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的制造方法以及电池技术

技术编号:2607065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电池的制造方法以及电池。电池的制造方法包括:卷绕正负的所述电极板(20、30)和所述间隔体(40)而形成所述电极卷绕体,以使所述间隔体(40)成为卷绕完成后的所述电极卷绕体中的最外周的方式,切断正负的所述电极板(20、30)以及所述间隔体(40)的未卷绕部分,将切断后的未卷绕部分进而卷绕到所述电极卷绕体,将所述间隔体(40)的末端部(43)的宽度方向的一部分固定到所述电极卷绕体,在所述间隔体(40)的所述电极卷绕体中的最外周部分的宽度方向两端部(44)的正或者负的电极板(20、30)的电极活性物质非涂敷部(25、35)上的处所进行热熔敷,将所述宽度方向两端部(44)固定到所述电极卷绕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的制造方法以及电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将电极板和间隔体卷绕而成的电极卷绕体的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作为这种电池及其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可以举出日本特开2017-059395记载的例子。在该文献记载的电池中,用粘接带固定电极卷绕体的最外周中的间隔体的末端部。由此,使得间隔体的最外周部分不易卷缩。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在上述技术中,有电极卷绕体中的间隔体的最外周部分卷缩的情况。其理由在于,在间隔体的末端部中宽度方向的两端部未被固定。如果间隔体的最外周部分即便部分性地卷缩的状态下插入到电池的外装容器,则在插入时与通常不同的应力被施加到间隔体。因此,有间隔体破损而导致内部短路的情况。如果在末端部的全宽范围粘贴粘接带则不应产生间隔体的卷缩,但在间隔体的宽度方向的端部的区域中,在其下的电极卷绕体的电极板之间有间隙。该区域是仅存在正负的电极板中的一方的区域,进而位于电极板中的无电极活性物质层的非涂敷部之上。这样,在间隙多的区域之上按压并粘贴粘接带时,其自身有时使电极板破损。本专利技术提供在制造时不产生间隔体的最外周部分的卷缩、并且也不产生电极板的破损的电池及其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案涉及电池的制造方法。所述电池具有将正负的电极板和间隔体卷绕而成的电极卷绕体,所述正负的电极板是具有电极活性物质涂敷部和电极活性物质非涂敷部的带状的集电箔,所述非涂敷部设置于所述集电箔的宽度方向的一方的端部,所述间隔体是带状,具有将所述电极活性物质涂敷部全部覆盖而到达所述非涂敷部的一部分的宽度,所述电极卷绕体具有中央部、正极连接部、以及负极连接部,所述中央部存在正负的所述电极板和所述间隔体,所述正极连接部仅存在向所述中央部的一方侧突出的正的电极板的所述非涂敷部的一部分,所述负极连接部仅存在向所述中央部的另一方侧突出的负的电极板的所述非涂敷部的一部分。所述电池的制造方法包括:将正负的所述电极板和所述间隔体卷绕而形成所述电极卷绕体,以使所述间隔体成为卷绕完成后的所述电极卷绕体中的最外周的方式切断正负的所述电极板以及所述间隔体的未卷绕部分,将与所述电极卷绕体连接的正负的所述电极板以及所述间隔体的切断后的未卷绕部分进而卷绕到所述电极卷绕体,将所述间隔体的作为被切断的处所的末端部的宽度方向的一部分固定到所述电极卷绕体,在所述间隔体的所述电极卷绕体中的最外周部分的宽度方向两端部的正的电极板的所述非涂敷部或者负的电极板的所述非涂敷部上的处所进行热熔敷而将所述宽度方向两端部固定到所述电极卷绕体。在上述方案的电池的制造方法中,在制造电极卷绕体时,使用在带状的集电箔留下宽度方向的一方的端部的非涂敷部而形成电极活性物质涂敷部而成的正负的电极板、和将电极活性物质涂敷部全部覆盖而到达非涂敷部的一部分的宽度的带状的间隔体。首先,将电极板和间隔体卷绕而形成电极卷绕体。此时,在电极卷绕体中,形成中央部、其一方侧的正极连接部、以及另一方侧的负极连接部。在卷绕完成以前,切断正负的电极板以及间隔体的未卷绕部分。由此,间隔体成为卷绕完成后的电极卷绕体中的最外周。在卷绕完成以后,将间隔体的末端部的宽度方向的一部分固定到电极卷绕体。进而,将间隔体的最外周部分的宽度方向两端部通过热熔敷固定到电极卷绕体。热熔敷处所是正的电极板的所述非涂敷部或者负的电极板的所述非涂敷部上的处所。在热熔敷时,末端部的宽度方向的一部分已经被固定到电极卷绕体,所以对间隔体施加张力。由此,防止产生间隔体的卷起。并且,在电极板、间隔体中也不会产生由于热熔敷引起的破损。在上述方案的电池的制造方法中,也可以通过以跨越所述末端部的一部分之上的方式将粘接带粘贴到所述电极卷绕体,将所述末端部的宽度方向的一部分固定到所述电极卷绕体。在上述方案的电池的制造方法中,也可以使用顶端的正面被设为倾斜面的探头进行所述热熔敷,也可以在所述热熔敷中,在所述探头的所述正面的由于倾斜而最凸出的部位朝向远离所述正的电极板的所述电极活性物质涂敷部以及所述负的电极板的所述电极活性物质涂敷部的一侧,所述探头的所述正面的最凹陷的部位朝向接近所述正的电极板的所述电极活性物质涂敷部以及所述负的电极板的所述电极活性物质涂敷部的一侧的状态下,使升温到所述间隔体的熔点以上的温度的所述正面接触到最外周部分的所述间隔体的外表面。由此,热熔敷时的电极板、间隔体的破损抑制变得更可靠。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案涉及电池。所述电池具有卷绕正负的电极板和间隔体的电极卷绕体,所述正负的电极板是具有电极活性物质涂敷部和电极活性物质的非涂敷部的带状的集电箔,所述非涂敷部设置于所述集电箔的宽度方向的一方的端部,所述间隔体是带状,所述电极卷绕体具有中央部、正极连接部、以及负极连接部,所述中央部存在正负的所述电极板和所述间隔体,所述正极连接部仅存在向所述中央部的一方侧突出的正的电极板的所述非涂敷部的一部分,所述负极连接部仅存在向所述中央部的另一方侧突出的负的电极板的所述非涂敷部,所述电极卷绕体的最外周是所述间隔体,所述间隔体的所述电极卷绕体中的最外周部分在其宽度方向两端部的正的电极板的所述非涂敷部或者负的电极板的所述非涂敷部上的处所具有固定到所述电极卷绕体的热熔敷处所。在上述方案的电池中,在电极卷绕体的最外周的间隔体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形成有热熔敷处所。由此,间隔体的最外周的宽度方向两端被固定到电极卷绕体,设为不会产生卷起的状态。在该电池中,也不会产生由于间隔体的卷起引起的弊病、电极板、间隔体的固定处理时的破损。上述方案的电池也可以还具有跨越所述电极卷绕体的最外周中的所述间隔体的末端部的一部分而粘贴的粘接带。由此,间隔体的卷起的抑制更加良好。根据本结构,提供在制造时不产生间隔体的最外周部分的卷缩并且也不产生电极板的破损的电池的制造方法以及电池。附图说明下面将参考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和工业意义,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并且其中: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池的整体结构的透视立体图。图2是示出构成电极卷绕体的电极板以及间隔体的示意图。图3是将作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池的构成要素的电极卷绕体表示为单体的立体图。图4是示出电极卷绕体的制造过程的流程图。图5是示出卷绕以及切断的工序的示意图。图6是示出在电极卷绕体中产生间隔体的卷起的状况的立体图。图7是示出利用热熔敷用探头的热熔敷的图。图8是示出向熔敷工序搬送电极卷绕体的状况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将本专利技术具体化的实施方式。本方式是将本专利技术具体化为图1所示的电池及其制造方法的例子。图1的电池1是将电极卷绕体10封入到方形的外装壳体13而成的。外装壳体13具有盖部分14和本体部分15。在电池1中还设置有正负的对外端子16、17。对外端子16、17从外装壳体13部分性地突出。在外装壳体13的内部,通过集电部件11、12连接对外端子16、17和电极卷绕体10。电极卷绕体10是将带状的正负的电极板与带状的间隔体一起卷绕而成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的制造方法,/n所述电池具有将正负的电极板和间隔体卷绕而成的电极卷绕体,所述正负的电极板是具有电极活性物质涂敷部和电极活性物质非涂敷部的带状的集电箔,所述电极活性物质非涂敷部设置于所述集电箔的宽度方向的一方的端部,所述间隔体是带状,具有将所述电极活性物质涂敷部全部覆盖而到达所述电极活性物质非涂敷部的一部分的宽度,所述电极卷绕体具有中央部、正极连接部、以及负极连接部,所述中央部存在正负的所述电极板和所述间隔体,所述正极连接部仅存在向所述中央部的一方侧突出的正的电极板的所述电极活性物质非涂敷部的一部分,所述负极连接部仅存在向所述中央部的另一方侧突出的负的电极板的所述电极活性物质非涂敷部的一部分,/n所述电池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n将正负的所述电极板和所述间隔体卷绕而形成所述电极卷绕体,/n以使所述间隔体成为卷绕完成后的所述电极卷绕体中的最外周的方式,切断正负的所述电极板以及所述间隔体的未卷绕部分,/n将与所述电极卷绕体连接的正负的所述电极板以及所述间隔体的切断后的未卷绕部分进而卷绕到所述电极卷绕体,/n将所述间隔体的作为被切断的处所的末端部的宽度方向的一部分固定到所述电极卷绕体,/n在所述间隔体的所述电极卷绕体中的最外周部分的宽度方向两端部的正的电极板的所述电极活性物质非涂敷部或者负的电极板的所述电极活性物质非涂敷部上的处所进行热熔敷,将所述宽度方向两端部固定到所述电极卷绕体。/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422 JP 2019-0809971.一种电池的制造方法,
所述电池具有将正负的电极板和间隔体卷绕而成的电极卷绕体,所述正负的电极板是具有电极活性物质涂敷部和电极活性物质非涂敷部的带状的集电箔,所述电极活性物质非涂敷部设置于所述集电箔的宽度方向的一方的端部,所述间隔体是带状,具有将所述电极活性物质涂敷部全部覆盖而到达所述电极活性物质非涂敷部的一部分的宽度,所述电极卷绕体具有中央部、正极连接部、以及负极连接部,所述中央部存在正负的所述电极板和所述间隔体,所述正极连接部仅存在向所述中央部的一方侧突出的正的电极板的所述电极活性物质非涂敷部的一部分,所述负极连接部仅存在向所述中央部的另一方侧突出的负的电极板的所述电极活性物质非涂敷部的一部分,
所述电池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将正负的所述电极板和所述间隔体卷绕而形成所述电极卷绕体,
以使所述间隔体成为卷绕完成后的所述电极卷绕体中的最外周的方式,切断正负的所述电极板以及所述间隔体的未卷绕部分,
将与所述电极卷绕体连接的正负的所述电极板以及所述间隔体的切断后的未卷绕部分进而卷绕到所述电极卷绕体,
将所述间隔体的作为被切断的处所的末端部的宽度方向的一部分固定到所述电极卷绕体,
在所述间隔体的所述电极卷绕体中的最外周部分的宽度方向两端部的正的电极板的所述电极活性物质非涂敷部或者负的电极板的所述电极活性物质非涂敷部上的处所进行热熔敷,将所述宽度方向两端部固定到所述电极卷绕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的制造方法,其中,
通过以跨越所述末端部的一部分之上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櫻井贵宏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