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扫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0511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8: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扫码装置,包括机箱、控制系统、X轴向输送组件、拍照扫码组件和显示器,X轴向输送组件、拍照扫码组件和显示器均与控制系统电连接,拍照扫码组件和显示器均安装在机箱上方,显示器位于X轴向输送组件的输送始端与拍照扫码组件之间,拍照扫码组件包括支撑架、拍照扫码机构、光源机构一和光源机构二,拍照扫码机构、光源机构一和光源机构二均安装在支撑架前侧,拍照扫码机构位于光源机构一和光源机构二之间,拍照扫码机构的拍摄部朝下并位于光源机构一和光源机构二的光束相交处正上方,机箱上部设有凹腔,凹腔的X轴向一侧与外部连通,X轴向输送组件安装在凹腔内并位于拍照扫码机构、光源机构一和光源机构二的正下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扫码装置
本技术涉及手机制造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对手机背壳内部条形码进行扫码的自动扫码装置。
技术介绍
对手机背壳进行上料工序前需要进行扫码工序,现有技术的扫码工序一般通过人工操作,工人通过扫码枪对手机背壳内的条形码进行扫码以将该条形码包含的序列号信息录入电脑系统,这过程中要实现扫码成功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即需要将条形码与扫码枪的扫码部进行对正以及把握适当的扫码距离,实际上大多数工人很难一次性完成扫码工序,经常需要对条形码与扫码枪的位置进行多次调节,扫码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提高扫码效率的自动扫码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扫码装置,包括机箱、控制系统、X轴向输送组件、拍照扫码组件和显示器,所述X轴向输送组件、拍照扫码组件和显示器均与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拍照扫码组件和显示器均安装在机箱上方,所述显示器位于X轴向输送组件的输送始端与拍照扫码组件之间,所述拍照扫码组件包括支撑架、拍照扫码机构、光源机构一和光源机构二,所述拍照扫码机构、光源机构一和光源机构二均安装在支撑架前侧,所述拍照扫码机构位于光源机构一和光源机构二之间,所述拍照扫码机构的拍摄部朝下并位于光源机构一和光源机构二的光束相交处正上方,所述机箱上部设有凹腔,所述凹腔的X轴向一侧与外部连通,所述X轴向输送组件安装在凹腔内并位于拍照扫码机构、光源机构一和光源机构二的正下方。进一步地,所述X轴向输送组件的输送始段和拍照段上分别设有对射光电开关一和对射光电开关二。进一步地,还包括输送过渡辅助机构,所述输送过渡辅助机构一侧安装在同步带输送机构的输送末端上并与X轴向输送组件的输送面高度平齐。进一步地,所述输送过渡辅助机构包括导板和滚轮,所述导板的X轴向两侧上方的拐角处分别设置倒角,所述导板的Y轴向两侧分别开设有通槽,所述滚轮沿X轴向阵列于通槽内且高于导板。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包括立座、7字形钣金件和至少两块加强筋板,所述7字形钣金件安装在立座上,所述至少两块加强筋板安装在立座的前侧与7字形钣金件之间,所述拍照扫码组件安装在7字形钣金件前侧,所述光源机构一和光源机构二均垂直安装在立座前侧。进一步地,所述拍照扫码机构包括工业相机单元、用于对所述工业相机单元的高度进行粗调的高度粗调单元和用于对所述工业相机单元的高度进行微调的高度微调单元,所述工业相机单元安装在高度微调单元前侧,所述高度微调单元安装在高度粗调单元前侧。进一步地,所述高度粗调单元包括基板一和基板二,所述基板一前侧开设有沿Z轴向延伸的凹槽,所述基板二后侧设有适配于凹槽的凸条,所述凸条与凹槽可滑动配合,所述基板一和基板二之间可拆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光源机构一和光源机构二为对称件,所述光源机构一包括光源支架和条形光源,所述条形光源安装在光源支架内。进一步地,所述机箱上表面设有控制按钮,所述控制按钮位于凹腔前方并与控制系统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机箱前侧壁设有用于容纳人腿部的容纳空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工人将手机背壳内部朝上地摆放在X轴向输送组件的输送始段上,X轴向输送组件带动该手机背壳沿X轴向运动到X轴向输送组件的拍照段上,这时X轴向输送组件停止工作,该手机背壳内的条形码位于光源机构一和光源机构二的光束相交处内,通过光源机构一和光源机构二实现对该条形码进行补充光亮方便后期拍照,拍照扫码机构对该条形码进行拍照并将该拍照结果录入控制系统并通过其先将该条形码的序列号信息进行识别,之后再将该序列号信息传输在显示器上进行显示以便人工查看进而确认扫码成功,最后X轴向输送组件带动该手机背壳沿X轴向运动进入下一个工位完成一个工作周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能一次性完成扫码工序,扫码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一种自动扫码装置的立体图。图2:一种自动扫码装置的X轴向输送组件的立体图。图3:一种自动扫码装置的辅助过渡机构的立体图。图4:一种自动扫码装置的支撑架的立体图。图5:一种自动扫码装置的拍照扫码机构的立体图。图6:一种自动扫码装置的光源机构一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请参照图1,一种自动扫码装置,包括机箱1、控制系统、X轴向输送组件2、拍照扫码组件3和显示器4,X轴向输送组件2、拍照扫码组件3和显示器4均与控制系统电连接,X轴向输送组件2、拍照扫码组件3、显示器4和控制系统均与电源电连接,控制系统设置在机箱1内,拍照扫码组件3和显示器4均安装在机箱1上方,显示器4位于X轴向输送组件2的输送始端与拍照扫码组件3之间使显示器4与X轴向输送组件2的输送始段位于同一侧,可方便人工查看显示器4,拍照扫码组件3包括支撑架31、拍照扫码机构32、光源机构一33和光源机构二34,拍照扫码机构32、光源机构一33和光源机构二34均安装在支撑架31前侧,拍照扫码机构32位于光源机构一33和光源机构二34之间,光源机构一33和光源机构二34的光束对称设置并朝下相交,拍照扫码机构32的拍摄部朝下并位于光源机构一33和光源机构二34的光束相交处正上方,机箱1上部设有凹腔,凹腔用于降低X轴向输送组件的高度以便工人对手机背壳进行上料工序,凹腔的X轴向一侧与外部连通,即当X轴向输送组件2的左侧与下一工位对应的装置进行对接时,凹腔的左侧与外部贯通,X轴向输送组件2安装在凹腔内并低于凹腔,使X轴向输送组件2低于凹腔的作用是避免人手无意间与X轴向输送组件2凸出机箱1的部分进行碰撞导致碰伤,X轴向输送组件2位于拍照扫码机构32、光源机构一33和光源机构二34的正下方。中国技术专利(公开(公告)号:CN209755062U公开(公告)日:2019-12-10)中的X轴向输送组件1公开了本技术的X轴向输送组件2,两者相比具有两个区别点,区别点一在于:请参照图2,X轴向输送组件2的输送始段和拍照段上分别设有用于感应X轴向输送组件2的输送始段是否有手机背壳的对射光电开关一21和用于感应X轴向输送组件2的拍照段是否有手机背壳的对射光电开关二22,X轴向输送组件2的拍照段指的是X轴向输送组件2上方相对于拍照扫码机构的区域,对射光电开关一21和对射光电开关二22均与控制系统电连接,X轴向输送组件2的挡边23上设有用于避让对射光电开关一21和对射光电开关一22的感应线的长圆孔,当对射光电开关一21和对射光电开关二22均感应不到手机背壳时,控制系统控制X轴向输送组件2保持停止工作以节约电能;区别点二在于:请参照图2和图3,X轴向输送组件2还包括输送过渡辅助机构23,输送过渡辅助机构23一侧安装在X轴向输送组件2的输送末端上并与X轴向输送组件2的同步带高度平齐,输送过渡辅助机构23包括导板231和滚轮232,导板231的X轴向两侧上方的拐角处分别设置倒角2311,导板231的Y轴向两侧分别开设有通槽,滚轮232沿X轴向阵列于通槽内且高于导板2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扫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控制系统、X轴向输送组件、拍照扫码组件和显示器,所述X轴向输送组件、拍照扫码组件和显示器均与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拍照扫码组件和显示器均安装在机箱上方,所述显示器位于X轴向输送组件的输送始端与拍照扫码组件之间,所述拍照扫码组件包括支撑架、拍照扫码机构、光源机构一和光源机构二,所述拍照扫码机构、光源机构一和光源机构二均安装在支撑架前侧,所述拍照扫码机构位于光源机构一和光源机构二之间,所述拍照扫码机构的拍摄部朝下并位于光源机构一和光源机构二的光束相交处正上方,所述机箱上部设有凹腔,所述凹腔的X轴向一侧与外部连通,所述X轴向输送组件安装在凹腔内并位于拍照扫码机构、光源机构一和光源机构二的正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扫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控制系统、X轴向输送组件、拍照扫码组件和显示器,所述X轴向输送组件、拍照扫码组件和显示器均与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拍照扫码组件和显示器均安装在机箱上方,所述显示器位于X轴向输送组件的输送始端与拍照扫码组件之间,所述拍照扫码组件包括支撑架、拍照扫码机构、光源机构一和光源机构二,所述拍照扫码机构、光源机构一和光源机构二均安装在支撑架前侧,所述拍照扫码机构位于光源机构一和光源机构二之间,所述拍照扫码机构的拍摄部朝下并位于光源机构一和光源机构二的光束相交处正上方,所述机箱上部设有凹腔,所述凹腔的X轴向一侧与外部连通,所述X轴向输送组件安装在凹腔内并位于拍照扫码机构、光源机构一和光源机构二的正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扫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X轴向输送组件的输送始段和拍照段上分别设有对射光电开关一和对射光电开关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扫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送过渡辅助机构,所述输送过渡辅助机构一侧安装在同步带输送机构的输送末端上并与X轴向输送组件的输送面高度平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扫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过渡辅助机构包括导板和滚轮,所述导板的X轴向两侧上方的拐角处分别设置倒角,所述导板的Y轴向两侧分别开设有通槽,所述滚轮沿X轴向阵列于通槽内且高于导板。


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冬虹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爱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