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宽度双接头袋型二次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7053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超大宽度袋型二次电池,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袋型二次电池包括:电极组件,包括正极板、负极板以及分离膜;袋,包覆所述电极组件;以及电极接头,连接在所述电极组件的两端,并且突出到袋的外部,其中,连接在所述电极组件的两端的电极接头分别包括2个以上的正极接头和负极接头,在将连接有电极接头的第一方向的棱的长度设为Hc,将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且除电极接头突出的长度以外的第二方向的棱的长度设为Wc时,二次电池具有Wc/Hc>4的超大宽度,从而可以提高车辆的搭载效率和能量密度且不会增加内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大宽度双接头袋型二次电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袋型二次电池,更详细地,涉及一种在电极接头之间具有大宽度的超大宽度袋型二次电池。
技术介绍
二次电池作为用以解决使用化石燃料的现有的汽油车辆、柴油车辆等的大气污染等的方案而提出的电动车辆(EV)、混合动力车辆(HEV)等的动力源而受到瞩目。另一方面,为了将二次电池搭载在车辆,需要解决改善能量密度和解除空间限制的技术问题,尤其,为了空间上的效率而将电池组设置在车辆的底部,此时需要一种电池单元,其电极接头之间的棱长度显著大于设置有电极接头的棱。但是,由于大宽度或超大宽度电池单元的电极接头之间的长度变长,使得单元内阻增加,从而导致电力损失增加,并且由于电池单元的各区域的温度差大,使得电池单元的性能降低,寿命也减少,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在减少单元的内阻的同时,实现大宽度的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而提出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不增加电池单元内阻的同时,实现超大宽度的超大宽度袋型二次电池。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计超大宽度袋型二次电池所需的电极接头结构、电极组件以及电极接头的连接结构。(二)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袋型二次电池包括:电极组件,包括正极板、负极板以及分离膜;袋,包覆所述电极组件;以及电极接头,连接在所述电极组件的两端,并且突出到袋的外部,其特征在于,连接在所述电极组件的两端的电极接头分别包括2个以上的正极接头和负极接头,在将连接电极接头的第一方向的棱的长度设为Hc,将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且除电极接头突出的长度以外的第二方向的棱的长度设为Wc时,Wc/Hc>4。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优选地,Wc/Hc>5,更优选地,Wc/Hc>7。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接头和所述负极接头的第二方向的棱两端具有厚度沿着第一方向逐渐减小的形状。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连接有所述电极接头的连接部中以包覆电极接头的形态设置密封膜,以在密封袋时保护电极接头,所述密封膜以分别包覆正极接头和负极接头的形态设置。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第二方向的棱的长度Wc为300mm以上,第一方向的棱的长度Hc为70mm以上。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将所述正极接头的厚度设为t1,将所述负极接头的厚度设为t2时,0.3mm<t1<1.5mm,1.0<t1/t2<2.0。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将所述正极接头的宽度设为Wt1,将所述负极接头的宽度设为Wt2时,0.3<(Wt1+Wt2)/Hc<0.6。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将包覆所述正极接头的正极接头密封膜的宽度设为Ws1,将包覆所述负极接头的负极接头密封膜的宽度设为Ws2时,0.4<(Ws1+Ws2)/Hc<1.2。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将包覆正极接头的正极接头密封膜的一端与包覆负极接头的负极接头密封膜的一端之间的距离设为Wsg时,0.08<Wsg/(Ws1+Ws2)<0.32。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所述袋的一侧棱形成包覆所述电极组件的弯曲部,在所述袋的另一侧棱形成接合袋的两端的密封部。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电池模块包括上述的袋型二次电池而组成。(三)有益效果通过如上结构,本专利技术的袋型二次电池可以在实现最大限度的空间效率和最优能量密度的状态下搭载在车辆上。另外,本专利技术的袋型二次电池通过实现可对应于车辆的宽度的超大宽度,不仅可以减少电池组的部件数量,还可以提高生产性、降低成本,并且可通过使用超大宽度的电极组件来提升能量密度。另外,为了在不增加内阻的情况下实现超大宽度,提出了在设置有相对窄的电极接头的棱设置多个电极接头的方案,尽管电极接头的数量和厚度增加,也可以提高连接部中的密封性能。另外,通过只在一侧棱上形成袋的密封部,扩大独立的冷却部件和电极组件的面面接触的面积,因此可以提高冷却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袋型二次电池的立体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袋型二次电池的平面图。图3的(a)是一般袋型二次电池的平面图,(b)是比较例的超大宽度袋型二次电池的平面图。图4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5是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袋型二次电池的电极接头方向观察的主视图。图6是图2的X-X'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000:袋型二次电池100:电池单元110:电极组件120:袋121:弯曲部122:密封部130:连接部131:正极接头密封膜132:负极接头密封膜200:电极接头210:正极接头211:正极接头棱220:负极接头221:负极接头棱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优点、特征以及其实现方法可参照附图和下述详细说明的实施例而变得明确。但是,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以下公开的实施例,可以以各种不同方式来实现,本实施例是为了更加完整地公开本专利技术并且向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完整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提供的,本专利技术仅由权利要求的范围来确定。在整个说明书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组件。在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时,当认为对公知功能或结构的具体说明可能会对本专利技术的主旨造成不必要的混淆时,将省略对其的详细说明。并且,下述的术语是考虑到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的功能而定义的,其会根据使用者、操作者的意图或惯例等而有所不同。因此,对术语的定义应基于在本说明书中的整体内容而确定。下面,参照附图,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池模块进行说明。图1和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袋型二次电池1000的立体图和平面图,参照图1和图2,本专利技术的袋型二次电池1000被配置为包括:电池单元100,由袋120包覆包括正极板、负极板以及分离膜的电极组件110;以及电极接头200,连接到电池单元100的两端,此时,在将连接电极接头200的第一方向的棱的长度设为Hc,将与第一方向正交且除电极接头突出的长度以外的第二方向的棱的长度设为Wc时,其特征在于,Wc/Hc>4,另外,两端的电极接头200分别包括2个以上的正极接头210和负极接头220。此时,可以将第二方向的棱的长度Wc延伸并形成为Wc/Hc>5,并且可以将第二方向的棱的长度Wc进一步延伸并形成为Wc/Hc>7。一般的袋型二次电池具有大约300mm左右的宽度Wc,并且通常设计至600mm左右的大宽度,但是为了在将二次电池设置在车辆的底部时,实现最大限度的空间效率和最优能量密度,在本专利技术中研究出一种超大宽度袋型二次电池,其将二次电池的高度Hc降低,并且具有可对应于车辆的宽度的大宽度Wc。在本专利技术中,将连接有电极接头200的第一方向的棱的长度(高度)Hc设计为60~80mm的范围,此时,将宽度Wc设计为大于240mm,从而提供Wc/Hc>4的超大宽度型二次电池。作为另一实施例,将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袋型二次电池,包括:/n电极组件,包括正极板、负极板以及分离膜;/n袋,包覆所述电极组件;以及/n电极接头,连接在所述电极组件的两端,并且突出到袋的外部,/n其中,连接在所述电极组件的两端的所述电极接头分别包括2个以上的正极接头和负极接头,/n在将连接有电极接头的第一方向的棱的长度设为Hc,将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且除电极接头突出的长度以外的第二方向的棱的长度设为Wc时,Wc/Hc>4。/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415 KR 10-2019-0043771;20191202 KR 10-2019-011.一种袋型二次电池,包括:
电极组件,包括正极板、负极板以及分离膜;
袋,包覆所述电极组件;以及
电极接头,连接在所述电极组件的两端,并且突出到袋的外部,
其中,连接在所述电极组件的两端的所述电极接头分别包括2个以上的正极接头和负极接头,
在将连接有电极接头的第一方向的棱的长度设为Hc,将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且除电极接头突出的长度以外的第二方向的棱的长度设为Wc时,Wc/Hc>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袋型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正极接头和所述负极接头的第二方向的棱两端具有厚度沿着第一方向逐渐减小的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袋型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
在连接有所述电极接头的连接部中以包覆电极接头的形态设置密封膜,以在密封袋时保护电极接头,
所述密封膜以分别包覆正极接头和负极接头的形态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袋型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
第二方向的棱的长度Wc为300mm以上,
第一方向的棱的长度Hc为70mm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袋型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
在将所述正极接头的厚度设为t1,将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东洲金镇高李宝铉
申请(专利权)人:SK新技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