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用信号线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0627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8: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用信号线缆,包括外护套和外护套内包裹设有的两根线缆主体,外护套与线缆主体之间填充有缆膏,外护套与线缆主体之间且位于缆膏内设有抗拉铜线,线缆主体包括外包层和外包层内包裹设有的若干根导体单元,外包层从内至外依次粘接设有内护套、铠装层、抗拉层和抗冲击层,导体单元包括绝缘隔离层和绝缘隔离层内包裹设有的缆芯,内护套的中心处且位于若干导体单元围绕中心处设有抗拉索,抗冲击层包括内层和外层,内层与外层之间且沿圆周方向一体成型均匀设有若干交叉支撑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具有结构简单、抗冲击性较强、柔韧性和强度均较好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用信号线缆
本技术涉及线缆
,具体是指一种电梯用信号线缆。
技术介绍
线缆是光缆、电缆等物品的统称。线缆的用途有很多,主要用于控制安装、连接设备、输送电力等多重作用,是日常生活中常见而不可缺少的一种东西。现有技术中,线缆的保护大多数是采用钢带或钢丝组成,一般都是一层,在某些环境中使用时,对缆芯的保护力度不够,尤其是受到外界的撞击压力,易损伤缆芯,影响线缆的正常使用。再有就是现有的线缆片面追求强度的提高,从而导致线缆的柔韧性降低,在运输或安装过程中造成的损坏率比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的各种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抗冲击性较强、柔韧性和强度均较好的电梯用信号线缆。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梯用信号线缆,包括外护套和外护套内包裹设有的两根线缆主体,所述外护套与所述线缆主体之间填充有缆膏,所述外护套与所述线缆主体之间且位于所述缆膏内设有抗拉铜线,所述线缆主体包括外包层和所述外包层内包裹设有的若干根导体单元,所述外包层从内至外依次粘接设有内护套、铠装层、抗拉层和抗冲击层,所述导体单元包括绝缘隔离层和所述绝缘隔离层内包裹设有的缆芯,所述内护套的中心处且位于若干所述导体单元围绕中心处设有抗拉索,所述抗冲击层包括内层和外层,所述内层与所述外层之间且沿圆周方向一体成型均匀设有若干交叉支撑体。作为改进,所述铠装层采用聚苯二甲酰苯二纤维胺编织而成。作为改进,所述抗拉层上环形设有若干个抗拉孔,在所述抗拉孔内过盈配合设有抗拉铜丝。作为改进,所述抗拉索由聚苯二甲酰苯二胺纤维编织成索状。作为改进,所述内护套与所述导体单元空隙处也填充有缆膏。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技术在使用时,铠装层、抗拉层、抗冲击层和抗拉索的设置可使本专利技术有较强承受外接碰撞压力的性能,使用寿命较长,使用效果较好;铠装层采用聚苯二甲酰苯二纤维胺编织而成方式的设置可在加强线缆抗拉性和弯曲性的同时减轻电缆本身自重;抗拉铜丝和抗拉铜线的设置可进一步增强线缆的抗拉性能;交叉支撑体的设置可使线缆受到冲击时,交叉支撑体发生形变,将冲击力分散,增强线缆抗冲击能力;抗拉索由聚苯二甲酰苯二胺纤维编织成索状形式的设置可使线缆在接头处将抗拉索连接在一起,可减少接头处的故障率,同时聚苯二甲酰苯二胺纤维密度较小相对采用钢丝而言能有效减轻线缆自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电梯用信号线缆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1、内护套;2、铠装层;3、抗拉层;4、抗冲击层;5、外护套;6、绝缘隔离层;7、缆芯;8、抗拉索;9、抗拉铜丝;10、抗拉铜线;41、内层;42、外层;43、交叉支撑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结合附图1,一种电梯用信号线缆,包括外护套5和外护套5内包裹设有的两根线缆主体,所述外护套5与所述线缆主体之间填充有缆膏,所述外护套5与所述线缆主体之间且位于所述缆膏内设有抗拉铜线10,所述线缆主体包括外包层和所述外包层内包裹设有的若干根导体单元,所述外包层从内至外依次粘接设有内护套1、铠装层2、抗拉层3和抗冲击层4,所述导体单元包括绝缘隔离层6和所述绝缘隔离层6内包裹设有的缆芯7,所述内护套1的中心处且位于若干所述导体单元围绕中心处设有抗拉索8,所述抗冲击层4包括内层41和外层42,所述内层41与所述外层42之间且沿圆周方向一体成型均匀设有若干交叉支撑体43。所述铠装层2采用聚苯二甲酰苯二纤维胺编织而成。所述抗拉层3上环形设有若干个抗拉孔,在所述抗拉孔内过盈配合设有抗拉铜丝9。所述抗拉索8由聚苯二甲酰苯二胺纤维编织成索状。所述内护套1与所述导体单元空隙处也填充有缆膏。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在使用时,铠装层2、抗拉层3、抗冲击层4和抗拉索8的设置可使本专利技术有较强承受外接碰撞压力的性能,使用寿命较长,使用效果较好;铠装层2采用聚苯二甲酰苯二纤维胺编织而成方式的设置可在加强线缆抗拉性和弯曲性的同时减轻电缆本身自重;抗拉铜丝9和抗拉铜线10的设置可进一步增强线缆的抗拉性能;交叉支撑体43的设置可使线缆受到冲击时,交叉支撑体发生形变,将冲击力分散,增强线缆抗冲击能力;抗拉索8由聚苯二甲酰苯二胺纤维编织成索状形式的设置可使线缆在接头处将抗拉索连接在一起,可减少接头处的故障率,同时聚苯二甲酰苯二胺纤维密度较小相对采用钢丝而言能有效减轻线缆自重。以上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用信号线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护套(5)和外护套(5)内包裹设有的两根线缆主体,所述外护套(5)与所述线缆主体之间填充有缆膏,所述外护套(5)与所述线缆主体之间且位于所述缆膏内设有抗拉铜线(10),所述线缆主体包括外包层和所述外包层内包裹设有的若干根导体单元,所述外包层从内至外依次粘接设有内护套(1)、铠装层(2)、抗拉层(3)和抗冲击层(4),所述导体单元包括绝缘隔离层(6)和所述绝缘隔离层(6)内包裹设有的缆芯(7),所述内护套(1)的中心处且位于若干所述导体单元围绕中心处设有抗拉索(8),所述抗冲击层(4)包括内层(41)和外层(42),所述内层(41)与所述外层(42)之间且沿圆周方向一体成型均匀设有若干交叉支撑体(4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用信号线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护套(5)和外护套(5)内包裹设有的两根线缆主体,所述外护套(5)与所述线缆主体之间填充有缆膏,所述外护套(5)与所述线缆主体之间且位于所述缆膏内设有抗拉铜线(10),所述线缆主体包括外包层和所述外包层内包裹设有的若干根导体单元,所述外包层从内至外依次粘接设有内护套(1)、铠装层(2)、抗拉层(3)和抗冲击层(4),所述导体单元包括绝缘隔离层(6)和所述绝缘隔离层(6)内包裹设有的缆芯(7),所述内护套(1)的中心处且位于若干所述导体单元围绕中心处设有抗拉索(8),所述抗冲击层(4)包括内层(41)和外层(42),所述内层(41)与所述外层(42)之间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东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道尔顿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