100b、正极片100a、第二隔膜100d、以及负极片100c热敷合形成一体结构的复合片100,进而可便于卷绕设备卷绕,可提高卷绕效率,避免第一隔膜、正极片、第二隔膜、负极片出现错位,同时可减少人手接触进而避免粉尘和水汽的影响,实现最大限度的提高锂电池的品质。如图1所示,该用于锂电池的敷合制片设备可包括安装架10、第一供料组件20、两组第二供料组件30、第三供料组件40以及热敷合组件50。该安装架10可用于供该第一供料组件20、两组第二供料组件30、第三供料组件40以及热敷合组件50安装。该第一供料组件20可设置于该安装架10上,其可用于供应正极片100a,该两组第二供料组件30可设置在该安装架10上,且其可位于该第一供料组件20的两侧,其可用于向该正极片100a两侧分别供应第一隔膜100a和第二隔膜100b。该第三供料组件40可设置在该安装架10上,其可与该第一供料组件20并排设置,其可向该第二隔膜100d相背于正极片100a的一侧供应负极片100c。该热敷合组件50可设置在该安装架10上,且位于该供料方向方向上,其可将依次重叠的第一隔膜100b、正极片100a、第二隔膜100以及负极片100c热敷合形成一体结构,进而可制得复合片100,以便于卷绕。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安装架10可包括安装板,该安装板可平放置一些平台上或者垂直放置于一些平台上,当然,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安装架10可不限于包括安装板。该安装板可以为钢板,可以理解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安装板可不限于钢板。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供料组件20可包括第一供料辊21。该第一供料辊21可沿垂直于该安装板的方向设置于该安装板上。该第一供料辊21可以为固定辊,其可供该正极片卷放置。使用时,该正极片卷可套设于该第一供料辊21上。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每组该第二供料组件30可包括第二供料辊31。该第二供料辊31可设置于该正极片的一侧,具体地,该两组第二供料组件30的第二供料辊31可位于该正极片100a的两侧,其可沿垂直于该安装板的方向设置于该安装板上,其可为固定辊,其可分别供该第一隔膜卷和第二隔膜卷放置。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三供料组件40可包括第三供料辊41。该第三供料辊41可设置于该第二隔膜100d相背于该正极片100a的一侧,其可沿垂直于该安装板的方向设置于该安装板上,其可为固定辊,其可用于供该负极片卷放置。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热敷合组件50可与该第一供料组件20、第二供料组件30、第三供料组件40间隔设置。该热敷合组件50可包括两个固定架51、与该两个固定架51对应设置的两个加热辊52以及与该两个加热辊52对应连接的驱动机构。该两个固定架51可设置于该安装架10上,且其可并排且间隔设置,其可用于供该两个加热辊52安装。该两个加热辊52可设置在该安装架10上,且其可分别安装于该固定架51中,该两个加热辊52可并排且间隔设置,其可用于对依次叠放的第一隔膜100b、正极片100a、第二隔膜100d、负极片100c进行加热,使得其通过热敷合形成一体结构的复合片100。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两个加热辊52之间的间隔可与第一隔膜100b、正极片100a、第二隔膜100d、负极片100c的厚度之和相适配,进而可将该第一隔膜100b、正极片100a、第二隔膜100d、负极片100c压铸形成一体结构。该驱动机构可以为两个,其可与该两个加热辊52对应连接,以分别带动该两个加热辊52转动。通过热敷合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壳、收容于所述电池壳中的电芯、以及填充于所述电池壳中的电解液;/n所述电芯由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隔膜(100b)、正极片(100a)、第二隔膜(100d)、负极片(100c)热敷合形成一体结构的复合片(100)卷绕形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壳、收容于所述电池壳中的电芯、以及填充于所述电池壳中的电解液;
所述电芯由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隔膜(100b)、正极片(100a)、第二隔膜(100d)、负极片(100c)热敷合形成一体结构的复合片(100)卷绕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膜(100b)的一侧涂覆有热熔性材料;所述第一隔膜(100b)涂覆有热熔性材料的一侧与所述正极片(100a)相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膜(100d)的两侧均涂覆有与所述正极片(100a)和所述负极片(100c)相接的热熔性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熔性材料包括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片(100)的宽度为2~35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膜(1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顺昌袁卉军龙翔张国民党海涛简爱军汪小林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倍特力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