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汇流排组件及电池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0723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8: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汇流排组件及电池模组,所述汇流排组件包括多个汇流排单元,所述多个汇流排单元依次相连形成一体结构,相邻汇流排单元的连接处设有易撕部,使每个汇流排单元在拆卸力作用下能够通过所述易撕部与其他汇流排分离。所述电池模组的汇流排是从所述汇流排组件上分离下来的汇流排。所述汇流排组件可以分离形成不同长度的汇流排,从而能够满足不同规格的电池模组的组装要求,而不需要为每种规格的电池模组预先备好固定长度的汇流排,所以能够避免因固定长度的汇流排短缺而影响电池模组的生产进程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汇流排组件及电池模组
本技术涉及汇流元件
,特别是涉及一种汇流排组件及采用从该汇流排组件上分离下来的汇流排的电池模组。
技术介绍
电池模组是电池包的核心部件。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电芯和用于将电芯串联在一起的汇流排,不同规格的电池模组的电芯数量不同,所以对应需要的汇流排长度也不同。现有技术中,设置了多种规格的汇流排,各种规格的汇流排的长度一定,无法改变,不同规格的汇流排的长度不同,组装电池模组时,按照需求选择对应规格的汇流排。当对应规格的汇流排短缺时,就需要停工等待补货,这会影响电池模组的生产进程。有鉴于此,如何避免电池模组的生产进程受汇流排影响,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汇流排组件,所述汇流排组件包括多个汇流排单元,所述多个汇流排单元依次相连形成一体结构,相邻汇流排单元的连接处设有易撕部,使每个汇流排单元在拆卸力作用下能够通过所述易撕部与其他汇流排单元分离。由于每个汇流排单元均能够通过易撕部与其他汇流排单元分离,所以组装电池模组时,可以根据需要从汇流排组件上分离下所需长度的汇流排。由于该汇流排组件可以分离形成不同长度的汇流排,从而能够满足不同规格的电池模组的组装要求,而不需要为每种规格的电池模组预先备好固定长度的汇流排,所以能够避免因固定长度的汇流排短缺而影响电池模组的生产进程的问题。可选地,所述连接处通过预制压痕形成所述易撕部。可选地,所述连接处预制有两道压痕,两道所述压痕沿所述汇流排组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两道所述压痕之间的区域形成所述易撕部。可选地,所述压痕为连续压痕。可选地,所述多个汇流排单元包括位于两端的端部汇流排单元和位于两个端部汇流排单元之间的中间汇流排单元,所述端部汇流排单元设有用于与电池模组的输出极连接的连接孔。可选地,所述端部汇流排单元的外端沿所述汇流排组件的长度方向向外延伸形成凸出部,所述连接孔设置在所述凸出部上。可选地,每个所述端部汇流排单元上设有两个所述连接孔,两个所述连接孔沿所述汇流排组件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可选地,所述端部汇流排单元和所述中间汇流排单元均设有用于与电芯的极耳焊接的焊接孔。可选地,所述中间汇流排单元的数量为多个,各个所述中间汇流排单元的长度全部相同或者部分相同或者全部不同。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包括电芯和汇流排,所述汇流排是从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汇流排组件上分离下来的汇流排。由于上述汇流排组件具有上述技术效果,所以采用从上述汇流排组件上分离下来的汇流排的电池模组也具有上述技术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汇流排组件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端部汇流排单元,11凸出部;2中间汇流排单元;3压痕,4易撕部;a连接孔,b焊接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该汇流排组件包括14个汇流排单元,需要说明的是,实际实施时汇流排单元的数目不局限14个,可以是更多个或者更少个,只要保证不少于两个即可。图中,14个汇流排单元以其端部边缘依次相连形成一体结构。可以理解,汇流排单元的端部边缘是指汇流排单元长度方向上的最边侧位置。并且,相邻汇流排单元的连接处设有易撕部4,使每个汇流排单元在拆卸力作用下能够通过所述易撕部4与其他汇流排单元分离。由于每个汇流排单元均能够通过易撕部4与其他汇流排单元分离,所以组装电池模组时,可以根据需要从汇流排组件上分离下所需长度的汇流排,比如,若使汇流排组件在左数第三个易撕部4处断开的话,左侧的三个汇流排单元就会分离下来,从而形成较短的汇流排;若使汇流排组件在左数第六个易撕部4处断开的话,左侧的六个汇流排单元就会分离下来,从而形成较长的汇流排。因此,该汇流排组件可以分离形成不同长度的汇流排,从而能够满足不同规格的电池模组的组装要求,而不需要为每种规格的电池模组预先备好固定长度的汇流排,所以能够避免因固定长度的汇流排短缺而影响电池模组的生产进程的问题。具体的,可以通过在相邻汇流排单元的连接处预制压痕3形成易撕部4,这种方式比较容易实施,实施成本低。当然,实际实施时,也可通过其他方式形成易撕部4,比如通过在连接处设置缩颈结构形成易撕部4。图示方案中,每个连接处预制有两道压痕3,两道压痕3沿汇流排组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两道压痕3之间的区域形成易撕部4,这样设置,分离汇流排单元时,直接撕除相应位置的易撕部4即可,不会对汇流排单元本身造成损伤。当然,实际实施时,也可使每个连接处仅预制一道压痕3,预制一道压痕3的情况下,分离汇流排单元时,沿压痕3弯折汇流排单元即可。优选的,压痕3为连续压痕,也就是说,压痕3上没有断点,这样设置,压痕处的强度较大,能够防止汇流排单元正常使用过程中断开,从而保证了汇流排单元的汇流性能。具体的,汇流排组件包括位于两端的端部汇流排单元1和位于两个端部汇流排单元1之间的中间汇流排单元2,端部汇流排单元1设有连接孔a。当应用于电池模组时,螺栓穿过端部汇流排单元1的连接孔a拧接于电池模组的输出极上,使端部汇流排单元1与电池模组的输出极导通。图示方案中,端部汇流排单元1的外端沿汇流排组件的长度方向向外延伸形成凸出部11,可以理解,外端是指远离汇流排组件长度向中心的一端。上述连接孔a设置在凸出部11上,这样便于端部汇流排单元1与电池模组的输出极的连接。图示方案中,每个端部汇流排单元1上设有两个连接孔a,两个连接孔a沿汇流排组件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这样,利于保证端部汇流排单元1与电池模组的输出极的连接可靠性,从而能够防止端部汇流排单元1与电池模组的输出极接触不良的问题。具体的,端部汇流排单元1和中间汇流排单元2均设有焊接孔b。当应用于电池模组时,端部汇流排单元1和中间汇流排单元2均通过焊接孔b与电池模组的电芯的极耳焊接固定。电芯的极耳一般自电芯的上表面引出。具体的,中间汇流排单元2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图中为12个),当为多个时,各个中间汇流排单元2的长度可以全部相同,也可以部分相同,还可以全部不同。此外,本技术提供的电池模组包括电芯和汇流排,其汇流排是从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汇流排组件上分离下来的汇流排。以上对本技术所提供的用于电池模组的汇流排组件及电池模组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汇流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排组件包括多个汇流排单元,所述多个汇流排单元依次相连形成一体结构,相邻汇流排单元的连接处设有易撕部(4),使每个汇流排单元在拆卸力作用下能够通过所述易撕部(4)与其他汇流排单元分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汇流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排组件包括多个汇流排单元,所述多个汇流排单元依次相连形成一体结构,相邻汇流排单元的连接处设有易撕部(4),使每个汇流排单元在拆卸力作用下能够通过所述易撕部(4)与其他汇流排单元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汇流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处通过预制压痕(3)形成所述易撕部(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汇流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处预制有两道压痕(3),两道所述压痕(3)沿所述汇流排组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两道所述压痕(3)之间的区域形成所述易撕部(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汇流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痕(3)为连续压痕。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汇流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汇流排单元包括位于两端的端部汇流排单元(1)和位于两个端部汇流排单元(1)之间的中间汇流排单元(2),所述端部汇流排单元(1)设有用于与电池模组的输出极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闻皓岩宋雷雷朱彤
申请(专利权)人:东软睿驰汽车技术沈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