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出极组件及电池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0723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8: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输出极组件及电池模组。该电池模组的端板上设有两个输出极组件。输出极组件包括极耳、极耳支撑件和极耳罩盖。极耳支撑件和极耳罩盖相互卡合,组成一个具有具有出线口和极耳进出口的盒体。出线口和极耳进出口位于两个相互垂直的面。极耳呈Z形,一端固定在盒体内,另一端通过极耳进出口连接电池模组的电池电极。出线口用于连接铜排的进出。极耳支撑件通过底部的方形插件和T形插件与端板卡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配简单,并且能够保证铜排连接的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出极组件及电池模组
本技术涉及电池模组,特别涉及电池模组的输出极结构。
技术介绍
电池模组的电池通常经由输出极巴片向外输出电流,为了保护输出极巴片,电池模组通常设有输出极保护组件,保护组件能够实现输出极片的固定和绝缘保护。然而,现有的保护组件的防护等级较低,且与端板的固定强度低,同时,输出极保护组件中各部件的连接强度较低,当电池模组震动时,保护组件的配合很容易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提高电池模组输出极保护组件的防护等级,保护输出极组件中的部件连接,保证模组间铜排连接的有效性,同时强化输出极保护组件在电池模组上的固定强度,优化输出极保护组件的装配工艺。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方案如下:根据本技术的一种输出极组件,包括极耳支撑件和极耳罩盖;极耳支撑件包括由底架和边板围成的极耳容纳腔;所述边板包括两块侧板和一块前端板,使得极耳容纳腔留有出线口;两块侧板在出线口所在的一端处设有后端开口的U形轴槽,前端板外侧设有扣凸;底架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将极耳支撑件固定在电池模组上的装置;极耳罩盖设具有内侧开口的罩腔,一端两侧设有凸轴,另一端设有带有扣口的簧片;极耳罩盖两侧凸轴能够卡入U形轴槽,并在卡入U形轴槽后极耳罩盖能够围绕凸轴的轴心转动;极耳罩盖的尺寸与极耳支撑件尺寸相匹配,使得极耳罩盖围绕卡入U形轴槽的凸轴的轴心转动后能够压在极耳支撑件上,并且极耳支撑件的扣凸卡入极耳罩盖的扣口,从而组成一个具有出线口和极耳进出口的盒体。进一步,根据本技术的输出极组件,还包括极耳;极耳包括第一水平板、竖直板和第二水平板;第一水平板、竖直板和第二水平板组成极耳的Z形结构;其中,第一水平板通过螺栓固定在极耳支撑件的底架上,并位于极耳容纳腔内,第二水平板则通过极耳进出口伸出由极耳支撑件和极耳罩盖组成的盒体外。进一步,根据本技术的输出极组件,扣凸设有斜向引导部;簧片末端设有翘头。进一步,根据本技术的输出极组件,所述用于将极耳支撑件固定在电池模组上的装置包括方形插件和T形插件;方形插件包括方形基底、和设置在方形基底上的两块簧板、以及设置在簧板末端的卡凸。进一步,根据本技术的输出极组件,卡凸设有导向斜面。根据本技术的一种电池模组,该电池模组的端板上设有两个输出极组件;输出极组件包括极耳、极耳支撑件和极耳罩盖;极耳支撑件包括由底架和边板围成的极耳容纳腔;所述边板包括两块侧板和一块前端板,使得极耳容纳腔留有出线口;两块侧板在出线口所在的一端处设有后端开口的U形轴槽,前端板外侧设有扣凸;底架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将极耳支撑件固定在电池模组端板上的装置;极耳罩盖设具有内侧开口的罩腔,一端两侧设有凸轴,另一端设有带有扣口的簧片;极耳罩盖两侧凸轴能够卡入U形轴槽,并在卡入U形轴槽后极耳罩盖能够围绕凸轴的轴心转动;极耳罩盖的尺寸与极耳支撑件尺寸相匹配,使得极耳罩盖围绕卡入U形轴槽的凸轴的轴心转动后能够压在极耳支撑件上,并且极耳支撑件的扣凸卡入极耳罩盖的扣口,从而组成一个具有出线口和极耳进出口的盒体;极耳的一端设于该盒体内,另一端通过极耳进出口连接该电池模组的电池电极。进一步,根据本技术的电池模组,极耳包括第一水平板、竖直板和第二水平板;第一水平板、竖直板和第二水平板组成极耳的Z形结构;其中,第一水平板通过螺栓固定在极耳支撑件的底架上,并位于极耳容纳腔内,第二水平板则通过极耳进出口伸出由极耳支撑件和极耳罩盖组成的盒体外。进一步,根据本技术的电池模组,扣凸设有斜向引导部;簧片末端设有翘头。进一步,根据本技术的电池模组,端板竖直方向镂空,镂空包括方形孔;方形孔在端板前后设有卡孔;所述用于将极耳支撑件固定在电池模组端板上的装置包括方形插件;方形插件包括方形基底、和设置在方形基底上的两块簧板、以及设置在簧板末端的卡凸;卡凸设有导向斜面;方形基底的尺寸与方形孔相匹配,使得方形插件能够插入方形孔内,并且在方形插件插入方形孔后,卡凸卡入卡孔。进一步,根据本技术的电池模组,端板镂空还包括三角孔;所述用于将极耳支撑件固定在电池模组端板上的装置还包括T形插件;T形插件的尺寸与三角孔相匹配;当方形插件插入方形孔时,T形插件插入三角孔并与三角孔卡合。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如下:1、输出极组件底部的方形插件和T形插件能够牢牢卡在端板上,物理强度高,并且装配和拆卸都非常方便。2、极耳支撑件和极耳罩盖采用可拆分的搭扣配合进行卡合,因此装配和拆卸都非常方便和简单,且不失其卡合的物理强度。3、极耳以Z字形的结构卡在极耳支撑件和极耳罩盖组成的盒体内,并且由螺栓固定,物理强度高,并且出线口设于极耳与电池电极连接的不同方向,从而保证极耳巴片连接在水平横向和纵向上物理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输出极组件实施例的爆炸图。图2是本技术电池模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和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极耳支撑件两个不同方向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电池模组端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极耳支撑件和极耳罩盖相互卡合后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00是电池模组,110是电池模组的端板,111是方形孔,112是卡孔,112是三角孔,2是输出极组件,21是极耳,211是第一水平板,212是竖直板,213是第二水平板,214是螺栓安装孔,221是极耳容纳腔,2211是出线口,2212是螺母安装孔,222是扣凸,2221是斜向引导部,223是U形轴槽,224是方形插件,2241是方形基底,2242是簧板,2243是卡凸,2244是导向斜面,225是T形插件,23是极耳罩盖,231是罩腔,2311是极耳进出口,232是簧片,2321是扣口,2322是翘头,233是凸轴,24是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2所示,一种电池模组,该电池模组包括由端板110和侧板组成的框架以及设于该框架内的若干电池。其中,一块端板110上设有两个输出极组件2。一个输出极组件2作为电池模组的正极,另一个输出极组件2则作为电池模组的负极。输出极组件2,如图2所示,包括极耳21、极耳支撑件22和极耳罩盖23。极耳支撑件22包括由底架和边板围成的极耳容纳腔221。边板包括两块侧板和一块前端板,两块侧板和一块前端板组成U形结构,使得极耳容纳腔221留有出线口2211。两块侧板在出线口2211所在的一端处设有后端开口的U形轴槽223,前端板外侧设有扣凸222,参见图3。极耳罩盖23设具有内侧开口的罩腔231,一端两侧设有凸轴233,另一端设有带有扣口2321的簧片232。极耳罩盖23两侧的两个凸轴233能够分别卡入极耳支撑件22两块侧板的两个U形轴槽223内。极耳罩盖23的凸轴233卡入U形轴槽223后,极耳罩盖23能够围绕凸轴233的轴心转动。极耳罩盖23的尺寸与极耳支撑件22尺寸相匹配,使得极耳罩盖23围绕卡入U形轴槽223的凸轴233的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出极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极耳支撑件(22)和极耳罩盖(23);极耳支撑件(22)包括由底架和边板围成的极耳容纳腔(221);所述边板包括两块侧板和一块前端板,使得极耳容纳腔(221)留有出线口(2211);两块侧板在出线口(2211)所在的一端处设有后端开口的U形轴槽(223),前端板外侧设有扣凸(222);底架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将极耳支撑件(22)固定在电池模组上的装置;极耳罩盖(23)设具有内侧开口的罩腔(231),一端两侧设有凸轴(233),另一端设有带有扣口(2321)的簧片(232);极耳罩盖(23)两侧凸轴(233)能够卡入U形轴槽(223),并在卡入U形轴槽(223)后极耳罩盖(23)能够围绕凸轴(233)的轴心转动;极耳罩盖(23)的尺寸与极耳支撑件(22)尺寸相匹配,使得极耳罩盖(23)围绕卡入U形轴槽(223)的凸轴(233)的轴心转动后能够压在极耳支撑件(22)上,并且极耳支撑件(22)的扣凸(222)卡入极耳罩盖(23)的扣口(2321),从而组成一个具有出线口(2211)和极耳进出口(2311)的盒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出极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极耳支撑件(22)和极耳罩盖(23);极耳支撑件(22)包括由底架和边板围成的极耳容纳腔(221);所述边板包括两块侧板和一块前端板,使得极耳容纳腔(221)留有出线口(2211);两块侧板在出线口(2211)所在的一端处设有后端开口的U形轴槽(223),前端板外侧设有扣凸(222);底架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将极耳支撑件(22)固定在电池模组上的装置;极耳罩盖(23)设具有内侧开口的罩腔(231),一端两侧设有凸轴(233),另一端设有带有扣口(2321)的簧片(232);极耳罩盖(23)两侧凸轴(233)能够卡入U形轴槽(223),并在卡入U形轴槽(223)后极耳罩盖(23)能够围绕凸轴(233)的轴心转动;极耳罩盖(23)的尺寸与极耳支撑件(22)尺寸相匹配,使得极耳罩盖(23)围绕卡入U形轴槽(223)的凸轴(233)的轴心转动后能够压在极耳支撑件(22)上,并且极耳支撑件(22)的扣凸(222)卡入极耳罩盖(23)的扣口(2321),从而组成一个具有出线口(2211)和极耳进出口(2311)的盒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出极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极耳(21);极耳(21)包括第一水平板(211)、竖直板(212)和第二水平板(213);第一水平板(211)、竖直板(212)和第二水平板(213)组成极耳(21)的Z形结构;其中,第一水平板(211)通过螺栓固定在极耳支撑件(22)的底架上,并位于极耳容纳腔(221)内,第二水平板(213)则通过极耳进出口(2311)伸出由极耳支撑件(22)和极耳罩盖(23)组成的盒体外。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出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扣凸(222)设有斜向引导部(2221);簧片(232)末端设有翘头(232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出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将极耳支撑件(22)固定在电池模组上的装置包括方形插件(224)和T形插件(225);方形插件(224)包括方形基底(2241)、和设置在方形基底(2241)上的两块簧板(2242)、以及设置在簧板(2242)末端的卡凸(2243)。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出极组件,其特征在于,卡凸(2243)设有导向斜面(2244)。


6.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电池模组的端板(110)上设有两个输出极组件(2);输出极组件(2)包括极耳(21)、极耳支撑件(22)和极耳罩盖(23);极耳支撑件(22)包括由底架和边板围成的极耳容纳腔(221);所述边板包括两块侧板和一块前端板,使得极耳容纳腔(221)留有出线口(2211);两块侧板在出线口(2211)所在的一端处设有后端开口的U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占杨娇杨秋立张鹏马姜浩张子安安婷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塔菲尔动力系统有限公司江苏塔菲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